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鲁迅的“病”与“死”


安慰,增田涉在1936年专门 去上海看望鲁迅时,看到“先生已经没有希望了”却的确是一个悲哀的事实。因为带着 先入为主的观念看问题(这种观念由转述周建人的看法所致,但周建人是在内山完造最 后认识到鲁迅“病势很重”,为“顾虑万一”才让许广平打电话将其叫来的,应该不是 当事人),作者对一些事实的分析甚至已不近情理。对邓医生提出的休养方案,作者深 以为是,而对须藤在很早就提出的同一方案,却认定是个阴谋。须藤提出转地疗养从医 学角度来说是无可怀疑的,错就错在地点定到了日本。实际上,到日本疗养的并非自鲁 迅始,早在此前,左联作家蒋光慈就因肺病去日本休养过一段时间。况且劝鲁迅赴日疗 养的也并非须藤一人,日本友人山本实彦(鲁迅曾为其主办的《改造》做《在现代中国 的孔夫子》一文)在回忆中说,他曾三次敦请鲁迅“来东京一游”,而鲁迅也是“有意 来日本”的(《鲁迅的死》,载1936年10月《日日新闻》)。同样,在致茅盾的两封信中 ,鲁迅自己不仅表达过“决赴日本”的心愿,而且也有“今年的‘转地疗养’恐怕‘转 ’不成了”的惋惜,这表明周书中的“断然拒绝”一事显系误说。进一步说,如果请鲁 迅去日本疗养是一种阴谋,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请鲁迅去苏联疗养的事?为什么后者偏偏 被理解为朋友的关心而就不可能是一种“阳谋”?鲁迅最终哪儿也没有去,除了家族、 经济等方面的考虑,我觉得山本实彦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因为不愿意染上过厚的政治 色彩”,害怕失去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吧。
  至于对须藤不送鲁迅住院治疗,“拖延”病情的怀疑,看一看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就可明白,“鲁迅先生当时就下楼是下不得的”。须藤每日数次往返诊视,不惮麻烦 ,应该说是从鲁迅身体的角度着想的。既然谋害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周书所指陈的一些 医疗失误又是怎么回事,该做何解释呢?内山完造在《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描述了当时 的情景:“这时,须藤医生来了,说是不但哮喘总没有好,而且好像已经变成心脏性哮 喘。因为想要请松井博士诊察一回,所以就马上把汽车驶到福民医院去接松井博士;但 ,偏巧博士今为礼拜天的缘故,不在家;问到了他的去处,须藤医生就亲自去接他。” 这段表述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作为“老朋友”,须藤与内山一样,对鲁迅的病 是极为尽心的,所以有“马上”、“亲自”的举动。但是,尽心未必能够尽力,从要亲 自请福民医院医生的另外一面看,须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坦率一点说,须藤的医术 是有限的(但不能因此怀疑须藤的医品)。由是之故,先前请美国医生和拍X片都是在福 民医院,后来在鲁迅病情凶险时首先想到的也是福民医院。所以,医疗上出现的一些问 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如鲁迅所说,须藤“不是肺病专家”;二,鲁迅日记中称 呼医生多用学位,如最初给周海婴看病的坪井学士、后来的松井博士等,而独对须藤多 称“先生”,可见这位退职军医学历并不高。日本女作家河野樱在《病床上的鲁迅》一 文中,谈到过与鹿地亘夫人池田幸子一起拜访鲁迅时遇到的须藤印象:“这是一位在虹 口开业的老年医师,他既不会奉承,又不懂得客套,完全是一个乡村医生的类型……鲁 迅一面接受注射,一面和须藤先生谈着话,他们谈的完全是日常生活的事情。我心里却 在暗忖:‘为什么不找一位更好些的医生来治疗啊!是不相信新的医学的进步吧!’我内 心甚至还为此感到不满哩。”河野樱对“乡村医生”的“不满”,与内山完造此后不再 让须藤给周海婴看病一样,都是从医术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因而,即使认为须藤对鲁迅 的死负有责任,实在也只能从医术不高明来解释,蓄意谋害的说法则多少有些是妄做揣 测。
  如果不缠绕于具体人事的枝枝节节,不仅仅从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来看问题,而从诸 如知识分子的命运、社会环境等更重大的问题背景来展开思考的话,也许对分析鲁迅的 “病”与“死”更有意义。鲁迅的病与死当然有先天的生理素质的问题。从鲁迅1912年 的壬子日记查起,陆陆续续就有数百次“腹痛”、“胃痛”、“肋痛”、“齿痛”、“ 腹泻”、“发热”的记录,其中发病最频繁的有四次:兄弟失和后的1923年,“和章士 钊闹”后的1925年,以及到上海后的1934年和1936年。正如鲁迅在给母亲的信中所说, 自己的肺病“已经生了二三十年”,“不会断根”,“全愈是不可能的”。那么,病根 从何而来呢?无独有偶,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一书中提到父亲和弟弟的病“伯宜公 的病以吐血开始,当初说是肺痈,现在的说法便是肺结核”;“椿寿则于六岁时以肺炎 殇”(第29、593页)。周作人自己也在1920年大病了半年之久,“因为生的是肋膜炎, 是胸部的疾病,多少和肺病有点关系”(第402页)。可以看出,鲁迅的肺病与家族有一 定的关系。不过,承认这个客观的前提,却不可过于夸大它。因为先天的生理问题虽然 无法拒绝,但后天的环境可以完全对其进行排解和调节。比如周作人,选择西山碧云寺 作为清休之地,而且也度过了危机。鲁迅也不是不想去休养,他在信中多次表达过“转 地疗养”的意思,但最终实在是“非不为也,势不能也”。同样的病因,造生两种不同 的结果,与其说是环境的原因,不如说是两人对相同环境的不同态度的问题。而后者的 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对待置身其中的环境(社会、文化),将决定着个体对自我的定位和 人生命运的选择;这种定位与选择,也深刻影响着如何看待疾病与死亡的问题。对于病 ,周作人选择了寺庙的清休,这位苦雨斋的“老僧”在病后也果真大彻大悟,深悔过去 的“满口柴胡”之气,而欲在十字街头筑塔,做平和冲淡的隐士文章。鲁迅在病初的日 记即有“无日不处忧患中”的记录,这种不能忘怀于外在环境的敏感与忧虑显然不利于 清养。所以我想,即使鲁迅真的去疗养,恐怕也不会有周作人那样的效果,因为他对环 境的态度已深深地决定了冥神对“死”的这一安排。
  在《“碰壁”之后》一文中,鲁迅屡屡“碰壁”而不悔,坦承自己有到处“看一看” 的“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根苗;明白无论什么事,在中国是万不可轻易 去‘看一看’的,然而终于改不掉,所以谓之‘病’”。直到生命末期的大病不起,鲁 迅还是固执地让许广平“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就是出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 们,都和

