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
上增加一个12个版面的附张,把《今日美国报》上的文章选编上去,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
在德国科隆,原本“两分天下”的杜蒙·舍贝格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面对《科隆20分钟》的“入侵”,马上组织反击。一方面,他们决定出版免费报纸,以夺回读者和广告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又状告《科隆20分钟》,说它免费发送违背了德国的竞争法,造成市场堵塞,影响了民意的多元化,要求法院在作出判决前,先禁止其发行。今年1月4日,柏林州级法院应施普林格出版社的要求,作出了暂时禁止该报发行的决定。但是,《科隆20分钟》以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为由提起上诉。
在另外一些国家,免费报纸被付费报纸起诉,受到他们的联合排挤,不让他们加入报业协会,把他们排挤于报纸广告市场之外,免费报纸的员工也不让参加记者工会组织,等等。看来,所有这些挑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只有等到免费报纸发展到足够强大的程度,获得一定的地位,这场竞争的结果才会逐步明晰。
三、免费报纸的运营
传统报纸的收益是依靠广告和发行两大块。发行量越大,报纸吸附广告的能力也就越强,广告收入就随之增加。另外,发行量越大,读者因订阅和购买报纸所支付的钱款就越多,报纸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但是,免费报纸却和这种传统报纸的经营理念相悖,它背弃了原来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和非常低成本的发行办法来获取利润。
论文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来自
根据美国新闻学者罗伯特·G·皮卡特的观点,新闻媒体的内容有一个双重市场,一个是读者消费在报纸内容上的时间,另一个是买报纸内容的金钱。而免费报纸和传统付费报纸不同的一点是,免费报纸只有一个市场。因为读者,即消费者花在内容上只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为了保持低成本运行,《国际地铁报》不设编辑部,只有少数工作人员。香港《都市日报》目前只有40名员工,除了记者和编辑,其余的为行政及财务人员,至于印刷、派送等工作则以外包的形式进行。
免费报纸都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一种是在一般的报亭中赠发,另一种是设专营点,比如地铁站就是许多免费报纸主要的专营点。免费报纸是依靠在公共场所中读者自己随手获取的办法来发行,这样,如果它的发行量大到足以让广告商感兴趣,同时它的运营成本降到很低的话,就可以盈利而获得成功,并足以对传统报纸构成威胁。
社会上的读者大体可分为3种。一种是经常读者,他们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一天看不到报纸就难过,这部分人是传统付费报纸读者的主要群体;二是偶尔读者,他们渴望了解各种信息,但不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读报上;三是非读者群,这些人有读报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读报。
付费报纸在传统上把主要市场目标锁定在经常读者上,而免费报纸则把市场目标定在偶尔读者上,还有一部分是经常读者和原来的非读者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免费报纸创造了一种能够迅速阅读的机制,报上刊载的消息一般都很短,甚至只有三言两语,都是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的内容提要,他们的目标只是让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知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依赖通讯社提供的简讯,把很大的力气放在当地新闻上,向读者提供当地简要的言论、娱乐、电视节目、体育等实用信息,很能迎合青年人的口味。
同时,海外免费报纸的广告商也和传统报纸不一样,他们做广告的办法一般不和传统报纸发生冲突,以国外的俱乐部消息、戏剧消息等为主,有零售商的广告,但比较少,音乐和录影带广告也很少。这样,免费报纸的广告市场更加具有地方性。因此,香港《都市日报》行政董事约翰认为,《都市日报》和本地报纸是相辅相成的,而非竞争的对手,根据以往的经验,免费报纸在广告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当地报纸,而是广播和电视等媒介。
有人作过统计,在免费报纸出现后,付费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广告则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因此,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之间会有冲突,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这也是广告市场细分的结果。
四、免费报纸的优势与弱势
与传统付费报纸相比,免费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获得,读者在地铁口随手即得,不需付费,而且能够快速阅读。它们的广告效应比其他的地铁广告要好得多。而免费报纸的弱势则是它所刊登的内容不是原创的,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及付费报纸。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免费日报是把新闻当广告的载体,借之赚钱的,因此编得极为简单,更缺乏对新闻的核实、分析和综合,只是适应社会的部分需要。
免费报纸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易于接触到偶尔读者,并被偶尔读者所接受,也可以把非读者改变成读者,从而开辟新的广告市场。
