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
作者/杨丽婷
【摘要】虚无主义作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与现代性、人的当下生存紧密相关,是现代化进程中须直面的重要问题,论文结合史实性与思想性关系,首先梳理了众多思想家关于虚无主义的内涵、形式和历史的相关争辩,尤其着重分析克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三位大师关于虚无主义的洞见和争辩,展示了历代思想家对虚无主义问题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并总结了海德格尔之后关于虚无主义争辩的四大路向:1.海德格尔的弟子们对其导师的解释与发展;2.主张回归古典的施特劳斯对虚无主义的诊断;3.后现代主义者对虚无主义的理解;4.批判理论在批判基础本体论的基础上对虚无主义的阐释。
【关键词】虚无主义;争辩;价值;存在
中图分类号: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2)03-0008-09
引言
海德格尔在《尼采》的开篇即申明:对尼采思想的解释即是他与尼采之间的争辩①。而虚无主义作为尼采哲学的核心问题②,自然成为海德格尔与尼采争辩的焦点。对此,海德格尔也确实不惜笔墨。《尼采》一书及《林中路》中的“尼采的话‘上帝死了’”都反复争执于虚无主义问题。在争辩中,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使得原本就涵义模糊的“虚无主义”成为后继者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深刻危机,不管是尼采所认为的人的心理学选择,还是海德格尔所认定的现代性宿命,这都是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此外,从其最广泛的意义来看,虚无主义就是认为生命没有意义,因而虚无主义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它更首先关涉到人的生存大事:如果生命本身没有意义,那么生存的动力与目的何在?再次,虚无主义在19世纪中期与俄国革命的紧密关联,虚无主义在20世纪与法西斯主义的牵扯,这些现实的历史都要求我们严肃地审视虚无主义问题。而如果虚无主义是现代化世俗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那么是致力于建构崇高价值赋予生命意义还是任凭低俗价值对崇高价值的僭越与蚕食,这是所有参与到现代性进程的民族和国家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因而,从理论上梳理虚无主义问题,势在必行。
诚如刘小枫所言:“思想家之间的思想关系有两种情形:一是两位思想家在生平史上实际发生过的思想影响;二是纯粹思想性,而非史实性的关系。”以问题为核心,纯粹思想性的关系照样足以构成思想间的争辩,因此,本文在梳理关于虚无主义的争辩时,将不拘泥于史实性的争辩界线,而纳入纯粹思想性的争辩。
一、什么是“虚无主义”?
(涵义、形式及历史)
“虚无主义”(nihilism)一词来源于拉丁词“nihil”,意指“无”(nothingatall)。《牛津哲学词典》对“虚无主义”的解释是:“一种主张‘无’,不效忠于任何国家、信仰或个人,没有目标的理论立场。该命题被误指为所有不认同某种特定信仰与特定绝对价值的人。”①《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这样解释“虚无主义”:“一种主张没有可信的东西和没有有意义的区分的理论。”②维基百科的解释则是:“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③
由此可见,“虚无主义”一词的涵义混杂,而其形式更为多样。《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把虚无主义的形式概括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认为世界和人生没有我们假定它们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论的虚无主义,坚持没有任何知识是可能的;伦理的虚无主义,提出不存在任何能为绝对的道德价值辩护的基础;政治上的虚无主义,建议任何政治组织必是腐败的。④而维基百科(英文)则指出,更为普遍的虚无主义形式是生存论上的虚无主义,主张生命不具有客观意义、目标或内在的价值。⑤卡尔(KarenCarr,TheBanalizationofNihilism)把虚无主义的形式区分为五种:认识论的虚无主义;真相论(ale-thiological)的虚无主义;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虚无主义;伦理或道德的虚无主义和存在论或价值论的虚无主义。斯洛科姆(WillSlocombe,Nihil-ismandtheSublimePostmodem,:The(Hi)StoryofaDifficultRelationshipFromRomanticism,toPostmod-ernism)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三种形式:神学的虚无主义、政治的虚无主义和语义学的虚无主义。
关于虚无主义的历史,同样争论甚多。古德斯布洛姆(JohanGoudsblom,nihilisman,dculture)考察了虚无主义的最早使用记录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本是个辱骂性的词语。在虚无主义未流行之前,虚无主义者主要指那些行为和意见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那些希望幻灭的知识分子。坎宁安(Cunningham,Gene-alogyofNihilism)以“无”的逻辑重新阐释西方哲学史,把普罗提诺、艾维森纳、邓·司各脱、奥康威廉、斯宾若莎、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和德勒兹都纳入虚无主义的理论范围内。与坎宁安不同,吉莱斯皮(MichaelAllenGillespie,NihilismBeforeNietzsche)区分了“虚无主义”与“显言的虚无主义”,前者指从十四世纪的唯名论对上帝的重新理解开始,从笛卡尔到费希特、德国浪漫派、叔本华直至尼采的哲学传统。后者指的是直接使用虚无主义这一命题进行论述,包括尼采及其后继者。按照斯洛科姆的评价,吉莱斯皮对虚无主义的历史梳理属于编年史方式,这种方式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展示了概念的时代变化。如吉莱斯皮自己所言,这是在“重述现代性的故事”,因而难以避免宏大叙事的指责。而坎宁安和古德斯布洛姆的梳理则属于谱系学的方式。这种方式把不同形式的虚无主义理论纳入一个松散的家谱中,尽管可以避免对虚无主义的历史作单线的考察,却要冒着将虚无主义的理论范围过分扩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823.html
