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而”
一
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中说:“而”字的用法大别为二,顺接和转换[①]。作为连词的“而”,在
古代汉语中是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而且,如吕叔老说的“顺接”用法在白话中无须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却用
了。可见“而”的频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随处可见,难得有几个章节不用“而”。本文拟从结构
与语用上进行讨论。
1.动+而+动(+宾)
这种结构可称为“动宾型”,即“而”的两头都有动词,常带宾语,或顺接或转接。
顺接的例子如:
(1)“(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公孙丑下》14章)
(2)(滕文公)过宋而见孟子。(《滕文公上》1章)
转接的例子如:
(3)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公孙丑下》10章)(大意是:辞去十万钟的俸禄却接受万
钟的束修。)
(4)“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同(1))(大意是:做官但不接受俸禄。)
此类动词的结构若具体分别则可有:
1.1 动+宾+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看似是并列关系,其实还可表示递进、转折等关系。其次是两个动词所带的是不同宾语
。第三,此类句子的主语不现,多出现在对话中。
表示并列的如:
(5)无罪而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6章)
(6)用之而成路。(《尽心下》21章)(大意是:经过这里便成了大路。)
(7)(古者)易子而教之。(《离娄上》18章)
表示递进的如:
(8)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滕文公下》7章)
(9)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10)莫如贵德而尊士。(《公孙丑上》4章)(大意是:不如提倡道德而且尊重士人。)
表示顺承关系的如:
(11)如枉道而从彼,(何也?)(《滕文公下》1章)(大意是:如果枉屈了正道去追随诸侯,怎样
呢?)
(12)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2章)
(13)(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尽心下》14章)(
丘:众也。)
表示动作先后的如:
(14)zhěn@①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告子下》1章)
(15)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同(14)7章)
(16)再拜稽首而受。(《万章下》6章)
表示转折的如:
(17)过我门而不入我室。(《尽心下》37章)
(18)放饭流饮,而问无齿决。(同(17)上46章)(齿决:咬断干肉。)
(19)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2 动+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共一宾语,在动作行为上表现为有先后,如:
(20)(不足,)又顾而之他。(《离娄下》33章)
(21)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滕文公上》3章)
(22)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公孙丑下》6章)
(23)行之而不著焉。(《尽心上》5章)
(24)(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以上所举(20)(21)是并列关系,(22
)(23)(24)诸句有转折和条件意味。
1.3 动+宾+而+动
此类结构与1.1相似,“而”后的动词可以及物或不及物,因而暗含宾语(从上下文里即可找到),如
:
(25)(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梁惠王下》12章)
(26)(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上》11章)(心:良心。)
(27)今又弃寡人而归,不知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公孙丑下》10章)(“归”“见”都可带宾语
)
下列结构中的数量词(还包括数量短语),它们多数活用为动词,在表达上更简洁,如:
(28)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何濡滞也?)(《公孙丑下》12章)
(29)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公孙丑下》4章)
(30)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梁惠王下》11章)
2.主+谓+而+不+动
这类结构在表意时是“肯定又否定”,如“三过其门而不入”(《离娄下》29章),“久借而不归”(
《尽心上》30章),或者表示由于某种行为动作的结果,如“喜而不寐”(《告子下》13章)、“闻王命
,而遂不果”(《公孙丑下》2章)。“而”的意义往往是表转折的多,具体地说有下边几种类型。
2.1 主谓+而+不+动
(3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41章)
