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
大的危险。综合编年史和谱系学的方式,斯洛科姆把虚无主义的历史追溯至古希腊的高尔吉亚。这源于高尔吉亚的著名命题:无物存在;若有外在于个人的任何事物存在,它则永不可知;若有可知的事物存在,个人则无法与他人交流其存在。
由此可见,关于虚无主义的历史,众说纷纭,尚未盖棺定论。但毋须争论的共识有四点:
1.最早在哲学上使用“虚无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宗教哲学家雅各比。1799年,雅各比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费希特的先验唯心论为虚无主义。
2.19世纪60年代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兴起,随着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的问世,虚无主义开始流行。屠格涅夫通过其主人公巴扎罗夫,表述了虚无主义的含义:“虚无主义者是那些不向任何权威低头、不接受正面原则的人,无论这些被坚持的原则受到多大程度的尊重。”
3.不管我们将虚无主义的历史追溯至高尔吉亚、普罗提诺、还是十四世纪的唯名论,以尼采为界,尼采之前,虚无主义并不是亟需治疗的重症也不是须奋力驱逐铲灭的妖魔。正是尼采,赋予虚无主义恐怖的色彩,并引发后继者纷纷重新界定虚无主义,并找寻克服虚无主义的种种路径。而尼采之后的“虚无主义”皆与现代性紧密相关,大多时候,它被视为现代性的危机而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4.将虚无主义作为哲学问题进行著书论述并最具开创性的哲学家是克尔凯郭尔①、尼采和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论述了虚无主义的早期形式——个性的夷平(levelling);尼采把虚无主义作为其哲学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并将克服虚无主义作为终身己任;而海德格尔更甚,使虚无主义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虚无主义问题进行根本性地转变。事实上,更核心的争辩正源发于这几位思想大师之间。
二、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争辩
1.克尔凯郭尔论虚无主义
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位在哲学意义上论述过虚无主义形式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生活在一个普遍的生存处于崩溃状态的时代——1840年社会运动正处于激进的开端,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主义走向衰弱,受到叔本华、后期谢林等的批判,而黑格尔主义内部也出现分裂解体。动荡的外在世界,普遍意义的丧失,这都为个体生存提供反思:朝向自身,面对自己赤裸裸的当下存在;面对世界的虚无,置身虚空。这也正是身处丹麦,受欧洲和德国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的克尔凯郭尔所做的选择。对克尔凯郭尔而言,虚无主义直接源于个体生命的无意义,这种无意义源于个性的夷平:
最严重的夷平如同死亡的静寂,在这种死亡的静寂中,一个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如死亡般的静寂,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透它,在其中,一切都沉没,无力。一个人能够面对反抗,却不能面对这种夷平的过程。因为反抗能够使他成为领袖且可以免于被夷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他的小小圈子里参与进这种夷平,但夷平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是对个体性的抽象的征服。②
个性的夷平,作为现实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反讽、厌倦、沮丧、焦虑和怀疑。具体的个体生存状态与虚无融为一体。面对这种虚无状态,要么怀疑(非此),要么信仰(即彼)。
简言之,克尔凯郭尔发展了个人的虚无主义生存概念,而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就在于基督教的信仰:
真正作为绝对存在的是超越理性思维和逻辑的上帝。每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和自由是在上帝面前的存在和自由,它们的获得不是依靠理性和逻辑,而是依靠人与上帝的直接(没有中介)接触,即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上帝的内心体验,或者说作为可能性存在的人自主和自由地趋向上帝的活动。③
按照洛维特的评价,个人的虚无主义生存概念是与普遍性对立的概念,尽管他赋予了个人以普遍的意义。克尔凯郭尔在与社会政治运动的对立中,获得了个人虚无主义立场。而在这方面,克尔凯郭尔并不是特例,而只是一个典型。在施蒂纳的“唯一者”中,在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中,社会一政治世界都作为纯粹的“群众”和“大众”得以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克尔凯郭尔这种反政治意义上的个人立场,目的在于论证“一种基督徒的生存”④。
2.尼采论虚无主义
