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说对了一半,他说:“一部非虚构性散文文本完全可以引起读者的审美反映,引起读 者反映的不是形式,而是文本的内容。”(注:杰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 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其实,非虚构性叙事文本形式的重要 性在文体的流变过程中,与“内容”也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 模式的流变同样也是我这一想法的最好证明。尽管我们仅仅只考察了这一时域报告文学 的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者以及非叙事性话语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但作 为支撑叙述模式的主干内容,它们已完全能够说明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演进的 一些具有普泛性的规律。
首先,它体现出由一体到多元的总体趋态。这里的“一体”是指以传统叙事文的叙述 模式为主,而“多元”则是标明在扬弃传统叙述模式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叙述观念与技 巧,并融合报告文学自身文体特点的“多元”。具体来讲,就是在叙述视角上,由全知 视角为主转变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以及转换视角的多视角并立;在叙述时间上,由以 连贯叙述为主转移到以交错、连贯、倒装叙述以及非时序叙述等多种叙述时间的并立; 在叙述结构上,由以单线式线型结构为主发展成单线式、复线式线型结构与叙—议等非 线型结构并立。这无疑是一条由单纯模仿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以及依附新闻文体的 叙述模式,走向更具文体叙述自觉与独立的艺术之路,这也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然 王国”的转换。在这里,我无意对传统的“一体”和现代的“多元”作出非此即彼、孰 优孰劣的简单二元判断,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叙述模式由一体到多元的变迁中,20世纪中 国报告文学的文体面貌确实发生了改观:它愈来愈具有自身的特性,而在多数情形下不 再会与别的种类的文本发生混淆;它也愈来愈富于文体的弹性,即在保持文体自身核心 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吸收其它文体叙述模式之优长的空间,以使之更具现代感、更 能适应当代受众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其次,它又体现出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我们在前面考察20世纪中国报告 文学的叙述时间与叙述结构时发现,体现叙事性的时序(即连贯叙述)与逆时序(即交错 、倒装叙述)、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涨落情形恰成“∨”字形,而体现非叙事性的非 时序叙述和非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又成“∧”字形。二者的起涨跌落曲线正好呈此起 彼伏的阶段性更替状。此种更替,我以为正反映出报告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中西叙述 观念认同的融合状态。浦安迪(Andre
第三,它还体现出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这主要是就非叙事性话语的变迁而言。如果 我们将个性化、具有强烈文化批判性的非叙事性话语作为“正”题的话,20世纪初至30 年代可归于这一区域。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夏衍的《包 身工》等文本可归于此类。而从40—60年代的大部分文本(徐迟《祁连山下》等除外)则 可以其突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公共空间话语)、弱化文化反思与批判、弱化个性特征, 将之归于“反”题之中。80—90年代则是“合”题时期的到来。在此时段,出现了以个 性化和注重文化反思与批判为主,兼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或其它形式话语的多元并存情 形。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演进,显示出这一文体在文本构架运作上 的某些特质。纵观20世纪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报告文学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迅速 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在这20年时域的前一阶段,其崛起更多依赖于社会因素与 政治文化的推波助澜,于叙述模式而言,它并未完全走出过去既往叙述模式的范式;那 么在后一阶段,叙述模式上的翻新与语言体式上的求异,便使其文体面貌大为改观。但 不管怎么说,80年代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多元化努力功不可没——它一定程度上改写了 报告文学文本以题材、人物的重要性与新奇性取胜,以新闻性、社会性和伦理性因素赢 得轰动效应的历史。而90年代的报告文学通过保持叙述模式的活力与语言体式的魅力, 使相当部分的文本具有了较强的审美价值,以至于使之成为即使是时过境迁,也能跨越 时空、被人反复诵读、长盛不衰的经典。
