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位作家,谈几个问题
白地说出来,但总让我 们相信他们自己对之有充分的意识,和类似宗教信仰那样的确信。海力洪制造的恐怖气 息,他给我们带来的恐怖感,最终的根据是什么呢?他有怎样普遍的中国经验作为背景? 我觉得这是决定海力洪的小说能否产生更大更持久的冲击力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似乎还可以说,海力洪的现实和非现实都与我们的时代有关,至少产生于我们 的时代——往小里说,至少属于“当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现象。海力洪已经获得了他自 己的关注重心和叙述风格,他对小城市、小人物、小家庭、“小破事”的细心琢磨,对 南方风物包含的无数细小秘密的熟稔,他的惯于看取阴暗面的眼睛,低回的语调,有点 虚弱的声音与不急不慌但也不肯放弃的姿态,即使当我们放下作品反复念叨着“不懂不 懂”时,也会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印象。这就够了。
4 王宏图:在疯狂与分寸之间
开始读王宏图小说集《玫瑰婚典》,你也许觉得笔墨过于浓艳,张狂,形容词太多, 句子太长,有点声嘶力竭。但慢慢就会发现,他写得其实很朴素,而朴素首先来自真实 。真实的遭遇,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城市生活,真实的内心经历,真实的说话方式。中 国青年作家终于肯丢掉八十年代以来一直迷恋着的单纯技巧的炫耀,一头扎进了失而复 得的真实——尽管这种真实也无不带有各自经验的局限。
首先还是囿于自身经验的真实,这种真实是有限的,然而和一己的生命有关,所以不 那么容易汇入一般的社会叙事。比如“性”,在这里既非招徕的符号,也非炫耀的资本 ,甚至因为不是什么反抗的标签,或者同样可以被制成后现代或后殖民之类的文化标签 的那种仅仅属于身体的狂欢与冒险,而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的个人真实的困境和无法推 却的精神承受。性的游戏很快就抵达灵魂的紧张,挣扎,颤抖,以及交替出现的空虚, 迷惘与松懈。欲望实现的故事,最后带来的几乎总是欲望的退却和灵魂问题的固执呈现 ,这多少会让你感到意外,也算是文坛一个小小的奇迹罢。欲望退却了,但并没有消失 ,只是暂时躲在背后,和艰难呈现的灵魂进行更加激烈的搏斗。有时候,我甚至会担心 作者迷恋于欲望的戏剧,而放过了控制这一切的灵魂的导演。不过总体上,他是能够驾 驭自己笔下的欲望的洪流的,这似乎也应了张爱玲的一句自白性的陈述:“极端的病态 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样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 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下来了,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那看似无边的疯狂与总 是不忍放弃的分寸感时相交织,是王宏图小说的一个明显特点。
王宏图对福克纳用功甚深,他的笔墨也有福克纳式的繁复和紧张,北温带文学特有的 温吞、从容、掩饰、做作,全用不上。他把一切都推到张狂、失控、爆炸性的情境中, 逼迫人物经受难以经受的试练。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疯狂,那也只是长期回避真实的懦弱 的心在突然面对真实时常有的慌乱和兴奋。正是在这一点上,王宏图很容易暴露自己的 虚弱乃至因为仅仅围着一己的真实跳舞而难免的浅薄,好在他并没有因为意识到这一点 ,就害羞地把已经暴露出来的内容趁人不备迅速遮掩起来。他的策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地继续往外掏,掏出来再说,而藏在里面,只会以腐烂的形式照例消失。
真实地面对自己,才能真切地看待现实。在这部主要面对内心的小说中,你看到有关 我们这座城市的真实,比那些刻意描摹的客观性小说要多得多。城市的声音首先是浮沉 于城市丛林里的灵魂的喧哗与骚动,其次才是各种物质的交响,后者只是前者的变相。 与其说王宏图的小说描写了城市,不如说它伸出手来,很没礼貌地触摸了一下在我们这 座城市里某些始终被包裹得很好的灵魂的芯子。