如果说克尔凯郭尔从个人的生存体验出发触碰到虚无主义问题,而三十多年后的尼采则把虚无主义作为其哲学核心问题进行论述。在其遗稿《权力意志⑤——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中,关于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克服可简述如下:虚无主义指的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①目的的缺失,“世界呈现无价值的外观”在于“上帝死了”,上帝所代表的最高价值禁不住考察,它们只是人的“心理学的需要”:
“另一个世界”,这种观念来源如下:——哲学家虚构了一个理性世界,在适于发挥理性和逻辑功能的地方,——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的来源;——宗教家杜撰了一个“神性”世界——这是“非自然化的、反自然的”世界的源出;——道德家虚构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这是“善良的、完美的、正义的神圣的”世界的源出。
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的,是厌世本能,而非生命本能。结论:哲学、宗教、道德乃是颓废的象征。②
因此,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也即超感性领域的崩溃。这一贬黜和崩溃过程是西方历史的必然的现实的运动,是欧洲特有的现象。此外,尼采区分了两种形式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与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有一定的关联,是精神权力的下降和没落;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精神权力提高的象征,是“强力意志”,它直面惨淡的现实,打破现有的价值秩序,重估一切价值,构建新的价值秩序。强力意志正是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
3.两者的争辩之处
尽管尼采与克尔凯郭尔之间并无任何史实性的关系,但在虚无主义问题上,两者构成了纯粹的思想性关系。这种纯粹的思想性关系,内含着三个基本的争辩,并成了后人争辩的主要来源之一。
首先,1840年的克尔凯郭尔将基督教信仰作为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而三十多年后的尼采却认为,恰恰是基督教及其道德体系构成了虚无主义的历史源头。洛维特注意到了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这一争辩:
与基尔克果不同,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不是重新召回基督教信仰的绝望前提;相反,虚无主义是在那种信仰的崩溃中获得创造性进步充满希望的前提,唯此才能在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823.html
由此可见,关于虚无主义的历史,众说纷纭,尚未盖棺定论。但毋须争论的共识有四点:
1.最早在哲学上使用“虚无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宗教哲学家雅各比。1799年,雅各比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费希特的先验唯心论为虚无主义。
2.19世纪60年代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兴起,随着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的问世,虚无主义开始流行。屠格涅夫通过其主人公巴扎罗夫,表述了虚无主义的含义:“虚无主义者是那些不向任何权威低头、不接受正面原则的人,无论这些被坚持的原则受到多大程度的尊重。”
3.不管我们将虚无主义的历史追溯至高尔吉亚、普罗提诺、还是十四世纪的唯名论,以尼采为界,尼采之前,虚无主义并不是亟需治疗的重症也不是须奋力驱逐铲灭的妖魔。正是尼采,赋予虚无主义恐怖的色彩,并引发后继者纷纷重新界定虚无主义,并找寻克服虚无主义的种种路径。而尼采之后的“虚无主义”皆与现代性紧密相关,大多时候,它被视为现代性的危机而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4.将虚无主义作为哲学问题进行著书论述并最具开创性的哲学家是克尔凯郭尔①、尼采和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论述了虚无主义的早期形式——个性的夷平(levelling);尼采把虚无主义作为其哲学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并将克服虚无主义作为终身己任;而海德格尔更甚,使虚无主义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虚无主义问题进行根本性地转变。事实上,更核心的争辩正源发于这几位思想大师之间。
二、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争辩
1.克尔凯郭尔论虚无主义
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位在哲学意义上论述过虚无主义形式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生活在一个普遍的生存处于崩溃状态的时代——1840年社会运动正处于激进的开端,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主义走向衰弱,受到叔本华、后期谢林等的批判,而黑格尔主义内部也出现分裂解体。动荡的外在世界,普遍意义的丧失,这都为个体生存提供反思:朝向自身,面对自己赤裸裸的当下存在;面对世界的虚无,置身虚空。这也正是身处丹麦,受欧洲和德国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的克尔凯郭尔所做的选择。对克尔凯郭尔而言,虚无主义直接源于个体生命的无意义,这种无意义源于个性的夷平:
