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
幻化为悼念的白花,既写出主人公悲痛的程度,又具有色彩上的可比性,而且与农民科 学家的身份、性格及其命运联结起来,入情入理,丝丝相扣。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语言创 新及随之而来的语态美由此可见一斑。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诗意追求及语态特征,一方面促成了报告本体的调适与新变,另一 方面,预示着我们有可能重新估价报告文学的艺术准则。
三、多元推进的叙述美和时空互动的史诗美
报告文学既是描写的艺术,抒情的艺术,也是说理的艺术,叙述的艺术。因为新时期 报告文学强悍的文体复合特征,使之较前更多地显示出多元推进的叙述美和时空互动的 史诗美。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传统线型平面的叙述格式被打破,起而代之的是网络状复式 叙述路径。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今天的报告文学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平面报告,而是 要进行多角度的投射,展开横向和纵向比较,用多层次的面面观对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 解剖。”[10]
随着经济、政治等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生活节奏及其面貌给人以前所未有 的快速感、复杂感,不再是一眼望穿的透明玻璃;经受生活磨练和开放文化精神濡染的 作家也不再满足“竹筒倒豆子”式的写作思维;读者的口味也水涨船高,既希望作品提 供尽可能丰富的生活信息,又渴望读后获得一种总体上的明晰性。承此,报告文学的叙 述方式为之一新。这集中体现在全景性报告文学的审美追求上。如《中国农民大趋势》 、《唐山大地震》、《京华见闻录》、《中国农村大写意》、《中国人才大流动》、《 中国院士》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信息新鲜、哲理感强的特点,而且视角多变,时空 交错,空间感广阔,呈现出时代缩影、‘全球村庄’的社会全息图画。”[11]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叙述美主要在下述四个层面展开:
1、叙述媒体上出现了口述报告、广播报告、影视报告。
2、叙述角度上,一改过去一元角度或二元角度的单纯型展现,出现了三元角度和多元 复合角度,而且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交叉闪回间灵活自如地切换叙述视角。
3、叙述结构上,除纵式、横式外,更多地采用纵横交错的复迭式结构、巨细相衔的包 孕式结构、环环相扣的连环式结构等。
4、叙述体式方面,大胆吸收相关艺术文体优势,从而使报告文学演进为一种包含甚广 的文体谱系概念。
以《中国农民大趋势》为例。叙述方式上,将自述、广播、录音、史志以及作者家史 、个人生平和对象描述结合起来。叙述角度上,多元第一人称、多元第三人称以及对话 中的第二人称,交错穿插,纷繁多变。叙述结构上,采用连环式结构,纵向掘进,横断 展开,现实与回忆交织,个人、家庭、社会互渗,视野宏阔,既含炽烈的现代意识,又 具厚重的历史感。叙述体式上,小说式情节、诗歌体剪贴、散文化笔致、戏剧式对白、 电影式蒙太奇、书信体连接、日记体补正等多方综合,蔚为壮观。此外,时空上的顺叙 、倒叙、转叙、插叙、补叙相互交织,使得作品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可以说,几乎各 种必要的“叙述可能”都被派上用场。其他诸多作品则在叙述的某一层面或某些方面颇 具特色,同样拓展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叙述空间。如《唐山大地震》的特写镜头法,《 千日养兵》中的声画分立蒙太奇,《转型人》的板块结构,《极光下的梦》中意识流片 断,《橘》的“原型”结构法,《继母》的“剥笋”式叙述法,《走出神农架》的“卡 片”式叙述法,《路在脚下》的回环式叙述法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强化了报告文学的艺 术表现力,拓展了报告文学的叙述可能,并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史诗空间准备了基础条 件。
