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哲学论文:超验道德与生命虚无——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及其意义


敌、不寻求对抗、不渴望凯旋,这就像要求弱者表现为强者的荒唐。”⑦
  
  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实质所作的概括和批评,揭示了这一道德为超验形式所掩盖的世俗利益基础,辨明了其追求拯救与安慰的虚无主义本质,坚持了道德理解上的生命功利论观点。它虽然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阶级分析的高度,但还是在一定层面上深化了人们对这一宗教道德的理解。
  
  一、基督教道德主要观念之错误
  
  尼采认为建基于“奴性怨恨”机制之上的基督教超验道德对现实生命的否定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否定本真感性的禁欲主义;否定自强超越的同情主义;否定差序分层的灵魂平等说。尼采逐一对其作了深刻的批判。
  
  1.否定本真感性的禁欲主义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在怨恨的历史谱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怨恨的方向,让怨恨针对自己的自然本真的感性欲求及其健康实现,进而达至禁欲主义:“信仰基督教,只是意味着对‘感官’、感官的快乐、快乐本身的仇恨。”①他强调基督教会嫉恨人的“生物学繁荣,特别是生物学繁荣的标志:美和快乐”;②着力把生命的“美好实现”当作错误,当作一种应当用行动去纠正的迷误。
  
  在尼采看来,这种禁欲主义是怯弱的失败者用来维持自身颓废生命的艺术:“禁欲主义理想起源于一种业已败落,但仍在为其生存而殊死博斗的生命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拯救的本能。”③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已经虚弱不堪的生命由于缺乏勇气、活力与坚韧应对生活中确定要发生的本真的苦难、疲惫和厌倦等感受,因而特别害怕征服外在障碍和对立的战斗,而这对于有外在欲求和社会功名心的人来说肯定会带来不适和自卑感以及自身生存上的无能;于是为了缓解这种痛苦和失望,为了安慰这种悲哀和焦虑,也为了增强自身生存的条件和空间,他们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禁欲主义的道德信条来确立自身无为和怯弱生存的神圣合理性。为此,尼采认为基督教“可以被称为一座巨大的、收藏最丰的精神安慰工具的宝库。在那里囤积了如此之多振奋剂、缓解剂、医学专用剂”,④已知的工具就有“生命感的全面衰减、机械活动、‘微小快乐’特别是‘爱他人’的快乐、群体组积、从团体中唤起强力感等等”。⑤
  
  尼采对这种价值观的批评主要二点:
  
  第一,它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极端主义的做法。尼采认为,感性的、绽出的、向外的激情和欲求诚然会给人带来压抑、沮丧和痛苦,但不能因此像基督教禁欲主义那样釜底抽薪式地将其灭绝和阉割,因为“从根上摧残激情就意味着从根上摧残生命:教会的实践是与生命为敌”。⑥尼采如此批判并不意味着他主张“纵欲主义”,实际上他是想用“升华的感性”,亦即“本真生命的美好达成”来超越厌弃与敌视生命的“禁欲主义”。也因此尼采才会说“对感性的升华叫爱:爱是对于基督教的一个伟大胜利”⑦。
  
  第二,它是人逃避生命本真感受的努力,其结果必定会使人愈发虚无。尼采说过:“禁欲主义理想服务于一种躲避感觉的目标。”⑧这话意思是说禁欲主义价值取向的主要动机是逃避生命存在和成长必须经验的障碍感、厌倦感和痛苦感。在尼采看来,基督教徒在“负罪感”、“神圣感”、“拯救感”等道德情感的神圣激发中,虽然能够使自身不适获得一时的缓解,但由于其于事无补的非现实性,使得它不仅解决不了困难,而且还会使问题依旧、活力渐失;他为此申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利用精力来堵塞精力的源泉的尝试。”⑨
  
  既然像基督教那样通过超验的价值设定来逃避生命的本真感受是一种失败的策略,那么成功的出路何在呢?尼采开出的处方就是“肯定和创新生命”。这一价值倡导呼唤人们依凭活力、勇气和智慧接受并正视生存命运加之于我的障碍、紧张、厌倦和苦楚,努力在充满对抗和风险的现实世界中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和超越。尼采的回答类似于后来的弗洛伊德对待“本我”的态度,亦即放弃一味压抑和逃避,学会合理的承认、接纳、疏导和升华式的满足。不同的是,尼采认为导致人病态的根源不是弗洛伊德所强调的纯自然生物驱力的阻塞,而是由权力博弈而来的苦乐相属的感性生存的压迫。从这一点看,弗洛伊德并没有穷尽尼采的智慧,尽管他谦虚地承认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也得自于尼采思想的深刻启发。①
  
  2.否定自强超越的同情主义
  
  尼采同意“人们把基督教称为同情的宗教”②的说法。他强调基督教道德一个基本点就是“同情主义”,亦即高扬“同情”的德行价值,着力强调对虚弱、病态和残缺生命的容忍、施舍和尊敬。尼采立足于人的生命超越和提升这一价值维度,强调基督教的同情实质上是怯弱者对自我的虚弱、受难生存的一种间接的神圣化的自我肯定与欣赏,会妨碍了生命的美好实现,因而是“虚无主义实践”:
  