最严重的夷平如同死亡的静寂,在这种死亡的静寂中,一个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如死亡般的静寂,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穿透它,在其中,一切都沉没,无力。一个人能够面对反抗,却不能面对这种夷平的过程。因为反抗能够使他成为领袖且可以免于被夷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他的小小圈子里参与进这种夷平,但夷平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是对个体性的抽象的征服。②
个性的夷平,作为现实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反讽、厌倦、沮丧、焦虑和怀疑。具体的个体生存状态与虚无融为一体。面对这种虚无状态,要么怀疑(非此),要么信仰(即彼)。
简言之,克尔凯郭尔发展了个人的虚无主义生存概念,而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就在于基督教的信仰:
真正作为绝对存在的是超越理性思维和逻辑的上帝。每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和自由是在上帝面前的存在和自由,它们的获得不是依靠理性和逻辑,而是依靠人与上帝的直接(没有中介)接触,即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上帝的内心体验,或者说作为可能性存在的人自主和自由地趋向上帝的活动。③
按照洛维特的评价,个人的虚无主义生存概念是与普遍性对立的概念,尽管他赋予了个人以普遍的意义。克尔凯郭尔在与社会政治运动的对立中,获得了个人虚无主义立场。而在这方面,克尔凯郭尔并不是特例,而只是一个典型。在施蒂纳的“唯一者”中,在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中,社会一政治世界都作为纯粹的“群众”和“大众”得以反映。更为重要的是,克尔凯郭尔这种反政治意义上的个人立场,目的在于论证“一种基督徒的生存”④。
2.尼采论虚无主义
如果说克尔凯郭尔从个人的生存体验出发触碰到虚无主义问题,而三十多年后的尼采则把虚无主义作为其哲学核心问题进行论述。在其遗稿《权力意志⑤——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中,关于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克服可简述如下:虚无主义指的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①目的的缺失,“世界呈现无价值的外观”在于“上帝死了”,上帝所代表的最高价值禁不住考察,它们只是人的“心理学的需要”:
“另一个世界”,这种观念来源如下:——哲学家虚构了一个理性世界,在适于发挥理性和逻辑功能的地方,——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的来源;——宗教家杜撰了一个“神性”世界——这是“非自然化的、反自然的”世界的源出;——道德家虚构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这是“善良的、完美的、正义的神圣的”世界的源出。
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的,是厌世本能,而非生命本能。结论:哲学、宗教、道德乃是颓废的象征。②
因此,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也即超感性领域的崩溃。这一贬黜和崩溃过程是西方历史的必然的现实的运动,是欧洲特有的现象。此外,尼采区分了两种形式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与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有一定的关联,是精神权力的下降和没落;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精神权力提高的象征,是“强力意志”,它直面惨淡的现实,打破现有的价值秩序,重估一切价值,构建新的价值秩序。强力意志正是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
3.两者的争辩之处
尽管尼采与克尔凯郭尔之间并无任何史实性的关系,但在虚无主义问题上,两者构成了纯粹的思想性关系。这种纯粹的思想性关系,内含着三个基本的争辩,并成了后人争辩的主要来源之一。
首先,1840年的克尔凯郭尔将基督教信仰作为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而三十多年后的尼采却认为,恰恰是基督教及其道德体系构成了虚无主义的历史源头。洛维特注意到了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这一争辩:
与基尔克果不同,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不是重新召回基督教信仰的绝望前提;相反,虚无主义是在那种信仰的崩溃中获得创造性进步充满希望的前提,唯此才能在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