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孝经》诉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之考量
对《孝经》诉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之考量
——基于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视角剖析《孝经》的当代价值口杨志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内容摘要】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关键词】《孝经》;道德人格;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考量。
【作者简介】杨志刚,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研究。
“孝”字对中国人来讲可谓是最为耳熟能详的汉字之一,古往今来,我们国家奉行孝道、推崇孝行,“行孝”也被归类为中华民族的特质之一。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孝”之事经常见诸报端,与“孝”背道而驰的现象不胜枚举,“孝”的民族特质也渐渐弱化、淡化甚至退化。如果再细问国人何为“孝”,大多数人的回答仍然停留在“事亲”的层面之上,这正验证了黑格尔概括哲学特点的论断:“哲学的特点,就在于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是他们所不真知的。”…所以,很有必要讨论“孝”的真正内涵并思忖其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所在。研究“孝”,需以《孝经》为起点。
《孝经》是“孝”理论的集大成者,自汉代以后,各朝皇帝都把它视为治世圭臬,利用《孝经》教育子民,传播孝道,巩固宗法家长制度,维护王权统治。时至今日,如果拂去“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孝经》否定的历史尘埃,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境用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角度对《孝经》进行分析,那么“孝”的当代价值即可跃然纸上,彰显其源了;而研究它的目的,正如老子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一、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维度分析
20世纪以降,对人格进行研究的学者纷如聚讼,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阿尔波特、卡特尔、罗杰斯、马斯洛等,这些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形成了数十家观点各异的人格理论。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阐释人格的定义,即以“知情意行”的角度分析人格的含义。所谓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系列动态的、有组织的特征,这些特征独特地影响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由以上概念可以得知:所谓的道德人格是以道德的价值评估为主要指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中国古代的圣贤先哲如何看待道德人格如何呢?‘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心。不论是儒家学说、墨家学说,还是道家学说,哲学的各种学派尽管内容观点有别,但都以追求理想的社会和生活范型为鹄的,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和一’的真、善、美的理想‘圣人’作为社会道德人格。一切真理,以人生的真理为归宿;全部哲学,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作为我国乃至对其他邻邦都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数干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核心思想“仁”即“爱人”体现出了对人“终极关怀”的目的。孔子对其门人和弟子的教育内容有四个方面,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教育列于各科之首。其所授六艺无不以塑造理想道德人格为目的。“《诗》教人心意畅达,体贴人情;《书》教人通晓历史,明辨是非;《礼》教人知道规范,举止有节;《乐》教人净化心灵,品性良善;《易》教人深察事理,达观为人;《春秋》教人交往得体,行为有原则”。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也曾经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如上所言,儒家经典理论之一就是“修身明德”,就是以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致力于追求理想道德人格。其所追求的理想道德人格可以归结为:“内圣外王”的圣贤人格,即:内修道德,外创伟业。冯友兰先生也曾经论述:“中国哲学讨论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二、“扬与弃”的辨析一关于《孝经》中的“五等之孝”
“儒家提倡的‘孝’,是中国人的重要的传统道德之一,是中国社会的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一项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这种孝道观又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的文化特质”。《孝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一种伦理道德的书,其文短而精、观点鲜明、论述充分、内涵深邃,其主张的行孝道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王权统治的思想政治圭臬,也是庶民巩固家庭自然经济结构和推崇宗法家长制度的重要途径,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区别他族的民族特质与美德。
《孝经》论述了五等之孝,即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其孝的内容是不同的。《孝经》把人分为五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各个阶层在“孝”的内容上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天子之孝是:“爱敬事亲,德加百姓”;诸侯之孝是:“居上不骄,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是:“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士之孝是:“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庶人之孝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作为一部流传甚远的经典儒家古籍,其中也不免有些封建思想的糟粕,这需要读者以辩证的方法去研读,取其蕴含的伦理思想精髓,抛弃其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如:业已成为时代的弃物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倡的“愚孝”等等内容。但是,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讲到:“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孝经》中合理的营养成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是应用《孝经》的必然归趋,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的精华部分,即对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诉求的理论仍有深刻的考量价值和指导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孝经》诉求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诠释
1.道德认知——《孝经》中“孝为德本”的现代阐释。所谓道德认知,就是需要对传统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加以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优良部分加以吸收内化。如 《对《孝经》诉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之考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84.html