世纪之交的顾盼和迎候心理,造成了以现实审读为支点的回眸和前瞻意识。回眸和前 瞻间的显性或隐性时空度量,构成开放视野中的史诗空间。关于该空间的似真性艺术文 本,必然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与雄阔感。
跟踪进行时报告文学能够表现生活的过程性与流动感。从中,读者可以更为真切地聆 听时代前进的足
同时,瞄准一点、多维投射的集纳式共时性叙述也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现代史诗意识 的重要承载方式。《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温故戊戌年》、《世纪晚钟》等史志体 报告文学,用力将笔触伸入那些具有鲜明聚焦性质和浓郁历史意味的岁月拐角处,于记 忆的“黑箱”中清洗出富有当代启示意义的各色“剧照”。天安门事件作为新时期文学 喷发的“井口”,直接启动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如《在“四五”的激流中》、《伟大 的瞬间》、人民日报“丙辰清明纪事”系列征文以及杨匡满、郭宝臣合写的《命运》。 它们多角度展示了“四五”运动,给人以清晰、完整感。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史诗特性尤其体现在80年代以来众多全景性作品之中。日新月异的 生动现实,作家对于多彩生活的深度介入,读者群落多样化的求知求解心理,使全景报 告文学以大跨度、大容量的史诗形象成为当今报告文学新思维。在时空的纵横互动之中 ,这类作品提炼出一幅幅20世纪的各色图景,并不时将触须伸向国际界域,显示出跨越 国门的世界关怀。《中国知青梦》、《忧患八千万》、《百万大裁军》、《中国863》 、《“希望工程”纪实》、《大京九纪实》、《中国院士》、《香港大案》等,显然很 有代表性。它们视野宏阔,握笔如椽,行文如飞,浩歌长啸,无可辩驳地昭示了报告文 学创作的光明前景。
时代呼唤报告文学,人民需要报告文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确信,伴随着新时期报告 文学审美形态的多维跃进,文学与读者间的亲和关系将愈加稳固。
风卷红旗过大关:现代文化品格
透过救赎主题和多维审美形态,可以看出,20世纪第三次报告文学浪潮拥有鲜明的跨 世纪现代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预警生活的先锋性,书写对象 的平民性,话语方式的自便性。
一、预警生活的先锋性
最美莫过于生活,故有“美是生活”的经典命题。报告文学与生俱来就是生活的文学 、现实的文学、前哨的文学。这突出体现为选材的新特性和社会批判的先锋性上。
以真为本、以新为荣、真中求新的报告文学,像《法兰西内战》、《1871年公社史》 、《深渊中的人们》、《震撼世界的十天》、《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的故乡》、 《包身工》等,都是紧扣时代步伐、走在艺术前列的先锋文学。
人们不难注意到,在敲击社会、撼动心灵、痛挞时弊、瞻望光明、激励未来方面,报 告文学从来都是急先锋。《哥德巴赫猜想》是为知识分子摇旗呐喊的急先锋;《命运》 是全景性展示“四五”运动的急先锋;《北京失去平衡》开了生态、环保话题的急先锋 ;《阴阳大裂变》首开婚姻、家庭及道德批判的急先锋;《敢立“军令状”》成为企业 改革的急先锋;《三门李轶闻》成为深度报告农村经济变革的急先锋;《万家忧乐》堪 称关注消费问题的急先锋;《中国的“小皇帝”》率先揭示“四二一综合症”——独生 子女问题;《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对特区建设作了有益探索;《洪荒启示录》意欲“ 再唱一支贫困的挽歌”;《唐山大地震》“要给整个地球上的人们,留下一部关于大毁 灭的真实记录”;《中国知识界大震荡》对文人下海进行了深刻反思;《新闻警示录》 检讨了新闻界严重存在的“有偿新闻”、“道德危机”问题;《中国863》第一次全面 报道了我国高新技术——863计划;《1998:决战长江》以最快的速度艺术地报告了长 江抗洪抢险的壮观场景和民族气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正因为新时期报告文学鲜 明的社会预警性,所以徐迟说:“报告文学是报晓的文学,报告文学是曙光的文学。” [12]
从审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701.html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诗意追求及语态特征,一方面促成了报告本体的调适与新变,另一 方面,预示着我们有可能重新估价报告文学的艺术准则。
三、多元推进的叙述美和时空互动的史诗美