作者/杨丽婷
【摘要】虚无主义作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与现代性、人的当下生存紧密相关,是现代化进程中须直面的重要问题,论文结合史实性与思想性关系,首先梳理了众多思想家关于虚无主义的内涵、形式和历史的相关争辩,尤其着重分析克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三位大师关于虚无主义的洞见和争辩,展示了历代思想家对虚无主义问题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并总结了海德格尔之后关于虚无主义争辩的四大路向:1.海德格尔的弟子们对其导师的解释与发展;2.主张回归古典的施特劳斯对虚无主义的诊断;3.后现代主义者对虚无主义的理解;4.批判理论在批判基础本体论的基础上对虚无主义的阐释。
【关键词】虚无主义;争辩;价值;存在
中图分类号: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2)03-0008-09
引言
海德格尔在《尼采》的开篇即申明:对尼采思想的解释即是他与尼采之间的争辩①。而虚无主义作为尼采哲学的核心问题②,自然成为海德格尔与尼采争辩的焦点。对此,海德格尔也确实不惜笔墨。《尼采》一书及《林中路》中的“尼采的话‘上帝死了’”都反复争执于虚无主义问题。在争辩中,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使得原本就涵义模糊的“虚无主义”成为后继者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深刻危机,不管是尼采所认为的人的心理学选择,还是海德格尔所认定的现代性宿命,这都是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此外,从其最广泛的意义来看,虚无主义就是认为生命没有意义,因而虚无主义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它更首先关涉到人的生存大事:如果生命本身没有意义,那么生存的动力与目的何在?再次,虚无主义在19世纪中期与俄国革命的紧密关联,虚无主义在20世纪与法西斯主义的牵扯,这些现实的历史都要求我们严肃地审视虚无主义问题。而如果虚无主义是现代化世俗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那么是致力于建构崇高价值赋予生命意义还是任凭低俗价值对崇高价值的僭越与蚕食,这是所有参与到现代性进程的民族和国家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因而,从理论上梳理虚无主义问题,势在必行。
诚如刘小枫所言:“思想家之间的思想关系有两种情形:一是两位思想家在生平史上实际发生过的思想影响;二是纯粹思想性,而非史实性的关系。”以问题为核心,纯粹思想性的关系照样足以构成思想间的争辩,因此,本文在梳理关于虚无主义的争辩时,将不拘泥于史实性的争辩界线,而纳入纯粹思想性的争辩。
一、什么是“虚无主义”?
(涵义、形式及历史)
“虚无主义”(nihilism)一词来源于拉丁词“nihil”,意指“无”(nothingatall)。《牛津哲学词典》对“虚无主义”的解释是:“一种主张‘无’,不效忠于任何国家、信仰或个人,没有目标的理论立场。该命题被误指为所有不认同某种特定信仰与特定绝对价值的人。”①《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这样解释“虚无主义”:“一种主张没有可信的东西和没有有意义的区分的理论。”②维基百科的解释则是:“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③
由此可见,“虚无主义”一词的涵义混杂,而其形式更为多样。《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把虚无主义的形式概括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认为世界和人生没有我们假定它们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论的虚无主义,坚持没有任何知识是可能的;伦理的虚无主义,提出不存在任何能为绝对的道德价值辩护的基础;政治上的虚无主义,建议任何政治组织必是腐败的。④而维基百科(英文)则指出,更为普遍的虚无主义形式是生存论上的虚无主义,主张生命不具有客观意义、目标或内在的价值。⑤卡尔(KarenCarr,TheBanalizationofNihilism)把虚无主义的形式区分为五种:认识论的虚无主义;真相论(ale-thiological)的虚无主义;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虚无主义;伦理或道德的虚无主义和存在论或价值论的虚无主义。斯洛科姆(WillSlocombe,Nihil-ismandtheSublimePostmodem,:The(Hi)StoryofaDifficultRelationshipFromRomanticism,toPostmod-ernism)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三种形式:神学的虚无主义、政治的虚无主义和语义学的虚无主义。
关于虚无主义的历史,同样争论甚多。古德斯布洛姆(JohanGoudsblom,nihilisman,dculture)考察了虚无主义的最早使用记录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本是个辱骂性的词语。在虚无主义未流行之前,虚无主义者主要指那些行为和意见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那些希望幻灭的知识分子。坎宁安(Cunningham,Gene-alogyofNihilism)以“无”的逻辑重新阐释西方哲学史,把普罗提诺、艾维森纳、邓·司各脱、奥康威廉、斯宾若莎、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和德勒兹都纳入虚无主义的理论范围内。与坎宁安不同,吉莱斯皮(MichaelAllenGillespie,NihilismBeforeNietzsche)区分了“虚无主义”与“显言的虚无主义”,前者指从十四世纪的唯名论对上帝的重新理解开始,从笛卡尔到费希特、德国浪漫派、叔本华直至尼采的哲学传统。后者指的是直接使用虚无主义这一命题进行论述,包括尼采及其后继者。按照斯洛科姆的评价,吉莱斯皮对虚无主义的历史梳理属于编年史方式,这种方式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展示了概念的时代变化。如吉莱斯皮自己所言,这是在“重述现代性的故事”,因而难以避免宏大叙事的指责。而坎宁安和古德斯布洛姆的梳理则属于谱系学的方式。这种方式把不同形式的虚无主义理论纳入一个松散的家谱中,尽管可以避免对虚无主义的历史作单线的考察,却要冒着将虚无主义的理论范围过分扩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