比较而言,付费报纸的优势在于它有固定的读者,有声 《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049.html
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
在德国科隆,原本“两分天下”的杜蒙·舍贝格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面对《科隆20分钟》的“入侵”,马上组织反击。一方面,他们决定出版免费报纸,以夺回读者和广告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又状告《科隆20分钟》,说它免费发送违背了德国的竞争法,造成市场堵塞,影响了民意的多元化,要求法院在作出判决前,先禁止其发行。今年1月4日,柏林州级法院应施普林格出版社的要求,作出了暂时禁止该报发行的决定。但是,《科隆20分钟》以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为由提起上诉。
在另外一些国家,免费报纸被付费报纸起诉,受到他们的联合排挤,不让他们加入报业协会,把他们排挤于报纸广告市场之外,免费报纸的员工也不让参加记者工会组织,等等。看来,所有这些挑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只有等到免费报纸发展到足够强大的程度,获得一定的地位,这场竞争的结果才会逐步明晰。
三、免费报纸的运营
传统报纸的收益是依靠广告和发行两大块。发行量越大,报纸吸附广告的能力也就越强,广告收入就随之增加。另外,发行量越大,读者因订阅和购买报纸所支付的钱款就越多,报纸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但是,免费报纸却和这种传统报纸的经营理念相悖,它背弃了原来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和非常低成本的发行办法来获取利润。
论文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来自
根据美国新闻学者罗伯特·G·皮卡特的观点,新闻媒体的内容有一个双重市场,一个是读者消费在报纸内容上的时间,另一个是买报纸内容的金钱。而免费报纸和传统付费报纸不同的一点是,免费报纸只有一个市场。因为读者,即消费者花在内容上只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为了保持低成本运行,《国际地铁报》不设编辑部,只有少数工作人员。香港《都市日报》目前只有40名员工,除了记者和编辑,其余的为行政及财务人员,至于印刷、派送等工作则以外包的形式进行。
免费报纸都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一种是在一般的报亭中赠发,另一种是设专营点,比如地铁站就是许多免费报纸主要的专营点。免费报纸是依靠在公共场所中读者自己随手获取的办法来发行,这样,如果它的发行量大到足以让广告商感兴趣,同时它的运营成本降到很低的话,就可以盈利而获得成功,并足以对传统报纸构成威胁。
社会上的读者大体可分为3种。一种是经常读者,他们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一天看不到报纸就难过,这部分人是传统付费报纸读者的主要群体;二是偶尔读者,他们渴望了解各种信息,但不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读报上;三是非读者群,这些人有读报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读报。
付费报纸在传统上把主要市场目标锁定在经常读者上,而免费报纸则把市场目标定在偶尔读者上,还有一部分是经常读者和原来的非读者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免费报纸创造了一种能够迅速阅读的机制,报上刊载的消息一般都很短,甚至只有三言两语,都是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的内容提要,他们的目标只是让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知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依赖通讯社提供的简讯,把很大的力气放在当地新闻上,向读者提供当地简要的言论、娱乐、电视节目、体育等实用信息,很能迎合青年人的口味。
同时,海外免费报纸的广告商也和传统报纸不一样,他们做广告的办法一般不和传统报纸发生冲突,以国外的俱乐部消息、戏剧消息等为主,有零售商的广告,但比较少,音乐和录影带广告也很少。这样,免费报纸的广告市场更加具有地方性。因此,香港《都市日报》行政董事约翰认为,《都市日报》和本地报纸是相辅相成的,而非竞争的对手,根据以往的经验,免费报纸在广告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当地报纸,而是广播和电视等媒介。
有人作过统计,在免费报纸出现后,付费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广告则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因此,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之间会有冲突,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这也是广告市场细分的结果。
四、免费报纸的优势与弱势
与传统付费报纸相比,免费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获得,读者在地铁口随手即得,不需付费,而且能够快速阅读。它们的广告效应比其他的地铁广告要好得多。而免费报纸的弱势则是它所刊登的内容不是原创的,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及付费报纸。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免费日报是把新闻当广告的载体,借之赚钱的,因此编得极为简单,更缺乏对新闻的核实、分析和综合,只是适应社会的部分需要。
免费报纸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易于接触到偶尔读者,并被偶尔读者所接受,也可以把非读者改变成读者,从而开辟新的广告市场。
比较而言,付费报纸的优势在于它有固定的读者,有声 《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