(32)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告子上》12章)
(33)兆足以行矣,而不行。(《万章下》4章)(大意是:开头能实行,后来却不实行了。)
(34)父母爱之,喜而不志;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万章上》1章)
(35)身死而不受。(《告子上》10章)
(36)帝之妻(娶)舜而不告,(何也?)(《万章上》2章)上例(31)(32)(33)各句同
一主语、共同宾语,都有转折意义;(34)“喜”、“劳”的主语分别为“之”(儿子)、“孝子”的行为
准则。(35)的“受”之宾语是指“一箪食,一豆羹”一类的东西(“不受”才“不失其本心”)例(36
)的“帝之妻舜”(帝尧让舜娶自己女儿)是主谓短语作主语(这一件事),“而不告”可补充为“而舜不告
(父母)”。这样的句式与前两类不同,即“主”、“动”、“宾”各不相同,但都具转折义;其次,(31
)--(32)都是单句,(33)--(35)是复句,(36)是紧缩了的复句。
2.2 动+宾+而+不+动
(37)遗佚而不怨,è@②穷而不悯。(《公孙丑上》9章)
(38)受之而不报。(《告子下》5章)
(39)无有封而不告。(《告子下》7章)以上诸例的宾语都是句中的主动者:“遗佚”“封”赏的主
人和送礼物给孟子(“不受”)的主人。又如:
(40)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己矣。)(《公孙丑上》7章)
(41)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构。)(《尽心上》37章)(拘:拘留。)以上二例的宾语应是:
发弓箭而不中靶心、恭敬人而无实际行动。各例前后宾语的主动者都是同一的,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不能
颠倒。
2.3 主+谓+而+动
(42)chí@③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公孙丑下》5章)
(43)(孟子)谏于其君而不受。(《公孙丑下》12章)“谏于王”,向国王进谏;“谏于其君”,
向他的国君进谏。两句的“不用”、“不受”的主语是国王、国君,宾语是谏的内容。这样的句子也有转折意
味,只是主谓宾的关系复杂一点罢了。
3.动+而+动
3.1 动+而+动
(44)(有欲为王而留行者,)坐而言。(《公孙丑下》11章)
(45)(以礼食,)则饥而死。(《告子下》)1章
(46)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仔细看却不尽相同,(44)是单句,“坐”是“言”的状语;(45)是个假设复句,“饥”是“死”的状
语;(46)是一个并列复句,是说舜背着他父亲逃走的事,“负”后省略宾语。因此“动+而+动”的形式
其内容还得从上下文去理解。
3.2 数(方位词)+而+动
此类结构如“五十而贡”、“南面而征”,前者是作主语以“而”联谓语,后者是状谓间用“而”联结,
例如:
(47)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梁惠王上》5章)
(4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滕文公上》3章)
(49)(请野)九一而助,国中十一使自赋。(同(52))上例中的(47)(48)的主语中心词
省略(国、土地),(49)的“九一”,是九抽一,非九分之一。以上诸例的数词或数词短语虽较复杂,“
而”用在里边只是起强调作用,强调其前边的内容。
3.3 不+动+而+动
这可 《《孟子》的“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186.html
吕叔湘先生的《文言虚字》中说:“而”字的用法大别为二,顺接和转换[①]。作为连词的“而”,在
古代汉语中是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而且,如吕叔老说的“顺接”用法在白话中无须用它,但在文言文中却用
了。可见“而”的频率更高了。《孟子》中“而”字也随处可见,难得有几个章节不用“而”。本文拟从结构
与语用上进行讨论。
1.动+而+动(+宾)
这种结构可称为“动宾型”,即“而”的两头都有动词,常带宾语,或顺接或转接。
顺接的例子如:
(1)“(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公孙丑下》14章)
(2)(滕文公)过宋而见孟子。(《滕文公上》1章)
转接的例子如:
(3)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公孙丑下》10章)(大意是:辞去十万钟的俸禄却接受万
钟的束修。)
(4)“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同(1))(大意是:做官但不接受俸禄。)
此类动词的结构若具体分别则可有:
1.1 动+宾+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看似是并列关系,其实还可表示递进、转折等关系。其次是两个动词所带的是不同宾语
。第三,此类句子的主语不现,多出现在对话中。
表示并列的如:
(5)无罪而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6章)
(6)用之而成路。(《尽心下》21章)(大意是:经过这里便成了大路。)
(7)(古者)易子而教之。(《离娄上》18章)
表示递进的如:
(8)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滕文公下》7章)
(9)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45章)
(10)莫如贵德而尊士。(《公孙丑上》4章)(大意是:不如提倡道德而且尊重士人。)
表示顺承关系的如:
(11)如枉道而从彼,(何也?)(《滕文公下》1章)(大意是:如果枉屈了正道去追随诸侯,怎样
呢?)
