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时政专栏 >> 和谐社会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执政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同时,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先进,必须通过其执政成效来体现、来检验。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执政基础,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一方面是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是社会基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巩固这两方面的基础都十分有利。     (1)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三产”的人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农民队伍迅速分化,有的成为进城务工人员,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成为企业和社会管理者,即有一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党代表和整合包括主要从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业劳动等各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内的整个工人阶级,切实把从事社会化生产的全体劳动者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只有这样,党的阶级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如中等收入者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些新型阶层人数越来越多,经济分量越来越重,政治要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整体素质越来越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党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协调好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阶级、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扩大。(2)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际经验看,最稳定的社会应该是中产阶层占多数的社会(即“橄榄型”结构),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向这个方向变化。因此,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内容。二是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公民社会是指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它们又被称为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使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第二,有利于优化党的执政环境     党的执政活动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就国内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能为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就有利于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大国第三,有利于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稳定和谐有序的执政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天天忙着去当“消防队”,无形中就提高了执政成本,降低了执政效率,就不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有利于实现党的执政任务     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是: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保证社会的公正、有序、均衡、稳定、和谐。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才能实现良性互动、良性发展,全体人民才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只有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国家才能避免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这样一种严重结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让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然体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提高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工作的本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六个本领:(1)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场创新和改革。它所要求的对执政环境再认识、执政理念变革、执政体制改革、执政方式转换和执政文化更新,等等,必须通过创新才能真正解决。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我们要针对问题提出切实的对策,坚定地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样,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立于不败之地。(2)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为此,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3)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4)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必须着力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尤其是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5)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政党本就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政治集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形成并保持和谐亲密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方面。一个党,只有获得群众,才可能实现党的纲领,也才可能获得、保持执政地位。(6)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和谐社会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社会。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公正集中表现在人们承担的改革成本与财富分配上。为此,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执政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70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和谐社会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