王宏图这本处女作的写作缘起,是他在美国两年异常动荡的生活。1998年他从美国求 学回来,首先给我看的就是第一篇《衣锦还乡》,这个颇具反讽意味的标题透露了小说 的主题:作者从遥远的地方带回来的不是闯荡“外面的世界”的收获,而是利用自我放 逐的机会,从自己内心挖掘出来的某种苦涩的内容。王宏图以自己特殊的写作经历完成 了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难以抵达的远方也许正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暗处 。
5 张mín@②:于繁华的边缘寻找孤寂
在近年文学界,大概还没有谁像张mín@②这样坚定不移地抱住一个中心写作——他 的小说多半围绕着在“我”早年供职的城乡结合部某个中学发生的师生恋故事展开叙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张mín@②就是凭借这一点菲薄的原料,不断经营着他那个在 过去的阳光照耀之下的寂静的小世界,似乎刻意要为大多数作家热情拥抱的繁华的现在 构造一个冷色调的边缘地带。
一般来说,人们总应该与时俱进,抢占历史的前沿,这样才可维持生存的真实感,张 mín@②却执拗地避开潮流,一味沉入个体或某一部分群体的寂静的过去,好像只有 这样,他才能抓住某个记忆的亮点,借此唤醒自己重新拥抱真实的能力。
张mín@②打捞过去的真实,并非为突入现在做准备——他的
张mín@②的创作冲动,或许就是试图给已经流逝的过去一个清晰的定格,所以他甚 至并不奢望有关过去的回忆会在反复叙说中不断有所增殖,每一次回忆,只要如期抵达 过去生活的某一地层,就戛然而止了。不过,张mín@②的隐秘的激情显然充满了对 于过去的留恋,但奇怪的是,在他身上你很少看到当代文化普遍流行的那种矫揉造作的 “怀旧病”的影子,因为他所留恋的过去既非单纯用来自我抚慰的工具,更不是别有所 图地自我炫耀的标签。对原本匮乏的过去亲切而丰厚的回忆,如果能让沉迷于现在的人 们意识到时间的多维性,意识到“只有现在”的那种健忘症式的生存无处不在的麻木和 虚飘,就足够了——这样猜测张mín@②的意图也许还不会过于唐突吧?
6 阎连科:乡土中国的寓言化叙事
阎连科的题材领域很宽泛,先后有“市井风俗的历史”,“军旅小说系列”,最近又 开始触及文革,但比较起来,我对他的“耙耧山脉”系列更感兴趣,正是在这一系列的 小说中,阎连科成功地经营了“自己的‘小说世界’”。
中篇小说《年月日》结尾,叙述者似乎不经意地说,大旱过后,外出逃荒的村民们纷 纷“从世界外边走回来”。“世界”的含义不同于词典上的解释,即不是向外伸展的开 放性空间,而是向内收敛的狭小天地。对“耙耧山区”村民们来说,世界限于他们的活 动范围,就是他们应该终身坚守不能随便迁徙的土地。当他们说“满世界”如何如何时 ,其实仅仅指他们的“耙耧山区”,并非“全世界”。“外边的世界”云云,在他们看 来是讲不通的,应该叫“世界外边”。
这首先是一种封闭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但“世界”的本质不仅是名词性的静止 现象,也是动词性的不断扩张不断生成的存在,二者互相依存又彼此争斗,才是“世界 ”完整的含义结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几次写到“三姓村人”与外界交往,逻辑上 都是对封闭的乡村的巨大冲击,逼迫它和外部世界沟通。但实际上,走出乡村的冲动始 终被以村长司马蓝代表的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抑制着。司马蓝自己也要与外界沟通,不 过按他的雄图大略,那只是和外界进行一劳永逸的单向接触——从遥远的山那边引进未 受污染的活水,好让“三姓村人”从此更加安稳地封闭下去。只有在司马蓝的号令之下 ,与外界接触才是合法的,否则就要遭到道德谴责和实际的禁止。一方面是司马蓝的意 志约束着村民们向“世界外边”的张望,一方面也正是村民们一度浓厚的对“世界外边 ”的兴趣,刺激了司马蓝誓死将大家拽回来的意志力更加骇人的爆发。对司马蓝来说, 封闭的乡村世界一切贫穷病痛都可以忍受,而来自“世界外边”的空虚之境的无形引力 才更加可怕。恰恰当意识到彼地的吸引力时,对此地的血肉联系和由此而来的深深依恋 才会在心理上获得再次强调。
《说几位作家,谈几个问题(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787.html
