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如果与其它文体样式如小说、诗歌、戏剧甚至散文相比,20世纪中国的报告文学研究 是相当落后的,不要说用新的理论方法,就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事研究者也为数不多 。本文从叙述模式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其目的既是为了这一文体样式研究的深入,又 具有方法论探索的意义。也就是说,通过这一研究,把握其内在模式及其流变的运行规 则,揭示其与其它文体——譬如小说叙述模式的相似点与差异性,以此来探讨20世纪中 国报告文学文体在叙述方式上的丰富性和活力,以及所蕴涵的审美文化意味。
一、叙述视角的选择
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对其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趋态 的考察。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以帕西·拉伯克的“视角”(perspective)来取代对 这一事物的其它多种说法,也无论视角的指称有多种多样,它们在指涉叙事文本中叙述 者或人物观察、讲述故事的角度——即热奈特所言“选择(或不选择)某个缩小的‘观察 点’”(注:杰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40页。)这一核心内涵上却并无太大的语义阻隔。视角之 于报告文学,与其之于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对后者,英国批 评家路伯克曾这样说过:“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以为都要受观察点 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注: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我以为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报告文学,这意 味着,视角的类型、选择及其变化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它无疑是一个具有前提性意义的存在。
至于视角的基本类型,我仍然想以热奈特的叙说为依据,将其作全知视角、限制视角 和客观视角的划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往往发生相互作用,即产 生交叉与转换,导致同一文本中存在两种视角,此可看作视角的变异,可称之为“转换 视角”。
在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客观视角几乎 未能出现,其它三类则同时存在于这一时空域中,不过,其消长的趋态各有不同。我们 对1927年至2000年间的498篇(部)报告文学进行了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和叙述结构的抽 样分析与统计,以期获得最为直接、真实的印象(注:为保证样本的权威性、代表性和 普泛性,这498篇(部)报告文学主要来自以下资讯:《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报告文学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报告文学集》(中 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977—1980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一、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981—1982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983—1984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 作家出版社,1986年)、《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 家出版社,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获奖作品(1987—1988)、《1990—1991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家出版社,1993年)、《鲁迅文学奖获 奖作品丛书——报告文学(上、下)》(华文出版社,1998年)和首届“505杯”中国报告 文学获奖作品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等。)。以下是对这一时域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类型及 其变化的统计:
表一 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
全知视角 限制视角 转换视角
样本的时间域 样本数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1927—1937 119 33 28% 86 72% 0 0
1937—1949 103 36 35% 67 65% 0 0
1949—1966 109 61 56% 41 38% 7 6%
1977—1980 30 19 63% 10 33% 1 3%
1981—1982 24 14 58% 6 25% 4 17%
1983—1984 27 16 59% 6 22% 5 19%
1985—1986 21 5 24% 4 19% 12 57%
1987—1988 14 4 29% 8 57% 2 14%
1990—1991 26 13 50% 5 19% 8 31%
1992—1993 8 2 25% 2 25% 4 50%
1995—2000 17 12 70% 2 12% 3 18%
除全知视角之外,限制视角在20世纪报告文学文本中也占有着相当比例。不过,这里 应提请注意的是,与小说这样虚构的叙事文本略有不同,报告文学中以第一人称“我” 或“我们”为标志的限制视角,一般来讲,除却口述实录——即文本中的叙述者“我” 多由故事中的人物来充当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我”或“我们”并非故事中的 人物,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67.html
一、叙述视角的选择
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对其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趋态 的考察。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以帕西·拉伯克的“视角”(perspective)来取代对 这一事物的其它多种说法,也无论视角的指称有多种多样,它们在指涉叙事文本中叙述 者或人物观察、讲述故事的角度——即热奈特所言“选择(或不选择)某个缩小的‘观察 点’”(注:杰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40页。)这一核心内涵上却并无太大的语义阻隔。视角之 于报告文学,与其之于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对后者,英国批 评家路伯克曾这样说过:“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以为都要受观察点 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注: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我以为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报告文学,这意 味着,视角的类型、选择及其变化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它无疑是一个具有前提性意义的存在。
至于视角的基本类型,我仍然想以热奈特的叙说为依据,将其作全知视角、限制视角 和客观视角的划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往往发生相互作用,即产 生交叉与转换,导致同一文本中存在两种视角,此可看作视角的变异,可称之为“转换 视角”。
在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客观视角几乎 未能出现,其它三类则同时存在于这一时空域中,不过,其消长的趋态各有不同。我们 对1927年至2000年间的498篇(部)报告文学进行了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和叙述结构的抽 样分析与统计,以期获得最为直接、真实的印象(注:为保证样本的权威性、代表性和 普泛性,这498篇(部)报告文学主要来自以下资讯:《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报告文学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报告文学集》(中 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977—1980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一、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981—1982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983—1984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 作家出版社,1986年)、《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 家出版社,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获奖作品(1987—1988)、《1990—1991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上、下)》(作家出版社,1993年)、《鲁迅文学奖获 奖作品丛书——报告文学(上、下)》(华文出版社,1998年)和首届“505杯”中国报告 文学获奖作品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等。)。以下是对这一时域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类型及 其变化的统计:
表一 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
全知视角 限制视角 转换视角
样本的时间域 样本数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
1927—1937 119 33 28% 86 72% 0 0
1937—1949 103 36 35% 67 65% 0 0
1949—1966 109 61 56% 41 38% 7 6%
1977—1980 30 19 63% 10 33% 1 3%
1981—1982 24 14 58% 6 25% 4 17%
1983—1984 27 16 59% 6 22% 5 19%
1985—1986 21 5 24% 4 19% 12 57%
1987—1988 14 4 29% 8 57% 2 14%
1990—1991 26 13 50% 5 19% 8 31%
1992—1993 8 2 25% 2 25% 4 50%
1995—2000 17 12 70% 2 12% 3 18%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20—40年代,报告文学文本的叙述视角主要体现在对于全知 视角和限制视角的选择上。作为中外传统(或曰古典)叙事文的首选,全知视角在叙述模 式、传播与接受方式相对单纯的时代,通过强化叙述者的权威性,使之充当一个无所不 在、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的“叙述君王”,以此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的功能显然是不言而 喻的。脱胎于以全知视角为主的新闻文体的中国报告文学,也在20世纪的时间域中使这 种视角成为主打。这一方面表明,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现代叙事文本
对传统叙事方式之不 能割舍的承继关系;另一方面,它也再好不过地显现出全知视角对于报告文学文本的适 应性。这种适应性源自对报告文学文体规范的深度契合。我以为,报告文学文体规范体 现在三个维度之中,这即是非虚构性、文化批判性和跨文体性。其中,非虚构性在报告 文学文本中是指一种不以主观想象为转移的、与特定历史或现实时空所发生的事实(即 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相符合的特性。它要求这一文体对所叙说的对象保持全面、客 观、真实的再现,作为异叙事者叙述的全知视角正好能满足并实现这一要求,可以说全 知视角是报告文学非虚构性得以显现的一个关键性筹码。
除全知视角之外,限制视角在20世纪报告文学文本中也占有着相当比例。不过,这里 应提请注意的是,与小说这样虚构的叙事文本略有不同,报告文学中以第一人称“我” 或“我们”为标志的限制视角,一般来讲,除却口述实录——即文本中的叙述者“我” 多由故事中的人物来充当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我”或“我们”并非故事中的 人物,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