  “同情促进了虚无!但人们嘴上不说虚无,而是说‘彼岸世界’或‘上帝’,说‘真正的生命’,说涅槃、拯救、极乐……所有这一切何尝不是虚无?”③
  
  尼采揭示了基督教“同情”德行对人的三个方面的危害性:
  
  第一,同情使人软弱无力,低俗自利。在尼采看来,由于同情遏制了人之提升所需要的直面人生、无畏苦难、挑战风险、自强超越等境遇的生成,因而会伤害刚健有为的情怀,削弱人的力量:“当一个人在同情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力量。同情极大程度地削弱了那种本身确实会给生命带来痛苦的力量。怜悯甚至使痛苦本身蔓延开来”;④他告诫人们:“一切创造者都是坚强的,一切伟大的爱超出他们的慈悲之上。”⑤另外,由于同情而生的优越感、神圣感也会使人骄傲自大、知足常乐,进而使人丧失进取心和超越的意志,将人拉向平庸的无个性的生存状态之中:“我之所以谴责怜悯者,是因为他们会轻易失去对距离观的羞耻感、敬畏感、敏锐感。”⑥
  
  第二,同情违背了发展法则。尼采立足于类的发展必须通过人际之间力的竞争及其优秀者一定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理论逻辑,批判基督教对病弱者照顾与尊崇会阻碍了整体的发展:“同情本质上是和作为选择法则的发展法则极端对立。它保存成熟得足以毁灭的东西;它保护贫乏可怜的人以及被生活所淘汰的人的利益。”⑦尼采为了人的发展反对“温情主义”的历史实践:“真正的人类之爱为改善类而作出牺牲——这种爱是铁石般的,是完全的自我克服……佯称的人道即基督教,主张不牺牲任何人。”⑧尼采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契合了黑格尔、马克思的“文明通过对抗而发展”的思想,表现出尼采思考道德问题的深刻历史感。
  
  第三,同情最终导致“上帝之死”,亦即消极虚无主义的生成。在尼采的语境中,“上帝之死”指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上的消极虚无主义现象,其本质特征是:“反对生命中超感性世界和更高价值的存在,取消了它们一切有效性并对自身生命状况感到失望”。⑨而这一现象的生成,在尼采看来,源于基督教的同情。尼采运用拟人的手法,假借超现实的对话来言说这个道理,语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一天,魔鬼向我如是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那就是他对于人类的爱。’
  
  最近,我又听到他如是说:‘上帝死了:他的对于人类的怜悯杀死他了。’”
  
  “你知道他怎么死的么?那是真的么,人们说慈悲哽塞了他?”⑩
  
  尼采当然不相信有所谓上帝与魔鬼的存在及其对话。他这里的“上帝死亡”无非是想说明基督教同情品德对生命的极端破坏性,“上帝都会死于对人的同情”的说法指示着人们去确认“同情”一定会招致“人之死”、招致人的虚无主义命运。基督教的同情为什么会这样的结果呢?尼采的理由在于:同情是对一切颓废生命和虚无意志的推崇,它让人日渐衰竭和无能,以致于使人丧失了虚构超感性世界更高价值的能力,最终使病弱者取上帝之位而代之。这也是尼采揭示出的基督教的某种自反的特质:“基督教作为教条,因其自己的道德而衰落。”①
  
  当然,我们在肯定尼采对基督教同情的动机利已性与效果颓废性批判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其批判的片面之处。像基督教道德那样从一种终极的极乐性视野出发,对苦难持否定的态度,肯定有害于生命,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人有交互主体性,因而有其谦让仁厚、同舟共济、休戚相处、相濡以沫的需要,这种需要未必都是一种无能的衰竭者的需要。良性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不必要的生活风险的规避,整个类的能力的提高,如此等等都需要这样一种基于相互承认基础上的他性关怀。基督教以一种虚幻的形式展示了人的这些普遍性与共性的伦理讲求,我们应该批判其中致人于颓废的虚幻成份,但不能如尼采那样完全无视其对人性真实性一面的感触和猜测性把握。
  
  3.否定差序分层的灵魂平等说
  
  在尼采看来,导致现代人平庸的“均质化平等主义”源自基督教的“灵魂平等说”:“和(‘灵魂不死’)同样疯狂的基督教概念深深地遗传给了现代性血肉:这就是‘在上帝面前灵魂一律平等’这个概念。有关平等权的一切理论原型都已存在于这个概念之中。”②
  
  基督教的“灵魂平等说”指的是“作为‘不朽的灵魂’的每个人与别的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与地位;在所有生物中,所谓的个体的‘救治’都要求具有永恒的重要性”。③尼采对它的批判除了指出它否定人的身体的基础性外,还着力从价值观上强调了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颓废者虚无意志的表现。尼采认为,基督教徒理想的均质平等要求,其内客主要是舒适、合意的对等,它追求的是一种宁静闲适、消极倦怠的常乐状态。尼采把这种状态诊断为怯弱的颓废者无力承受超越障碍、追求个性卓越而来的压力与苦痛,进而采取的一种自

《哲学论文:超验道德与生命虚无——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及其意义(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7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