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概念推理与真空再现——哲学和历史学的对比


概念推理与真空再现——哲学和历史学的对比
张云飞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哲学是一种凭借概念而展开的推理过程,在它的叙述过程中,实例和说明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的任务是重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它的叙述中占有本质重要的地位。由于哲学和历史。学之问的差异,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相互攻讦,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过于重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忽视理性,历史学家认为哲学家把自己的发叫和先天的虚构放在了历史当中。虽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相互攻汗,但是他们都不否认哲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并住此基础上出现了二者融合的观点(以克罗齐为代表),文章最后分析了建构历史哲学的可能性以及它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哲学;历史学;概念推理:真实再现:历史哲学
中图分类号:B812.21/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2010)02 - (X)18 - 07
历史学是进行历史解释的一个基本领域;哲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历史解释,历史意识是哲学意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管什么样的哲学最终都要涉及到人和人类社会,涉及到人和人类社会就要涉及到它们的历史。可见,哲学和历史学是历史解释的两个基本领域,它们在进行历史解释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它们之间可以实现互补。哲学和历史学进行历史解释的差异和互补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的基本特征:凭借概念
展开的推理过程
哲学家本人在自己的身份认同一般不会产生怀疑,他总会宣称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如果拿一本哲学著作与其它学科(例如文学、历史学、物理学等)的著作相比,我们几乎立刻能够确认某一著作是否在研究哲学问题。这正像黑格尔所说的:“无论哲学派别是如何地纷歧,却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同是哲学。所以,如果任何人研究过或熟悉过任何一种哲学(只要它在任何意义下是一种哲学),则他就可以说是具有‘哲学’。”这就说明哲学总是包含一些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一般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哲学作品与其它学科的作品相区别,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样”。如果要知道“哲学样”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是要从哲学家的工作方式人手来加以考察。
哲学家的工作由五个基本动作构成,即:体验、阅读、思考、对话和写作。在这五个基本动作中,最为核心的动作是思考。人类具有理性能力,每个人都具有思考问题的天赋。当人类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要想一想这件事的性质、结果以及必要的程序,它是否可靠,是否有利,是否具有成功的可能性,等等、思考了这些问题,思考者并不会成为哲学家。哲学家考虑的问题不是这样的问题。哲学家能够超越具体事件本身而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思考。黑格尔把哲学比作黄昏后起飞的密涅瓦肩上的猫头鹰,哲学思考的本质是反思,也就是把事件的终点作为思考的起点,在事件转化为概念和思想之后,以这些概念和思想为对象展开的对于世界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因此,哲学在本质上离不开思考,哲学是思考的事业。在哲学史上,哲学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苏格拉底喜欢在雪地中思考,笛卡尔喜欢在火炉边思考,康德喜欢在散步的过程中思考,海德格尔喜欢在山间的小犀中思考,等等,每个哲学家都离不开思考。
哲学离不开思考,但是思考的展开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主要有两个,这就是体验和阅读。试想一个人在不接触事物、没有人生经历、不对他人的著作进行阅读,他能够开展普全的思考吗?显然不能。我们通常认为那些不具有扎实根基的思考方式是“幼稚”的,幼稚的东西不能称之为哲学。哲学家如何摆脱这种幼稚状态呢?他们能像地质学家那样进行野外考察,像物理学家那样进行试验,像人类学家那样走进原始部落吗?不可否认,上述的一些方式是那一类人摆脱在自己学科内的幼稚表现的必经途径,但不是哲学家应该采取的途径,理性是对世界的反映,但并不仅仅是对世界的经验的反映,哲学思维存在内在的继承关系,哲学家首先需要经历一个“照着讲”的阶段,才能走向“接着讲”,“我们的哲学,只有在本质上与前此的哲学有了联系,才能够有其存在,而且必然地从前此的哲学产生出来。”与“前此的哲学”产生联系的必然的方式不是通过经验,而只能通过阅读来达到,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哲学的发展历程,沿着哲学发展的内在思路,针对某一片面的不周全的思想展开批判,推动哲学向前发展,这就是一个哲学家应有的工作方式,是自身的体验与对他人的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任何哲学创见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的活动方式。
哲学家在体验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思考结果的对外呈现方式有两种,即:对话与写作。对话是一种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展开的语言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思维改造活动。前此的思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实际上就是把个人体验和阅读的结果呈现在他人面前,从而争取主体间的认同,使个体的思维获得普遍的外观,也就是突破个别性走向普遍性的过程。可见,对话对于哲学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话还仅仅是把思维结果用口头语言表现出来,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克服这些缺陷的途径就是写作,即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思维结果,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固定的外观。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发展,是从声音到文字、从流动到固定、从短暂到长久、从零散片面到系统全面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代表着哲学思维的质的飞跃。
经过上述的五个基本动作的交互作用就形成了一般意义而言的哲学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哲学作品是晦涩、难懂的。一般人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感觉,首要原因在于哲学作品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可以说,哲学作品也追求明晰性,但是与其它学科相比(例如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的明晰性却有不同的要求。康德把明晰性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凭借概念的那种推理的(逻辑的)明晰性”;另一种是“凭借直观的直觉的(感性的)明晰性,即凭借实例或其他具体说明的明晰性。”哲学要求的是第一种明晰性,不能满足的是第二种明晰性。哲学的论证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推理过程,一个概念构成推理过程的一个环节,如果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出现问题,对于下面的论证的理解也会相应的出现问题。另外,在哲学论证过程中,刻意忽略了事例和事实的说明,读者需要在对哲学作品的理解过程中自己把概念中隐含的那些事例和事实还原出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把作者写作时头脑中出现的问题还原出来,这些东西都不是作者在作品中明晰地指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在阅

《概念推理与真空再现——哲学和历史学的对比》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763.html

  • 上一篇范文: 你是我的薄荷红茶
  • 下一篇范文: 庄子的死亡哲学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