报告文学既是描写的艺术,抒情的艺术,也是说理的艺术,叙述的艺术。因为新时期 报告文学强悍的文体复合特征,使之较前更多地显示出多元推进的叙述美和时空互动的 史诗美。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传统线型平面的叙述格式被打破,起而代之的是网络状复式 叙述路径。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今天的报告文学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平面报告,而是 要进行多角度的投射,展开横向和纵向比较,用多层次的面面观对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 解剖。”[10]
随着经济、政治等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生活节奏及其面貌给人以前所未有 的快速感、复杂感,不再是一眼望穿的透明玻璃;经受生活磨练和开放文化精神濡染的 作家也不再满足“竹筒倒豆子”式的写作思维;读者的口味也水涨船高,既希望作品提 供尽可能丰富的生活信息,又渴望读后获得一种总体上的明晰性。承此,报告文学的叙 述方式为之一新。这集中体现在全景性报告文学的审美追求上。如《中国农民大趋势》 、《唐山大地震》、《京华见闻录》、《中国农村大写意》、《中国人才大流动》、《 中国院士》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信息新鲜、哲理感强的特点,而且视角多变,时空 交错,空间感广阔,呈现出时代缩影、‘全球村庄’的社会全息图画。”[11]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叙述美主要在下述四个层面展开:
1、叙述媒体上出现了口述报告、广播报告、影视报告。
2、叙述角度上,一改过去一元角度或二元角度的单纯型展现,出现了三元角度和多元 复合角度,而且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交叉闪回间灵活自如地切换叙述视角。
3、叙述结构上,除纵式、横式外,更多地采用纵横交错的复迭式结构、巨细相衔的包 孕式结构、环环相扣的连环式结构等。
4、叙述体式方面,大胆吸收相关艺术文体优势,从而使报告文学演进为一种包含甚广 的文体谱系概念。
以《中国农民大趋势》为例。叙述方式上,将自述、广播、录音、史志以及作者家史 、个人生平和对象描述结合起来。叙述角度上,多元第一人称、多元第三人称以及对话 中的第二人称,交错穿插,纷繁多变。叙述结构上,采用连环式结构,纵向掘进,横断 展开,现实与回忆交织,个人、家庭、社会互渗,视野宏阔,既含炽烈的现代意识,又 具厚重的历史感。叙述体式上,小说式情节、诗歌体剪贴、散文化笔致、戏剧式对白、 电影式蒙太奇、书信体连接、日记体补正等多方综合,蔚为壮观。此外,时空上的顺叙 、倒叙、转叙、插叙、补叙相互交织,使得作品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可以说,几乎各 种必要的“叙述可能”都被派上用场。其他诸多作品则在叙述的某一层面或某些方面颇 具特色,同样拓展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叙述空间。如《唐山大地震》的特写镜头法,《 千日养兵》中的声画分立蒙太奇,《转型人》的板块结构,《极光下的梦》中意识流片 断,《橘》的“原型”结构法,《继母》的“剥笋”式叙述法,《走出神农架》的“卡 片”式叙述法,《路在脚下》的回环式叙述法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强化了报告文学的艺 术表现力,拓展了报告文学的叙述可能,并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史诗空间准备了基础条 件。
世纪之交的顾盼和迎候心理,造成了以现实审读为支点的回眸和前瞻意识。回眸和前 瞻间的显性或隐性时空度量,构成开放视野中的史诗空间。关于该空间的似真性艺术文 本,必然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与雄阔感。
跟踪进行时报告文学能够表现生活的过程性与流动感。从中,读者可以更为真切地聆 听时代前进的足