接下来似乎还可以说,海力洪的现实和非现实都与我们的时代有关,至少产生于我们 的时代——往小里说,至少属于“当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现象。海力洪已经获得了他自 己的关注重心和叙述风格,他对小城市、小人物、小家庭、“小破事”的细心琢磨,对 南方风物包含的无数细小秘密的熟稔,他的惯于看取阴暗面的眼睛,低回的语调,有点 虚弱的声音与不急不慌但也不肯放弃的姿态,即使当我们放下作品反复念叨着“不懂不 懂”时,也会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印象。这就够了。
4 王宏图:在疯狂与分寸之间
开始读王宏图小说集《玫瑰婚典》,你也许觉得笔墨过于浓艳,张狂,形容词太多, 句子太长,有点声嘶力竭。但慢慢就会发现,他写得其实很朴素,而朴素首先来自真实 。真实的遭遇,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城市生活,真实的内心经历,真实的说话方式。中 国青年作家终于肯丢掉八十年代以来一直迷恋着的单纯技巧的炫耀,一头扎进了失而复 得的真实——尽管这种真实也无不带有各自经验的局限。
首先还是囿于自身经验的真实,这种真实是有限的,然而和一己的生命有关,所以不 那么容易汇入一般的社会叙事。比如“性”,在这里既非招徕的符号,也非炫耀的资本 ,甚至因为不是什么反抗的标签,或者同样可以被制成后现代或后殖民之类的文化标签 的那种仅仅属于身体的狂欢与冒险,而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的个人真实的困境和无法推 却的精神承受。性的游戏很快就抵达灵魂的紧张,挣扎,颤抖,以及交替出现的空虚, 迷惘与松懈。欲望实现的故事,最后带来的几乎总是欲望的退却和灵魂问题的固执呈现 ,这多少会让你感到意外,也算是文坛一个小小的奇迹罢。欲望退却了,但并没有消失 ,只是暂时躲在背后,和艰难呈现的灵魂进行更加激烈的搏斗。有时候,我甚至会担心 作者迷恋于欲望的戏剧,而放过了控制这一切的灵魂的导演。不过总体上,他是能够驾 驭自己笔下的欲望的洪流的,这似乎也应了张爱玲的一句自白性的陈述:“极端的病态 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样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 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下来了,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那看似无边的疯狂与总 是不忍放弃的分寸感时相交织,是王宏图小说的一个明显特点。
王宏图对福克纳用功甚深,他的笔墨也有福克纳式的繁复和紧张,北温带文学特有的 温吞、从容、掩饰、做作,全用不上。他把一切都推到张狂、失控、爆炸性的情境中, 逼迫人物经受难以经受的试练。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疯狂,那也只是长期回避真实的懦弱 的心在突然面对真实时常有的慌乱和兴奋。正是在这一点上,王宏图很容易暴露自己的 虚弱乃至因为仅仅围着一己的真实跳舞而难免的浅薄,好在他并没有因为意识到这一点 ,就害羞地把已经暴露出来的内容趁人不备迅速遮掩起来。他的策略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地继续往外掏,掏出来再说,而藏在里面,只会以腐烂的形式照例消失。
真实地面对自己,才能真切地看待现实。在这部主要面对内心的小说中,你看到有关 我们这座城市的真实,比那些刻意描摹的客观性小说要多得多。城市的声音首先是浮沉 于城市丛林里的灵魂的喧哗与骚动,其次才是各种物质的交响,后者只是前者的变相。 与其说王宏图的小说描写了城市,不如说它伸出手来,很没礼貌地触摸了一下在我们这 座城市里某些始终被包裹得很好的灵魂的芯子。
王宏图这本处女作的写作缘起,是他在美国两年异常动荡的生活。1998年他从美国求 学回来,首先给我看的就是第一篇《衣锦还乡》,这个颇具反讽意味的标题透露了小说 的主题:作者从遥远的地方带回来的不是闯荡“外面的世界”的收获,而是利用自我放 逐的机会,从自己内心挖掘出来的某种苦涩的内容。王宏图以自己特殊的写作经历完成 了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难以抵达的远方也许正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暗处 。
