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孟子》的“而”


娄下》33章)
7.2 表情状的补充关系,如:
(105)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公孙丑下》8章)
(106)(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公孙丑上》4章)
7.3 表转折的补充关系,如:
(107)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08)(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滕文公下》4章)
补充关系句子中的“而”不能少,即使表顺承关系的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尽心上》15章)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的句子也不能少“而”。
8.主谓+而+主谓
这是一种复句性质的连接,又可分成5种来分析:
8.1 主[①]谓+而+(主[②])谓
(10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梁惠王上》7章)
(110)辛负来耜而自宋之滕。(《滕文公上》4章)以上所举,“而”后的主语都隐含着,尤以(1
09)例,“功”是假性主语,真主语应是建“功”者,①②主语同一。
8.2 主谓+而+主谓
(111)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告子上》4章)(长:恭敬。)
(112)尧老而舜摄也。(《离娄下》4章)
(113)五谷熟而民人育。(《离娄下》4章)以上句式中,“而”两头各有主语,宾语情况也较复杂
,(111)的“之”即“彼”,(112)的宾语省略(政事)。
8.3 主谓+而+谓
(114)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5章)
(115)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同上,3章)
(116)彼然而伐之也。(《公孙丑下》8章)
这一组例句似与“8.1”相同,但有一点小区别,即此处的主语都是显性的,“8.1”有隐性主语;
本处都表示顺承关系,“8.1”则不尽然;“而”前的谓语均有状语性质。
8.4 主+而+谓
(117)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梁惠王下》5章)
(118)是天子而友匹夫也。(《万章下》3章)
(119)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3章)(货:用货币。)
这种句子中的“而”用与不用不一样,具有强调作用,又如“人幼而学,壮而行。”
8.5 谓+而+主谓
(120)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1章)
(121)驱猛兽而百姓宁;(《滕文公下》9章)
(122)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离娄下》32章)
以上诸例的“而”前的内容是条件,之后的内容是条件下的结果,(122)是假设条件下,其结果正相
反。因此,“而”也不可少。

《孟子》的“而”(第3页)从句法功能,或从语用角度去分析,便大有话好说,如从一般角度即从其联接的语用关
系看有7个方面:
1.并列关系
此类关系又可细分为:
1.1 完全并列,“而”用如“和”或不译,如:
(1)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公孙丑上》2章)
(2)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
(3)(贤者)饔飧而治。(《滕文公上》4章)
(4)言近而指远者。(《尽心下》32章)
以上“而”的左右成份都可互换,不影响表达。
1.2 一般并列,“而”相当“便”、“就”,如:
(5)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尽心下》25章)
(6)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公孙丑下》10章)
(7)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滕文公下》6章)(求其楚:要求他说楚国话。)
以上所举“而”所连接的虽说并列,但不能更换位置,因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孟子》中此类句子特
多。
1.3 强调关系,“而”没有相当的意义,但不能少,如: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告子上》10章)
(9)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滕文公上》4章)
(10)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滕文公上》5章)
(1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20章)
以上举例中之“而”如删去,内容仍完整。其作用在于强调,(8)(9)二例中各有两个“而”字,正
好作对照。强调的可或前或后,以强调前者为多,以突出言行事件。
2.递进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有“而且”、“又”的意思,如:
(12)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离娄上》28章)
(13)(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滕文公下》5章)
(14)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万章上》8章)
(1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3.条件关系
此类句子有的释为因果,如:
(16)五谷熟而民人育。(《滕文公上》4章)
(17)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

西善讴。(《告之下》6章)
(18)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下》31章)
(19)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
4.假设关系
此类有的释义假设条件,有的则并入因果类(那么也具有假设意味。)如:
(20)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离娄上》12章)
(21)(有作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下》29章)
(22)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纂也,非天与也。(《万章上》5章)
(23)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万章上》8章)(侍人:宦官。)
“而”犹“如”,假设连词,(20)(21)在句中,组成假设分句;(22)(23)则用在分句首
,似无“联”可言,但考上文,在(22)中有“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作了肯定,然后下文作假设,
因为舜在尧之子仍住在尧宫中时他仍“辟尧之子于河南”。(23)则是有人问孟子,孔子在卫国时住何处时
孟子告诉他住在颜雠家中,这事有子路为证。
5.情状关系
此类句子中的“而”联结的两边有词也有短语,多为动词,次为方位、时间名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以此
对后边的动词或短语作情状说明,如:
(24)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伸长脖子看他)
(25)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可以坐着推算了。)
(26)焉得人人而挤之?(一人一人地渡过溱水、洧水。)
(27)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万章上》3章)
(28)hū@④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喝着给他食物。)
(29)bó@⑤然而生。(《告子上》7章)
(30)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尽心上》21章)(在天下的中央立国。)
(31)五世而斩。(《离娄下》22章)
6.转折关系
此类句子,“而”不可少;如:
(32)狗彘食人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梁惠王上》3章)
(3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7章)
(34)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26章)
(35)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万章上》1章)
(36)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是上慢而残下也。(《梁惠王下》
12章)以上转折例中的“而”可译成“却”、“可是”、“但”;句中有的同一主语如(33),有的有两
个主语如(32);有的是单句如(34),有的是复句如(36)。转折有轻转、强转之分,前者如(35
),后者如(36)。转折与否在一句中有二个以上“而”时最易分辨,(36)例便是。
吕叔老在谈到“而”时说“比较难把握”,即在“文言用‘而’的地方,大多数在白话里不用连词--就
是在文言里也往往可用可不用”[②]。既然如此,《孟子》里为什么用这么多的“而”字?“何处不可用或
可不用‘而’字”[③]?包含有“而”的句式及其表示的种种关系仅如我们上面所述的吗?这两项的回答应
是:需待继续深入探索。一是既然古代也是可用可不用,那么为什么传世至今的众多名作中却还用了那么多的

《《孟子》的“而”(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18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