音。理由的“栾菊杰系列”——《扬眉剑出鞘》、《续扬眉剑出鞘》、 《她今天称杰于世》等,渐进地写出巾帼剑侠栾菊杰从成长到成熟、由中国走向世界的 非凡历程。张嵩山的《一个“傻子”和一个瓜子市场的兴盛》及《傻子瓜子衰微录》, 历时地报道了年广久及其瓜子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兴衰浮沉,折射出改革时代行为 主体的开拓与调适。李鸣生的“航天系列”(《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 走出地球村》等)及徐剑的《大国长剑》等作品,也以集束方式纵向勾画出新中国航天 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时间感和紧迫感。《蛇口走笔》、《 龙飞蛇舞》、《看这里黄土怎样变成金》、《特区女经理》等作品,多侧面报告了特区 火热的建设场面,塑造了特区人坚毅、豪迈的创业性格。
同时,瞄准一点、多维投射的集纳式共时性叙述也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现代史诗意识 的重要承载方式。《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温故戊戌年》、《世纪晚钟》等史志体 报告文学,用力将笔触伸入那些具有鲜明聚焦性质和浓郁历史意味的岁月拐角处,于记 忆的“黑箱”中清洗出富有当代启示意义的各色“剧照”。天安门事件作为新时期文学 喷发的“井口”,直接启动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如《在“四五”的激流中》、《伟大 的瞬间》、人民日报“丙辰清明纪事”系列征文以及杨匡满、郭宝臣合写的《命运》。 它们多角度展示了“四五”运动,给人以清晰、完整感。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史诗特性尤其体现在80年代以来众多全景性作品之中。日新月异的 生动现实,作家对于多彩生活的深度介入,读者群落多样化的求知求解心理,使全景报 告文学以大跨度、大容量的史诗形象成为当今报告文学新思维。在时空的纵横互动之中 ,这类作品提炼出一幅幅20世纪的各色图景,并不时将触须伸向国际界域,显示出跨越 国门的世界关怀。《中国知青梦》、《忧患八千万》、《百万大裁军》、《中国863》 、《“希望工程”纪实》、《大京九纪实》、《中国院士》、《香港大案》等,显然很 有代表性。它们视野宏阔,握笔如椽,行文如飞,浩歌长啸,无可辩驳地昭示了报告文 学创作的光明前景。
时代呼唤报告文学,人民需要报告文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确信,伴随着新时期报告 文学审美形态的多维跃进,文学与读者间的亲和关系将愈加稳固。
风卷红旗过大关:现代文化品格
透过救赎主题和多维审美形态,可以看出,20世纪第三次报告文学浪潮拥有鲜明的跨 世纪现代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预警生活的先锋性,书写对象 的平民性,话语方式的自便性。
一、预警生活的先锋性
最美莫过于生活,故有“美是生活”的经典命题。报告文学与生俱来就是生活的文学 、现实的文学、前哨的文学。这突出体现为选材的新特性和社会批判的先锋性上。
以真为本、以新为荣、真中求新的报告文学,像《法兰西内战》、《1871年公社史》 、《深渊中的人们》、《震撼世界的十天》、《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的故乡》、 《包身工》等,都是紧扣时代步伐、走在艺术前列的先锋文学。
人们不难注意到,在敲击社会、撼动心灵、痛挞时弊、瞻望光明、激励未来方面,报 告文学从来都是急先锋。《哥德巴赫猜想》是为知识分子摇旗呐喊的急先锋;《命运》 是全景性展示“四五”运动的急先锋;《北京失去平衡》开了生态、环保话题的急先锋 ;《阴阳大裂变》首开婚姻、家庭及道德批判的急先锋;《敢立“军令状”》成为企业 改革的急先锋;《三门李轶闻》成为深度报告农村经济变革的急先锋;《万家忧乐》堪 称关注消费问题的急先锋;《中国的“小皇帝”》率先揭示“四二一综合症”——独生 子女问题;《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对特区建设作了有益探索;《洪荒启示录》意欲“ 再唱一支贫困的挽歌”;《唐山大地震》“要给整个地球上的人们,留下一部关于大毁 灭的真实记录”;《中国知识界大震荡》对文人下海进行了深刻反思;《新闻警示录》 检讨了新闻界严重存在的“有偿新闻”、“道德危机”问题;《中国863》第一次全面 报道了我国高新技术——863计划;《1998:决战长江》以最快的速度艺术地报告了长 江抗洪抢险的壮观场景和民族气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正因为新时期报告文学鲜 明的社会预警性,所以徐迟说:“报告文学是报晓的文学,报告文学是曙光的文学。” [12]
从审 《跨世纪精神丰碑:新时期报告文学论(节选)(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