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
到最后,而不再提朱光潜 。所以,我认为朱光潜的贡献并不是对境界理论的推进,而是把王国维的“境界”说发展成了“情趣”说。
一九三四年,朱光潜在《人间世》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在该文中,他不是把诗的要素说成情趣与意象两种,而是说成三种:“我以为诗的要素有三种:就骨子里说,它要表现一种情趣;就表面说,它有意象,有声音。我们可以说,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至此,朱光潜对情趣意象孰轻孰重的看法可谓一目了然了。而且,更有价值的是,这段话增加了“声音”这个要素,在我看来,这绝不是随意添加的,它透漏出朱光潜对“声音”的重视。这里的“声音”基本上是由诗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构成的。朱光潜曾不止一次强调诗的音乐性问题。《诗论》的第六章谈的就是诗与乐的关系。而且,朱光潜还谈到他鉴赏诗歌好坏的一个奇怪标准:“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的时候还不很多。” 这也正是朱光潜一再谈到诗歌朗诵问题,并在他家里举办读诗会的原因。
除了情趣,意象和声音这三个要素以外,诗歌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第四章谈到的语言。朱光潜说“诗人用有音乐性的语言来传达他的情趣与意象。” 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而声音与意象又都以语言为载体。其实这里的声音相当于闻一多所说的诗歌三美中的“音乐美”,意象相当于“绘画美”(至于“建筑美”一项已为后世诟病,不足为法)。但是音乐美也好,绘画美也好,都来自语言的组合。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对语言的看法是革命性的,《诗论》的第四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在全书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宛小平在提到朱光潜的“表现说”时曾这样说:“朱光潜晚年一再声称在真正有独立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当然主要指的就是改造黑格尔、克罗齐哲学美学观点而提出的‘表现说’。” 朱光潜在这一章提出的革命性主张就是“情感思想和语言的三位一体论”,他批驳了那种先有思想情感再有语言之类流行的看法,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是三位一体的,并无先后之分。这里的“情感思想”表现在诗里就是“情趣”,也就是说,情趣和语言是同时发生的,情趣就在语言之中,语言表现的就是情趣,通过语言及其组合形成的声音和意象来表现情趣。所以,情趣,语言以及语言组合所形成的声音和意象就是同时产生的四位一体。这四者及其在诗中的关系就是本文所要具体研究的对象。
第一章 从“境界”说到“情趣”说
第一节 《诗论》与《人间词话》的关系:“境界”说的情趣化
王国维是建设中国现代诗学的先驱,他的《人间词话》尽管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诗话形式,但其中已经融入了西方美学思想,这一点已成为王国维研究者的共识:“……《人间词话》从表面上看来与中国相沿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式,虽然也并无显著之不同,然而事实上他却已曾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也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 叶嘉莹这里所说的“新观念的血液”指的就是尼采、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
朱光潜的《诗论》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存在着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刘烜在《朱光潜批评文集》的序里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从《人间词话》到《诗论》,延着同一条中西美学交融的总的线索。《人间词话》寻找中国抒情诗美的特质,以‘境界’为‘新学语’,着眼于用直觉来解释诗的创造与欣赏活动。《诗论》的进展恰恰在于对艺术直觉阐发得更系统,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准。《诗论》将中国古典诗的传统进行了美学上的总结,同时又期望着新诗能衔接中国古代和现代。这部著作理论创造的系统完整性和现实意义都标示着中国美学水准的提高。” 刘先生认为《诗论》系统阐发了《人间词话》中业已产生的艺术直觉并深化了中西美学交融的程度,这种把握无疑是准确的。撇开这些不说,这里我只想考察一下《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境界”说在《诗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境界”说包含着“景物”与“感情”这两个元素,这一点他说得非常明确:“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他在品评前人诗词时往往也同时从“景物”和“感情”这两个角度来着手,如他分析诗词佳作时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此外,他还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看法,表明了其“境界”说中所包含的“景物”和“感情”二元素交融契合的关系。
而朱光潜沿用王国维的“境界”这个概念后对它所做的阐释是这样的:“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从而他提出了“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融合” 的新观点。两相比较,朱光潜将王国维的“景物”换成了“意象”,并以“情趣”置换了“感情”,其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他的境界说中的两个有别于王国维的境界说中的要素后,朱光潜紧接着做了如下说明:“‘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他似乎想向王 《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175.html