5 张mín@②:于繁华的边缘寻找孤寂
在近年文学界,大概还没有谁像张mín@②这样坚定不移地抱住一个中心写作——他 的小说多半围绕着在“我”早年供职的城乡结合部某个中学发生的师生恋故事展开叙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张mín@②就是凭借这一点菲薄的原料,不断经营着他那个在 过去的阳光照耀之下的寂静的小世界,似乎刻意要为大多数作家热情拥抱的繁华的现在 构造一个冷色调的边缘地带。
一般来说,人们总应该与时俱进,抢占历史的前沿,这样才可维持生存的真实感,张 mín@②却执拗地避开潮流,一味沉入个体或某一部分群体的寂静的过去,好像只有 这样,他才能抓住某个记忆的亮点,借此唤醒自己重新拥抱真实的能力。
张mín@②打捞过去的真实,并非为突入现在做准备——他的
过去与人们的现在是隔 绝的。现在的人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无动于衷地静观而无法真切地触摸张mín@②用 一颗沉寂的心慢慢焐热的过去。张mín@②觉得有意思的故事,在沉迷于现在的读者 看来,也许毫无意思。但张mín@②并不在意发生在他身上的这种过去与现在的断裂 ,他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复活过去的工作,偶尔也会把他自认为已经复活的过去与一瞥之 间呈现出来的现在并置,但即使这样,他也并不希望用自己的寂静的过去来惊扰现在的 繁华,而只是提醒读者,在现在的繁华的边缘曾经有过那一份无所谓好坏寂静的生活。
张mín@②的创作冲动,或许就是试图给已经流逝的过去一个清晰的定格,所以他甚 至并不奢望有关过去的回忆会在反复叙说中不断有所增殖,每一次回忆,只要如期抵达 过去生活的某一地层,就戛然而止了。不过,张mín@②的隐秘的激情显然充满了对 于过去的留恋,但奇怪的是,在他身上你很少看到当代文化普遍流行的那种矫揉造作的 “怀旧病”的影子,因为他所留恋的过去既非单纯用来自我抚慰的工具,更不是别有所 图地自我炫耀的标签。对原本匮乏的过去亲切而丰厚的回忆,如果能让沉迷于现在的人 们意识到时间的多维性,意识到“只有现在”的那种健忘症式的生存无处不在的麻木和 虚飘,就足够了——这样猜测张mín@②的意图也许还不会过于唐突吧?
6 阎连科:乡土中国的寓言化叙事
阎连科的题材领域很宽泛,先后有“市井风俗的历史”,“军旅小说系列”,最近又 开始触及文革,但比较起来,我对他的“耙耧山脉”系列更感兴趣,正是在这一系列的 小说中,阎连科成功地经营了“自己的‘小说世界’”。
中篇小说《年月日》结尾,叙述者似乎不经意地说,大旱过后,外出逃荒的村民们纷 纷“从世界外边走回来”。“世界”的含义不同于词典上的解释,即不是向外伸展的开 放性空间,而是向内收敛的狭小天地。对“耙耧山区”村民们来说,世界限于他们的活 动范围,就是他们应该终身坚守不能随便迁徙的土地。当他们说“满世界”如何如何时 ,其实仅仅指他们的“耙耧山区”,并非“全世界”。“外边的世界”云云,在他们看 来是讲不通的,应该叫“世界外边”。
这首先是一种封闭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但“世界”的本质不仅是名词性的静止 现象,也是动词性的不断扩张不断生成的存在,二者互相依存又彼此争斗,才是“世界 ”完整的含义结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几次写到“三姓村人”与外界交往,逻辑上 都是对封闭的乡村的巨大冲击,逼迫它和外部世界沟通。但实际上,走出乡村的冲动始 终被以村长司马蓝代表的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抑制着。司马蓝自己也要与外界沟通,不 过按他的雄图大略,那只是和外界进行一劳永逸的单向接触——从遥远的山那边引进未 受污染的活水,好让“三姓村人”从此更加安稳地封闭下去。只有在司马蓝的号令之下 ,与外界接触才是合法的,否则就要遭到道德谴责和实际的禁止。一方面是司马蓝的意 志约束着村民们向“世界外边”的张望,一方面也正是村民们一度浓厚的对“世界外边 ”的兴趣,刺激了司马蓝誓死将大家拽回来的意志力更加骇人的爆发。对司马蓝来说, 封闭的乡村世界一切贫穷病痛都可以忍受,而来自“世界外边”的空虚之境的无形引力 才更加可怕。恰恰当意识到彼地的吸引力时,对此地的血肉联系和由此而来的深深依恋 才会在心理上获得再次强调。
《说几位作家,谈几个问题(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