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
本不断增补的情况以及《陶渊明》一章在全书中的体例不协调问题,这说明《诗论》不仅具有开拓性,同时也具有未完成性。如果朱光潜还活着,《诗论》还会有新的变化,这是显然的。《诗论》的增订版与三联版就证实了这一点。按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研究成果就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对话的结晶。而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话是不断深入的,是不会最终定论的。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对话中,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会越来越接近真相,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朱光潜先生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他的《诗论》成为当代学者与诗对话的基础,从而使后来者在这个基础进一步推动对话的深入。
第三节 《诗论》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
一、《诗论》的研究现状
但是,朱光潜这部自认为最重要,其实也真的很重要的《诗论》却为他的美学声名所掩。这正如钱念孙先生所说:“……朱光潜研究虽然已有一定成果,可绝大多数偏向他的美学思想方面,对朱光潜卷帙浩繁的著作及其生平的了解,至今还有许多空白点,有些甚至是很重要的空白点。” 固然,《诗论》与朱光潜美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对朱光潜美学的研究绝不能替代对《诗论》的研究。据笔者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诗论》的专著。朱光潜的研究者往往把它作为其中一个章节加以论列。阎国忠的两本专著《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和《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 只是在书中提到这本书,连一个章节都不占。王攸欣的两本著作《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 和《选择·接受与疏离》 以及劳承万的《朱光潜美学论纲》对《诗论》进行了专节论述。商金林的《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钱念孙的《朱光潜和中西文化》、宛小平和魏群的《朱光潜论》以及朱式蓉和许道明的《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 都对《诗论》进行了专章论述。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诗论》的单篇论文, 这些著作虽然也都谈到了《诗论》及其重要性,但往往把它作为其中的一个附属成分而缺乏研究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宛小平认为《诗论》未被众多学者注意是由于它的出版“生不逢时”(一为抗战时期版;一为解放前夕出版) 。《诗论》出版后只有张世禄的一篇书评,而《文艺心理学》出版后的书评就有六篇。时代因素虽然不能否认,但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诗论》的第三版出版于文艺繁盛的八十年代(1984年),也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事实上,学术的推进往往是由卓越的个人做出的。象朱光潜这样一生浸润于诗歌的人本来就不多,象他那样用一生的心血不断修改一本书的情况在现代写作史上可能都是罕见的现象。朱光潜之所以如此郑重谨慎,是因为他写《诗论》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爱好,而在于他意欲改变诗学在中国不发达的事实,他很清楚:“诗学的忽略总是一种不幸。”道理很简单,“从史实看,艺术创造与理论常互为因果。”不仅如此,朱光潜从他所处的时代分明感觉到“在目前中国,研究诗学似尤刻不容缓”。从消极方面而言,当时西方诗作品和诗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到底哪些可资借鉴,朱光潜认为非比较无以见其长短优劣;从积极方面来说,新诗运动正在开始,其成败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前途。正是出于对这种前后夹击的文学态势的清醒认识,以及推进中国诗学发展的强烈责任心和为新诗发展寻求出路的宏大眼光促使朱光潜投入了没完没了的《诗论》写作和修改过程之中。不说学养积累,仅以这种态度和精神而论,后人实难企及。所以,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缺乏研究,当然更不会有超越。总之,不论在朱光潜学术生涯中还是在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诗论》都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基本上还是一处研究的“重要的空白点”。
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
《诗论》这部重要著作值得研究的地方很多。象《诗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特别是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关系,《诗论》与西方理论的渊源,尤其是与克罗齐美学、黑格尔美学的关系,《诗论》一书所用的比较方法及其层次问题,以及与同期中国诗学论著的异同比较问题等等都是空白点。当然,最重要的空白点还是对《诗论》本身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也不能对《诗论》展开全面研究,而只能就其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梳理。
那么,《诗论》的核心范畴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了:那当然是第三章所提出的诗的境界论了。王攸欣认为:“诗境论在《诗论》结构中居于核心。” 但是叶朗却认为:“《诗论》这本书就是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的。一本《诗论》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朱光潜在《诗论》里说过:“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 叶朗是把朱光潜提出的诗的境界论中的两个要素之一“意象”作为《诗论》的核心范畴了。而劳承万则认为“情趣”才是《诗论》的核心范畴,也是朱光潜一切著作的核心范畴。 那么,到底是谁更准确地把握了朱光潜《诗论》的本质呢?我认为劳承万的“情趣”说才是《诗论》一书的真正核心范畴。情趣和意象这两个要素虽然密不可分,但是一个是表情的目的,一个是表情的手段。手段固然重要,但还是为目的服务的。朱光潜侧重“情趣”其实是很明显的。这和朱光潜的人生观密切相关,朱光潜一生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达观,在《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谈人生和我》,《看戏与演戏》以及《生命》等文中,这一点表现得十分清楚。正是这种达观的态度使他从现实世界超脱出来时常生活在其美妙的意象世界里。这个意象世界的核心就是他提倡的“人生艺术化”,而艺术化的人生就是充满情趣的人生。朱光潜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作家 ,正因为他的许多作品富于情趣性和艺术性,象《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花会》等都是绝妙的美文。所以我觉得劳承万所说的情趣不仅是《诗论》的核心,也是他所有著作的核心是一种非常符合实际的说法。其实,朱光潜虽然沿用了王国维的境界说,但是并没有在他的基础有明显的推进(除了他不再用词话的形式这一点之外)。而且,他对《人间词话》中有关“境界”分类的分析也每每为后人批评 。在有关境界的较新的论著中也一般把王国维排 《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175.html