一九三四年,朱光潜在《人间世》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在该文中,他不是把诗的要素说成情趣与意象两种,而是说成三种:“我以为诗的要素有三种:就骨子里说,它要表现一种情趣;就表面说,它有意象,有声音。我们可以说,诗以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 至此,朱光潜对情趣意象孰轻孰重的看法可谓一目了然了。而且,更有价值的是,这段话增加了“声音”这个要素,在我看来,这绝不是随意添加的,它透漏出朱光潜对“声音”的重视。这里的“声音”基本上是由诗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构成的。朱光潜曾不止一次强调诗的音乐性问题。《诗论》的第六章谈的就是诗与乐的关系。而且,朱光潜还谈到他鉴赏诗歌好坏的一个奇怪标准:“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的时候还不很多。” 这也正是朱光潜一再谈到诗歌朗诵问题,并在他家里举办读诗会的原因。
除了情趣,意象和声音这三个要素以外,诗歌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第四章谈到的语言。朱光潜说“诗人用有音乐性的语言来传达他的情趣与意象。” 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而声音与意象又都以语言为载体。其实这里的声音相当于闻一多所说的诗歌三美中的“音乐美”,意象相当于“绘画美”(至于“建筑美”一项已为后世诟病,不足为法)。但是音乐美也好,绘画美也好,都来自语言的组合。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朱光潜对语言的看法是革命性的,《诗论》的第四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在全书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宛小平在提到朱光潜的“表现说”时曾这样说:“朱光潜晚年一再声称在真正有独立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当然主要指的就是改造黑格尔、克罗齐哲学美学观点而提出的‘表现说’。” 朱光潜在这一章提出的革命性主张就是“情感思想和语言的三位一体论”,他批驳了那种先有思想情感再有语言之类流行的看法,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发生的,是三位一体的,并无先后之分。这里的“情感思想”表现在诗里就是“情趣”,也就是说,情趣和语言是同时发生的,情趣就在语言之中,语言表现的就是情趣,通过语言及其组合形成的声音和意象来表现情趣。所以,情趣,语言以及语言组合所形成的声音和意象就是同时产生的四位一体。这四者及其在诗中的关系就是本文所要具体研究的对象。
第一章 从“境界”说到“情趣”说
第一节 《诗论》与《人间词话》的关系:“境界”说的情趣化
王国维是建设中国现代诗学的先驱,他的《人间词话》尽管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诗话形式,但其中已经融入了西方美学思想,这一点已成为王国维研究者的共识:“……《人间词话》从表面上看来与中国相沿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式,虽然也并无显著之不同,然而事实上他却已曾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也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 叶嘉莹这里所说的“新观念的血液”指的就是尼采、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
朱光潜的《诗论》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存在着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刘烜在《朱光潜批评文集》的序里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从《人间词话》到《诗论》,延着同一条中西美学交融的总的线索。《人间词话》寻找中国抒情诗美的特质,以‘境界’为‘新学语’,着眼于用直觉来解释诗的创造与欣赏活动。《诗论》的进展恰恰在于对艺术直觉阐发得更系统,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准。《诗论》将中国古典诗的传统进行了美学上的总结,同时又期望着新诗能衔接中国古代和现代。这部著作理论创造的系统完整性和现实意义都标示着中国美学水准的提高。” 刘先生认为《诗论》系统阐发了《人间词话》中业已产生的艺术直觉并深化了中西美学交融的程度,这种把握无疑是准确的。撇开这些不说,这里我只想考察一下《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境界”说在《诗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境界”说包含着“景物”与“感情”这两个元素,这一点他说得非常明确:“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他在品评前人诗词时往往也同时从“景物”和“感情”这两个角度来着手,如他分析诗词佳作时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此外,他还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看法,表明了其“境界”说中所包含的“景物”和“感情”二元素交融契合的关系。
而朱光潜沿用王国维的“境界”这个概念后对它所做的阐释是这样的:“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从而他提出了“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融合” 的新观点。两相比较,朱光潜将王国维的“景物”换成了“意象”,并以“情趣”置换了“感情”,其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他的境界说中的两个有别于王国维的境界说中的要素后,朱光潜紧接着做了如下说明:“‘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他似乎想向王 《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