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主题
1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优化
1.1 优化前提效益原则优化完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文献信息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大的效益,因此优化必须紧紧围绕着效益这一原则。这里所说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对民族地方文献的科学开发利用产生最大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是指文献信息资源中沿袭承接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和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综合效益是指文献信息资源优化要从全局出发,要服从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地方的整体发展战略,注意协调好文献资源服务体系与其它系统的关系,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综合最优化。
1.2 文献信息数字化的优先选择
由于经济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民族地方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来者不拒的信息大收罗,而是建立在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针对性、时效性、正确性和系统性进行仔细甄别和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选择是一个综合系统工作,涉及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类型、特点、价值、开发程度和读者层次、市场需求、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又决定着文献信息选择的水准。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评价与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和把握资源特点、价值和分布状况以及读者与市场对它的需求程度,消除靠推断、经验等主观意愿来判断取舍的弊端,从而为信息资源的分析和选择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为此,首先应该认真调查分析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构成和分布、种类和范围、品种和规模以及正在研制开发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进展情况,从而在宏观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的选择有一个清醒的把握,以便确定重点,统一规划和调整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项目,避免信息资源选择的低水平重复。在微观上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要从信息资源的内容风格、载体类型、学科专业、水平层次和文化语言等方面考虑,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数字化后的读者定位与市场需求,减少信息资源选择的盲目性。其次建立可操作的科学筛选方案,多方位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测定,最后确定哪些信息资源可进行数字化,以保证数字化馆藏的权威性和高质量。
1.3 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开发
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将选择好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并在网上传递,或者利用检索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网络信息资源便万事大吉。实际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智能检索只是优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一步,那么当我们需要某种资料及相关信息时便会摆脱不了从一个数据库转到另一个数据库反复来回点击进入的窘境和不断寻找相关网址的烦恼。所以对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进一步优化的发展方向是积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充分挖掘信息资源中的知识内涵,实现知识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识关联的网络化。试想,当人们需要有关我州凤凰境内著名历史遗址中国南方长城的有关资料时,从数字馆藏中寻找到任意一个中国南方长城的原始文件时,便会出现诸多的信息链接,把与中国南方长城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新闻图书、知识资料、述评综述、人物剪影、历史传说、旅游动态等等信息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对一名想探究神秘湘西的游客会产生莫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对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不仅仅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而是要对信息资源的知识内容进行组合与扩充,围绕每一信息资源的主题,纵向挖掘和横向开发相关的信息资源与之整合,并进行动态地实时匹配,使整合匹配后的信息资源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提升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多维立体感和文化厚重感。
1.4 资源数字化的共建共享
长期以来,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如采集成本的大幅增加,文献收藏的分散无序,封闭半封闭的藏书体系和读者服务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迅技术的高速发展后读者对各种信息需求表现出的多样性、及时性要求等。这些都从客观上迫使各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上加强相互合作和协调,自觉遵守网络环境下的入藏新规则,形成各馆互补型的馆藏,共建共享整个文献信息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各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只有各图书馆上网的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各自的特点,互不相同,网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宝库。因此,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必须走整体化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的道路,各民族地方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的数字化采集过程中,应根据本馆现有的文献资源和状态、各地用户需求、本馆典藏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多馆配合、分担或合作收藏文献,以数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收藏来共同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整体的文献保障水平。
2 实施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生态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相对经济资源而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更是它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历史名胜等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主要由民族民间传承的活态文化构成,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具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民族民间文化,各地的民族歌舞、戏曲、剪纸、刺绣、民居、民族民间传统故事、宗教艺术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资源优势,更是民族地方文献主要和活的信息源泉。
要实施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战略,就要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一是要在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规划中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努力把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变成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因子;二是积极呼吁、建议、参与制定有利于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护和建设的相关政策规范,促成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规范性文件的产生和实施,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稳定和供给,为真正保护好信息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提供必要保证;三是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克服重利用、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防止盲目的、过度的甚至破坏性的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四是拓宽典藏视野,对民族地方文献信息源泉中的珍品民族活态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采集和保护性建设。古老民族承载文化往往是不自觉的,这是文化在其生存精神上最真实的一面,任何民族区域都是由具体的族群构成的,不同信仰的族群也是一个个活着的、传承着的、运动着的、完成并发展着的文化族群,从而构成了这个区域的民族丰富性。民族活态文化又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族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隐含着民族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由于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活态文化遗产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民俗流变冲击大,更加之在开发利用中滥用,这些都导致民族活态文化正在迅速地消失着,这种消失是永远的,也是不可能再生的。也就是说,民族活态文化像自然生态一样,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要大力提倡文化环保。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大州,这是我州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用巨额的时间白银和古老漫长的农耕文化生活换来的。在民族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只不过我们还没去从容地认读,便面临消失。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眼前经济利益而丢失掉象征民族标志的文化遗产,应当打破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各民族间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把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触角主动及时地伸向民族活态文化领域,抢救性地加以采集和典藏。这项工程的实施,无论对于社会亦或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无疑都是作用巨大和影响深远的,可以断言,它将是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中重复建设率最低的品种,更是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独一无二的特色馆藏,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民族特色信息数据库资源建设中的核心和权威部门。
3 实行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完备性原则
我州是一个土家、苗、汉、回、白、瑶、侗、壮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分布状态使得民族地方文献在数量、表述形式、文献内涵、载体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异,要兼容这些差异,完备性是必需的。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研究的需要,只有坚持完备性原则,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并且还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很多文献的价值是潜在的,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值的。
3.1 系统连续性
民族地方文献的首要价值不在于个别的珍稀版本而更多体现为文献内容的群体优势,即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它是对地方事物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全面记录,众多文献共同反映出地方事物的全部发展历史,上承前、下启后,不可缺少也不可能替换,这就决定了其资源建设就是要访求、发现、识别、占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