第三节 《诗论》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
一、《诗论》的研究现状
但是,朱光潜这部自认为最重要,其实也真的很重要的《诗论》却为他的美学声名所掩。这正如钱念孙先生所说:“……朱光潜研究虽然已有一定成果,可绝大多数偏向他的美学思想方面,对朱光潜卷帙浩繁的著作及其生平的了解,至今还有许多空白点,有些甚至是很重要的空白点。” 固然,《诗论》与朱光潜美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对朱光潜美学的研究绝不能替代对《诗论》的研究。据笔者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诗论》的专著。朱光潜的研究者往往把它作为其中一个章节加以论列。阎国忠的两本专著《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和《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 只是在书中提到这本书,连一个章节都不占。王攸欣的两本著作《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 和《选择·接受与疏离》 以及劳承万的《朱光潜美学论纲》对《诗论》进行了专节论述。商金林的《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钱念孙的《朱光潜和中西文化》、宛小平和魏群的《朱光潜论》以及朱式蓉和许道明的《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 都对《诗论》进行了专章论述。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诗论》的单篇论文, 这些著作虽然也都谈到了《诗论》及其重要性,但往往把它作为其中的一个附属成分而缺乏研究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宛小平认为《诗论》未被众多学者注意是由于它的出版“生不逢时”(一为抗战时期版;一为解放前夕出版) 。《诗论》出版后只有张世禄的一篇书评,而《文艺心理学》出版后的书评就有六篇。时代因素虽然不能否认,但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诗论》的第三版出版于文艺繁盛的八十年代(1984年),也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事实上,学术的推进往往是由卓越的个人做出的。象朱光潜这样一生浸润于诗歌的人本来就不多,象他那样用一生的心血不断修改一本书的情况在现代写作史上可能都是罕见的现象。朱光潜之所以如此郑重谨慎,是因为他写《诗论》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爱好,而在于他意欲改变诗学在中国不发达的事实,他很清楚:“诗学的忽略总是一种不幸。”道理很简单,“从史实看,艺术创造与理论常互为因果。”不仅如此,朱光潜从他所处的时代分明感觉到“在目前中国,研究诗学似尤刻不容缓”。从消极方面而言,当时西方诗作品和诗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到底哪些可资借鉴,朱光潜认为非比较无以见其长短优劣;从积极方面来说,新诗运动正在开始,其成败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前途。正是出于对这种前后夹击的文学态势的清醒认识,以及推进中国诗学发展的强烈责任心和为新诗发展寻求出路的宏大眼光促使朱光潜投入了没完没了的《诗论》写作和修改过程之中。不说学养积累,仅以这种态度和精神而论,后人实难企及。所以,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缺乏研究,当然更不会有超越。总之,不论在朱光潜学术生涯中还是在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诗论》都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基本上还是一处研究的“重要的空白点”。
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
《诗论》这部重要著作值得研究的地方很多。象《诗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特别是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关系,《诗论》与西方理论的渊源,尤其是与克罗齐美学、黑格尔美学的关系,《诗论》一书所用的比较方法及其层次问题,以及与同期中国诗学论著的异同比较问题等等都是空白点。当然,最重要的空白点还是对《诗论》本身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也不能对《诗论》展开全面研究,而只能就其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梳理。
那么,《诗论》的核心范畴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了:那当然是第三章所提出的诗的境界论了。王攸欣认为:“诗境论在《诗论》结构中居于核心。” 但是叶朗却认为:“《诗论》这本书就是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的。一本《诗论》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朱光潜在《诗论》里说过:“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 叶朗是把朱光潜提出的诗的境界论中的两个要素之一“意象”作为《诗论》的核心范畴了。而劳承万则认为“情趣”才是《诗论》的核心范畴,也是朱光潜一切著作的核心范畴。 那么,到底是谁更准确地把握了朱光潜《诗论》的本质呢?我认为劳承万的“情趣”说才是《诗论》一书的真正核心范畴。情趣和意象这两个要素虽然密不可分,但是一个是表情的目的,一个是表情的手段。手段固然重要,但还是为目的服务的。朱光潜侧重“情趣”其实是很明显的。这和朱光潜的人生观密切相关,朱光潜一生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达观,在《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谈人生和我》,《看戏与演戏》以及《生命》等文中,这一点表现得十分清楚。正是这种达观的态度使他从现实世界超脱出来时常生活在其美妙的意象世界里。这个意象世界的核心就是他提倡的“人生艺术化”,而艺术化的人生就是充满情趣的人生。朱光潜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作家 ,正因为他的许多作品富于情趣性和艺术性,象《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花会》等都是绝妙的美文。所以我觉得劳承万所说的情趣不仅是《诗论》的核心,也是他所有著作的核心是一种非常符合实际的说法。其实,朱光潜虽然沿用了王国维的境界说,但是并没有在他的基础有明显的推进(除了他不再用词话的形式这一点之外)。而且,他对《人间词话》中有关“境界”分类的分析也每每为后人批评 。在有关境界的较新的论著中也一般把王国维排 《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