从另一角度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流变实际上也是一个建构与解构的动 态过程,一体到多元是这样,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更替是这样,非叙事性话语的正反合 题也是这样。在这一过程中,文体于不断扬弃中获得新质与活力,当然这应当在坚持其 核心规范的前提之下进行。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不完结,文体才能保持被受众关注的引力 和被写作主体不断实践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选择与变迁,与时代文化范型的影响 也不无关联。譬如40—70年代政治文化时期,报告文学成为新闻的放大,承袭小说叙述 模式的文本也不在少数。文本叙述模式的线型与平面与那一时代文化中单纯、一致、封 闭等因素相契合,偶有逸出,则成为新奇之作。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启蒙与激进的时 代语境中,报告文学叙述模式与那一时期其它文体(诸如朦胧诗、现代派小说、寻根派 小说、探索话剧、第五代电影)的模式创新求异一样,进入最为活跃的变动之中。而90 年代以来,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承袭与回潮,又多少与这一时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盛行 有关。
克莱夫·贝尔在谈到视觉艺术时强调“有意味的形式”,但他却把再现、写实性绘画 贬得极低极低。在他看来,这种画无异于照相,而在摄影技术发达的现代,这种画只能 浪费画家的精力和欣赏者们的时间,把这种画当作历史资料保存还可以,作为艺术就难 了(注: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7页。 )。我们同意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说法,但却不同意贬低再现和写实的做法,因 为我们从与再现、写实性绘画类似的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分析中,仍然能够捕捉到这种 文体越来越显著的审美的灵感与光辉。换言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选择与 变迁的历程昭示人们:报告文学绝非初级或不值一观的文体,而是充溢着文化魅力的“ 有意味的形式”。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67.html
首先,它体现出由一体到多元的总体趋态。这里的“一体”是指以传统叙事文的叙述 模式为主,而“多元”则是标明在扬弃传统叙述模式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叙述观念与技 巧,并融合报告文学自身文体特点的“多元”。具体来讲,就是在叙述视角上,由全知 视角为主转变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以及转换视角的多视角并立;在叙述时间上,由以 连贯叙述为主转移到以交错、连贯、倒装叙述以及非时序叙述等多种叙述时间的并立; 在叙述结构上,由以单线式线型结构为主发展成单线式、复线式线型结构与叙—议等非 线型结构并立。这无疑是一条由单纯模仿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以及依附新闻文体的 叙述模式,走向更具文体叙述自觉与独立的艺术之路,这也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然 王国”的转换。在这里,我无意对传统的“一体”和现代的“多元”作出非此即彼、孰 优孰劣的简单二元判断,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叙述模式由一体到多元的变迁中,20世纪中 国报告文学的文体面貌确实发生了改观:它愈来愈具有自身的特性,而在多数情形下不 再会与别的种类的文本发生混淆;它也愈来愈富于文体的弹性,即在保持文体自身核心 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吸收其它文体叙述模式之优长的空间,以使之更具现代感、更 能适应当代受众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其次,它又体现出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我们在前面考察20世纪中国报告 文学的叙述时间与叙述结构时发现,体现叙事性的时序(即连贯叙述)与逆时序(即交错 、倒装叙述)、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涨落情形恰成“∨”字形,而体现非叙事性的非 时序叙述和非线型结构在这一时域中又成“∧”字形。二者的起涨跌落曲线正好呈此起 彼伏的阶段性更替状。此种更替,我以为正反映出报告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中西叙述 观念认同的融合状态。浦安迪(Andre
w H.Plaks)曾认为希腊神话具有“叙述性”,而中 国神话则具有“非叙述性”,他说:“希腊神话的‘叙述性’,与其时间化的思维方式 有关,而中国神话的‘非叙述性’,则与其空间化的思维方式有关。”“在西方文学理 论中,‘事件’是一种‘实体’,人们通过观察它在时间之流中的运动,可以认识到人 生的存在。”“在大多数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里,真正含有动作的‘事’,常常是 处在‘无事之事’——静态的描写——的重重包围之中。”“因此,‘事’常常被‘非 事’所打断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的小说里,而且出现在史文里。”(注:浦安迪: 《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46—47页。)在此,浦氏谈的虽是 神话,但其认定西方叙事文本重叙述性,而中国重非叙述性的说法,对我们理解报告文 学中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不无裨益。这至少说明作家们对叙事性与非叙事性 在不同时域的不同程度的追捧,是他们叙事观念中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冲突、交融的 产物。