——基于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视角剖析《孝经》的当代价值口杨志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内容摘要】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关键词】《孝经》;道德人格;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考量。
【作者简介】杨志刚,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研究。
“孝”字对中国人来讲可谓是最为耳熟能详的汉字之一,古往今来,我们国家奉行孝道、推崇孝行,“行孝”也被归类为中华民族的特质之一。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孝”之事经常见诸报端,与“孝”背道而驰的现象不胜枚举,“孝”的民族特质也渐渐弱化、淡化甚至退化。如果再细问国人何为“孝”,大多数人的回答仍然停留在“事亲”的层面之上,这正验证了黑格尔概括哲学特点的论断:“哲学的特点,就在于一般人平时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是他们所不真知的。”…所以,很有必要讨论“孝”的真正内涵并思忖其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所在。研究“孝”,需以《孝经》为起点。
《孝经》是“孝”理论的集大成者,自汉代以后,各朝皇帝都把它视为治世圭臬,利用《孝经》教育子民,传播孝道,巩固宗法家长制度,维护王权统治。时至今日,如果拂去“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孝经》否定的历史尘埃,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境用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角度对《孝经》进行分析,那么“孝”的当代价值即可跃然纸上,彰显其源了;而研究它的目的,正如老子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一、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维度分析
20世纪以降,对人格进行研究的学者纷如聚讼,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阿尔波特、卡特尔、罗杰斯、马斯洛等,这些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形成了数十家观点各异的人格理论。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阐释人格的定义,即以“知情意行”的角度分析人格的含义。所谓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系列动态的、有组织的特征,这些特征独特地影响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由以上概念可以得知:所谓的道德人格是以道德的价值评估为主要指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
中国古代的圣贤先哲如何看待道德人格如何呢?‘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心。不论是儒家学说、墨家学说,还是道家学说,哲学的各种学派尽管内容观点有别,但都以追求理想的社会和生活范型为鹄的,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和一’的真、善、美的理想‘圣人’作为社会道德人格。一切真理,以人生的真理为归宿;全部哲学,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作为我国乃至对其他邻邦都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数干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核心思想“仁”即“爱人”体现出了对人“终极关怀”的目的。孔子对其门人和弟子的教育内容有四个方面,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教育列于各科之首。其所授六艺无不以塑造理想道德人格为目的。“《诗》教人心意畅达,体贴人情;《书》教人通晓历史,明辨是非;《礼》教人知道规范,举止有节;《乐》教人净化心灵,品性良善;《易》教人深察事理,达观为人;《春秋》教人交往得体,行为有原则”。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也曾经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如上所言,儒家经典理论之一就是“修身明德”,就是以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致力于追求理想道德人格。其所追求的理想道德人格可以归结为:“内圣外王”的圣贤人格,即:内修道德,外创伟业。冯友兰先生也曾经论述:“中国哲学讨论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二、“扬与弃”的辨析一关于《孝经》中的“五等之孝”
“儒家提倡的‘孝’,是中国人的重要的传统道德之一,是中国社会的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一项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这种孝道观又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的文化特质”。《孝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一种伦理道德的书,其文短而精、观点鲜明、论述充分、内涵深邃,其主张的行孝道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王权统治的思想政治圭臬,也是庶民巩固家庭自然经济结构和推崇宗法家长制度的重要途径,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区别他族的民族特质与美德。
《孝经》论述了五等之孝,即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其孝的内容是不同的。《孝经》把人分为五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各个阶层在“孝”的内容上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天子之孝是:“爱敬事亲,德加百姓”;诸侯之孝是:“居上不骄,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是:“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士之孝是:“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庶人之孝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作为一部流传甚远的经典儒家古籍,其中也不免有些封建思想的糟粕,这需要读者以辩证的方法去研读,取其蕴含的伦理思想精髓,抛弃其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如:业已成为时代的弃物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倡的“愚孝”等等内容。但是,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讲到:“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孝经》中合理的营养成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是应用《孝经》的必然归趋,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的精华部分,即对儒家理想道德人格的诉求的理论仍有深刻的考量价值和指导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孝经》诉求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诠释
1.道德认知——《孝经》中“孝为德本”的现代阐释。所谓道德认知,就是需要对传统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加以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优良部分加以吸收内化。如 《对《孝经》诉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之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