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而”
“而”?二是“而”与“则”是“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无论从句式角度还是从表示功能上看,“而”
字的顺接和转接,“则”是无从并比的[④]。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所见关于“而”的论述,从《经传释词》
、《经词衍释》、《助字辨略》到《词诠》、《古书虚字集释》大多沿用一条轨迹:从词义和句法分析,很少
从语义、语用角度去剖析,有的仅是罗列而少分辨。倒是《虚字说》(清·袁仁林著),文中有说:
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起下之能,有蒙上辊下之情,惟其善辊,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
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任其所辊无滞。
用法大约有四:凡上下截,同类相引,则递辊向前,有又字意。凡上下截两般相反,则曲辊捩转,有然字
意。凡上下截一理并举,则平辊齐来,有直接之乃字意。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顺辊直下,有因字意。他把四
类简称为递辊(犹如“驿递”)、曲辊(犹如“曲路转角行也”)、平辊(犹如“横担平挑”)和顺辊(“便
如顺流直泻也”),简洁形象。今天,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出版)讲“而”也强调了“而
”的语用意义,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可惜此后对“而”的探讨展开不够。今天,对“而”字的有见地
的探讨似嫌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现在回过来看《孟子》的“而”(第4页)。我们认为只有把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结合起来讨论“而”才有价值,例
如讲“而”的并列关系,其中“强调关系”中的“而”看似可用可不用,但除出现在“动+宾+而+动+宾”
中之外,又出现在“主谓+而+动+宾”的句式中,如“二”之(19)(21)二例,它确实让你体会到“
而”的用与不用很不一样。这是一。二,用不用“而”,除有假设意义的用作“如”因音近等原因外,其余各
种关系如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语境来分析便无多大意义。因为“而”是一个连接虚词,用不用都是由表达的
需要不需要来决定的,诚如《虚字说》的递辊等四种用法,反映了“而”的基本用法(书中举例为:“学而时
习之。”(递辊”、“淡而不厌。”(曲辊)、“无极而太极。”(平辊)、“服膺而弗失。”(顺辊))。
《孟子》的“而”(第4页)大致亦可作如此归纳。例如:
(1)杀而夺之。(又)
(2)不仁而在高位(《离娄上》1章)(却)
(3)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公孙丑下》4章)(可不译)
(4)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尽心下》36章)(因而)
上边四个例句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而”确实需要,(2)(3)例删去了“而”,勉强说得过去,但
破坏了句子原意,还是要有“而”。因此“可有可无”说只能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理解,我们讲“而”的对象是
古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这一点,《虚字说》应是从语义、语用角度说“而”的先躯;杨伯峻先生的《古汉
语虚词》中关于“而”的阐说,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内容(如讲主谓间用“而”可以加重语气,状谓间的
可以缓和句读等);而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初版),是从语用角度分析,为从崭新角度分
析“而”开了先河。从1700年左右面世的《虚字说》到吕叔湘的《文言虚字》的二百多年间,“而”字研
究还是有相当成就的,但大部分未跳出《词诠》的研究路子。
注释:
①②③吕叔湘《文言虚字》,1959年4月新一版。
④《文言虚字》说,“而”和“则”表现在顺接、转接上显然有别,有的只能用“而”不能用“则”,如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见识既高,而学力又足以副之。”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红去工加珍去王
@②原字阝加厄
@③原字虫加低去亻
@④原字口加虎改几为乎
@⑤原字氵加勃去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186.html
字的顺接和转接,“则”是无从并比的[④]。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所见关于“而”的论述,从《经传释词》
、《经词衍释》、《助字辨略》到《词诠》、《古书虚字集释》大多沿用一条轨迹:从词义和句法分析,很少
从语义、语用角度去剖析,有的仅是罗列而少分辨。倒是《虚字说》(清·袁仁林著),文中有说:
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起下之能,有蒙上辊下之情,惟其善辊,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
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任其所辊无滞。
用法大约有四:凡上下截,同类相引,则递辊向前,有又字意。凡上下截两般相反,则曲辊捩转,有然字
意。凡上下截一理并举,则平辊齐来,有直接之乃字意。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顺辊直下,有因字意。他把四
类简称为递辊(犹如“驿递”)、曲辊(犹如“曲路转角行也”)、平辊(犹如“横担平挑”)和顺辊(“便
如顺流直泻也”),简洁形象。今天,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出版)讲“而”也强调了“而
”的语用意义,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可惜此后对“而”的探讨展开不够。今天,对“而”字的有见地
的探讨似嫌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现在回过来看《孟子》的“而”(第4页)。我们认为只有把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结合起来讨论“而”才有价值,例
如讲“而”的并列关系,其中“强调关系”中的“而”看似可用可不用,但除出现在“动+宾+而+动+宾”
中之外,又出现在“主谓+而+动+宾”的句式中,如“二”之(19)(21)二例,它确实让你体会到“
而”的用与不用很不一样。这是一。二,用不用“而”,除有假设意义的用作“如”因音近等原因外,其余各
种关系如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语境来分析便无多大意义。因为“而”是一个连接虚词,用不用都是由表达的
需要不需要来决定的,诚如《虚字说》的递辊等四种用法,反映了“而”的基本用法(书中举例为:“学而时
习之。”(递辊”、“淡而不厌。”(曲辊)、“无极而太极。”(平辊)、“服膺而弗失。”(顺辊))。
《孟子》的“而”(第4页)大致亦可作如此归纳。例如:
(1)杀而夺之。(又)
(2)不仁而在高位(《离娄上》1章)(却)
(3)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公孙丑下》4章)(可不译)
(4)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尽心下》36章)(因而)
上边四个例句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而”确实需要,(2)(3)例删去了“而”,勉强说得过去,但
破坏了句子原意,还是要有“而”。因此“可有可无”说只能从现代汉语角度来理解,我们讲“而”的对象是
古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这一点,《虚字说》应是从语义、语用角度说“而”的先躯;杨伯峻先生的《古汉
语虚词》中关于“而”的阐说,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内容(如讲主谓间用“而”可以加重语气,状谓间的
可以缓和句读等);而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1944年初版),是从语用角度分析,为从崭新角度分
析“而”开了先河。从1700年左右面世的《虚字说》到吕叔湘的《文言虚字》的二百多年间,“而”字研
究还是有相当成就的,但大部分未跳出《词诠》的研究路子。
注释:
①②③吕叔湘《文言虚字》,1959年4月新一版。
④《文言虚字》说,“而”和“则”表现在顺接、转接上显然有别,有的只能用“而”不能用“则”,如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见识既高,而学力又足以副之。”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红去工加珍去王
@②原字阝加厄
@③原字虫加低去亻
@④原字口加虎改几为乎
@⑤原字氵加勃去力
《《孟子》的“而”(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