正像一些论者将80年代风行一时的舒婷、北岛、顾城等人的朦胧诗归功于中国古 典诗词的浸染,而非常人所理解的受西方现代派影响一样,80年代非叙事性在报告文学 文本中成为某种时尚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中国传统叙事观念的某些因素强烈反弹之时。 这也旨在表明,报告文学中的叙事性更多源于西方传统叙事观念,而非叙事性更多则来 自中国本土之传统叙事理念。报告文学在叙述模式演进的最活跃时期,以表达作家的主 体意识为内核的非叙事性也达到了一个峰巅状态,这是对过去一个时域以公共意识(主 要体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取代或压制作家个体意识为表征的、强调按某种思维模式进行 现实再现的叙事性的反拨与扬弃。同时,这一现象也告诉我们,所谓传统与现代,不过 是一个人为的时间概念,一些被认为是现代的,可能在其内质上仍然是传统的。当然, 报告文学中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阶段性更替,并非平面与线性的循环,而是不断扬弃的 螺旋式过程。譬如90年代叙事性重新占领报告文学的话语权,不能认为是世纪初乃至更 长一个时域中这一文体叙事性的简单重复,它已经变成一种叠印,即在新的画面上刻有 旧的痕迹,但毕竟成了新质。
第三,它还体现出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这主要是就非叙事性话语的变迁而言。如果 我们将个性化、具有强烈文化批判性的非叙事性话语作为“正”题的话,20世纪初至30 年代可归于这一区域。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夏衍的《包 身工》等文本可归于此类。而从40—60年代的大部分文本(徐迟《祁连山下》等除外)则 可以其突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公共空间话语)、弱化文化反思与批判、弱化个性特征, 将之归于“反”题之中。80—90年代则是“合”题时期的到来。在此时段,出现了以个 性化和注重文化反思与批判为主,兼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或其它形式话语的多元并存情 形。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演进,显示出这一文体在文本构架运作上 的某些特质。纵观20世纪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报告文学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迅速 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在这20年时域的前一阶段,其崛起更多依赖于社会因素与 政治文化的推波助澜,于叙述模式而言,它并未完全走出过去既往叙述模式的范式;那 么在后一阶段,叙述模式上的翻新与语言体式上的求异,便使其文体面貌大为改观。但 不管怎么说,80年代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多元化努力功不可没——它一定程度上改写了 报告文学文本以题材、人物的重要性与新奇性取胜,以新闻性、社会性和伦理性因素赢 得轰动效应的历史。而90年代的报告文学通过保持叙述模式的活力与语言体式的魅力, 使相当部分的文本具有了较强的审美价值,以至于使之成为即使是时过境迁,也能跨越 时空、被人反复诵读、长盛不衰的经典。
从另一角度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流变实际上也是一个建构与解构的动 态过程,一体到多元是这样,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更替是这样,非叙事性话语的正反合 题也是这样。在这一过程中,文体于不断扬弃中获得新质与活力,当然这应当在坚持其 核心规范的前提之下进行。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不完结,文体才能保持被受众关注的引力 和被写作主体不断实践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选择与变迁,与时代文化范型的影响 也不无关联。譬如40—70年代政治文化时期,报告文学成为新闻的放大,承袭小说叙述 模式的文本也不在少数。文本叙述模式的线型与平面与那一时代文化中单纯、一致、封 闭等因素相契合,偶有逸出,则成为新奇之作。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启蒙与激进的时 代语境中,报告文学叙述模式与那一时期其它文体(诸如朦胧诗、现代派小说、寻根派 小说、探索话剧、第五代电影)的模式创新求异一样,进入最为活跃的变动之中。而90 年代以来,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承袭与回潮,又多少与这一时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盛行 有关。
克莱夫·贝尔在谈到视觉艺术时强调“有意味的形式”,但他却把再现、写实性绘画 贬得极低极低。在他看来,这种画无异于照相,而在摄影技术发达的现代,这种画只能 浪费画家的精力和欣赏者们的时间,把这种画当作历史资料保存还可以,作为艺术就难 了(注: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7页。 )。我们同意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说法,但却不同意贬低再现和写实的做法,因 为我们从与再现、写实性绘画类似的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分析中,仍然能够捕捉到这种 文体越来越显著的审美的灵感与光辉。换言之,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选择与 变迁的历程昭示人们:报告文学绝非初级或不值一观的文体,而是充溢着文化魅力的“ 有意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