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形论解读


是联想到贺知章的《咏柳》诗把碧玉般的柳条看成由剪刀似的二月春风裁出,酷爱梅花高洁品格的陆游认为,分布于四面穷山中的无数梅花是由晓凤和雪堆催促而开花的。怎样才能亲近每一株梅花呢?依据“分念成形”的思想,陆游想象自己的身躯经过逐步分化,由一而二,由少而多,直至千亿,最终实现了“一树梅前一放翁”的心愿。
    六、结束语
  关于本文主题的总体评价,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分形的描绘极其丰富,本文提及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几千年来,主要是科学发展水平的低下,诗人缺乏几何学知识的必要启迪和借鉴,即使群星灿烂的唐宋,用诗词描绘分形也还是很不够的,分形提供的大量美学意韵尚未得到相应的诗性表达。如关于山峰、漩涡、湍流的复杂、精致、动态的分形结构,至今尚未创造出很有表现力的词语、意象,只得借助汉语的独特个性曲折、隐晦地表达。由此可以引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现代诗人应当学点分形几何和浑沌理论,学点非线性科学,思考如何艺术地描绘大自然的分形、浑沌以及其它奇妙的非线性现象,创造出唐诗宋词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崭新意象,这可能是中国诗歌重新走向辉煌的路径之一。有人提出“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的观点[17],我以为基本思想是可取的。
  第二,文艺理论,包括文论、诗论、画论等等,应当借鉴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研究的成果,研究系统美、分形美、浑沌美、动态美、模糊美、非线性美、复杂性美如何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如何借浑沌、分形等意象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建立上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积淀、下接现代科学之前沿的新话语体系,真正治愈所谓失语症。
  收稿日期:2002-07-20
【参考文献】
  [1] 苗东升、刘华杰.浑沌学纵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伯努瓦.B.曼德布罗特.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M].(陈守吉凌复华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3] 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高安秀树.分数维(沈步明、常子文译)[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5]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张淑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6] 沈德潜(清).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唐诗选注[Z].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
  [8]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 约翰·布里格斯、F.戴维护皮特.混沌七鉴(陈忠等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10] 苗东升.分形与复杂性(待发表)。
  [11] 万木春、世英、勤文主编.经典情诗三百首[Z].北京:旅游出版社,1998.
  [12] 龙必馄.刘勰《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3]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唐汝为校注)[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
  [14] 胡云翼.宋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15] 林岫.诗文散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16] 刘华杰.分形艺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7] 毛志成.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N].光明日报,2000-07-20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形论解读(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99.html

  • 上一篇范文: 北方文学”的宏观价值与基本功能
  • 下一篇范文: 文学的疆域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