(12)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2章)
(13)(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尽心下》14章)(
丘:众也。)
表示动作先后的如:
(14)zhěn@①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告子下》1章)
(15)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同(14)7章)
(16)再拜稽首而受。(《万章下》6章)
表示转折的如:
(17)过我门而不入我室。(《尽心下》37章)
(18)放饭流饮,而问无齿决。(同(17)上46章)(齿决:咬断干肉。)
(19)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万章上》6章)
1.2 动+而+动+宾
这类结构的特点是共一宾语,在动作行为上表现为有先后,如:
(20)(不足,)又顾而之他。(《离娄下》33章)
(21)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滕文公上》3章)
(22)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公孙丑下》6章)
(23)行之而不著焉。(《尽心上》5章)
(24)(若汤,)则闻而知之。(《尽心下》38章)以上所举(20)(21)是并列关系,(22
)(23)(24)诸句有转折和条件意味。
1.3 动+宾+而+动
此类结构与1.1相似,“而”后的动词可以及物或不及物,因而暗含宾语(从上下文里即可找到),如
:
(25)(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梁惠王下》12章)
(26)(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上》11章)(心:良心。)
(27)今又弃寡人而归,不知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公孙丑下》10章)(“归”“见”都可带宾语
)
下列结构中的数量词(还包括数量短语),它们多数活用为动词,在表达上更简洁,如:
(28)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何濡滞也?)(《公孙丑下》12章)
(29)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公孙丑下》4章)
(30)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梁惠王下》11章)
2.主+谓+而+不+动
这类结构在表意时是“肯定又否定”,如“三过其门而不入”(《离娄下》29章),“久借而不归”(
《尽心上》30章),或者表示由于某种行为动作的结果,如“喜而不寐”(《告子下》13章)、“闻王命
,而遂不果”(《公孙丑下》2章)。“而”的意义往往是表转折的多,具体地说有下边几种类型。
2.1 主谓+而+不+动
(3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41章)
(32)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告子上》12章)
(33)兆足以行矣,而不行。(《万章下》4章)(大意是:开头能实行,后来却不实行了。)
(34)父母爱之,喜而不志;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万章上》1章)
(35)身死而不受。(《告子上》10章)
(36)帝之妻(娶)舜而不告,(何也?)(《万章上》2章)上例(31)(32)(33)各句同
一主语、共同宾语,都有转折意义;(34)“喜”、“劳”的主语分别为“之”(儿子)、“孝子”的行为
准则。(35)的“受”之宾语是指“一箪食,一豆羹”一类的东西(“不受”才“不失其本心”)例(36
)的“帝之妻舜”(帝尧让舜娶自己女儿)是主谓短语作主语(这一件事),“而不告”可补充为“而舜不告
(父母)”。这样的句式与前两类不同,即“主”、“动”、“宾”各不相同,但都具转折义;其次,(31
)--(32)都是单句,(33)--(35)是复句,(36)是紧缩了的复句。
2.2 动+宾+而+不+动
(37)遗佚而不怨,è@②穷而不悯。(《公孙丑上》9章)
(38)受之而不报。(《告子下》5章)
(39)无有封而不告。(《告子下》7章)以上诸例的宾语都是句中的主动者:“遗佚”“封”赏的主
人和送礼物给孟子(“不受”)的主人。又如:
(40)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己矣。)(《公孙丑上》7章)
(41)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构。)(《尽心上》37章)(拘:拘留。)以上二例的宾语应是:
发弓箭而不中靶心、恭敬人而无实际行动。各例前后宾语的主动者都是同一的,其动作行为有先后之分,不能
颠倒。
2.3 主+谓+而+动
(42)chí@③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公孙丑下》5章)
(43)(孟子)谏于其君而不受。(《公孙丑下》12章)“谏于王”,向国王进谏;“谏于其君”,
向他的国君进谏。两句的“不用”、“不受”的主语是国王、国君,宾语是谏的内容。这样的句子也有转折意
味,只是主谓宾的关系复杂一点罢了。
3.动+而+动
3.1 动+而+动
(44)(有欲为王而留行者,)坐而言。(《公孙丑下》11章)
(45)(以礼食,)则饥而死。(《告子下》)1章
(46)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尽心上》35章)以上诸例的结构无异,
仔细看却不尽相同,(44)是单句,“坐”是“言”的状语;(45)是个假设复句,“饥”是“死”的状
语;(46)是一个并列复句,是说舜背着他父亲逃走的事,“负”后省略宾语。因此“动+而+动”的形式
其内容还得从上下文去理解。
3.2 数(方位词)+而+动
此类结构如“五十而贡”、“南面而征”,前者是作主语以“而”联谓语,后者是状谓间用“而”联结,
例如:
(47)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梁惠王上》5章)
(4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滕文公上》3章)
(49)(请野)九一而助,国中十一使自赋。(同(52))上例中的(47)(48)的主语中心词
省略(国、土地),(49)的“九一”,是九抽一,非九分之一。以上诸例的数词或数词短语虽较复杂,“
而”用在里边只是起强调作用,强调其前边的内容。
3.3 不+动+而+动
这可 《《孟子》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