我有关”的现实关怀意识,出于只有这样方才心安与“切实”的“动作的欲望 ”(《“这也是生活”……》)。对于鲁迅来说,“病后”之于“病”,犹如静之于动, 只是相对、暂时的现象。鲁迅也一度想“静一静”,但终于离开了“伏处孤岛”的厦门 大学,就是因为那里“无刺激”,感觉如“死海”;鲁迅最后定居上海,明知“上海真 是是非蜂起之乡,混迹其间,如在洪炉上面,能躁而不能静”(1934年4月9日致姚克信) ,“沪上实危地,杀机甚多”(1932年6月5日致台静农信),就是因为一份能够“看一看 ”、介入社会现实的忧患之心。在索尔仁尼琴称为“癌病房”的制造迫害、屠杀的专制 社会中,“夜正长,路也正长”,现实的黑暗盛满了鲁迅的内心,也剥夺了他的安适与 优裕,愤怒与绝望的抵抗使他时时处在“战取光明”的“苦斗”的激昂中;而发热的胸 肺愈是意识到病状,也愈是有“赶快做”的扑火飞蛾似的念头。这样,鲁迅似乎总是处 于无日不忧患的“病中”,而不大可能有超然物外的休息与“病后”时候。因而,“怒 向刀丛觅小诗”的鲁迅很难“从血泊中寻出闲适来”,如周作人那样择寺建斋,修得“ 于瓦屋之窗之下,清泉绿茶”、“苦中作乐”的境界(《雨天的书·喝茶》)。
  知识分子对病与死的态度,实际上也决定了他们对生存环境是回避、随顺还是直面、 反抗的姿态与选择。庄子曾云,“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 谓之义之徒”。顺服环境,可得“养生”,反抗环境,则必“灭亡”。无论是庄子“明 哲保身”的存身之道还是近代“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都是为鲁迅所深谙的,但他最 后还是坚持“争天抗俗”的摩罗精神,“举起了投枪”,走上了“弄文罹文网,抗世违 世情”的无路之路。深深影响了鲁迅早年思想的克尔凯郭尔的“人是精神”的命题,使 他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存”之上还要“发展”的精神原则。这种自觉的选择与承担,同 时意味着在此后的人生岁月中,“华盖运”将可能像鬼影一样无休无止地纠缠着他。关 于这一点,我想鲁迅也不会不明白。
  权势者要统一意识,就要消泯知识者异议、批评的精神,而知识者为了不让个体思想 的声音消亡,就不得不直面肉身的

《鲁迅的“病”与“死”(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3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