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新闻传媒学论文 >> 正文

从《630剧场》看电视剧制片机制的创新


,在家长里短的凡人小事中添加了喜剧因素,以一份轻松的心态和对于生活的幽默理解,赢得了观众,戏里戏外的笑声形成了共鸣。电视剧场的长期播出对于情境喜剧培养观众,积累观众是非常有益的,这也使得《闲人马大姐》获得了很多“回头客”。

   
从《630剧场》看电视剧制片机制的创新(第2页)  
情境喜剧已经为中国观众所乐于接受,而肥皂剧在中国还处于培养观众的引入阶段。目前人们对于肥皂剧的认识有些模糊,其实肥皂剧也是一种连续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情节发展上的开放式结构可以没完没了地把故事讲下去,甚至几十年不辍。比如美国CBS的日间肥皂剧《指路明灯》,从1952年至今已播出了近50年的时间,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冗长的戏剧”。肥皂剧在每一集当中一般都是多条叙事线索并存,而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需要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时间。从2000年8月18日开始,《630剧场》在每周五、六、日晚推出了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肥皂剧 《幸福街》。该剧脱胎于英国播出 40年之久而长盛不衰的肥皂剧《加冕街》,以“幸福街”这个电视上的虚拟生活社区为背景,展示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生活,延续着讲不完的故事。如何在借鉴国外肥皂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及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加以“本土化”,是《幸福街》能否被观众接受的关键。在开播初期,《幸福街》一度收视情况低迷,与同期周一至周四播的《闲人马大姐续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进入2001年以来,《幸福街》在全国24个城市的收视率普遍持续上升,前五周在北京的平均收视率达5.2%,而在上海,《幸福街》的收视率已连续四周超过《闲人马大姐续集》,最高收视率达到5.7%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幸福街》 在培养观众的收视兴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2000年7月份开始,《630剧场》在《闲人马大姐续集》和《幸福街》的制作播出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边写、边拍、边播、边反馈。对于要求长期稳定播出的情境喜剧和肥皂剧来说,这种生产方式是必然的选择,而且其优势也已经表现出来。《闲人马大姐续集》取得了比原剧更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边拍边播模式的确立使制片方在借鉴观众建议的基础上,将热门话题甚至新闻事件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比如陈佩斯见义勇为救伤者的新闻刚一播出就被搬上荧屏,奥运会期间有关奥运题材在剧情中业已被充分利用等等,这使得《闲人马大姐续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时效性”成为吸引观众的“卖点”。对于正在探索新的电视剧样式,培养观众欣赏习惯的《幸福街》来说,编剧可以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调整情节走向,决定人物命运,使《幸福街》更加符合观众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剧情与观众“口味”的互动正是肥皂剧能够长期与观众为伴的重要保证。
当然,这种边拍边播的电视剧生产方式对于制片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幸福街》从故事雏形到定稿剧本采用了统一的工业化生产线流程。二十多位编剧组成创作群体,由专门的编审把握故事的大走向和剧集的风格定位。亚环公司斥资在北京近郊建立了拍摄基地,基地不仅搭建了一条“真实”的“幸福街” ,而且拥有两个摄影棚,同时道具库、制景车间、后期制作机房、录音机房、化妆间、服装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基地内还设有为演职员服务的宿舍楼和餐厅,为长期在基地拍摄的演职员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可以说《幸福等》在为中国的肥皂剧培养第一批观众的同时,也在培养第一批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队伍,为新的制片管理模式积累经验。
参考书目:
《美国电视剧》,苗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作者系北京广播学院98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


   
从《630剧场》看电视剧制片机制的创新(第2页)

《从《630剧场》看电视剧制片机制的创新(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200.html

  • 上一篇范文: 新闻本体论纲
  • 下一篇范文: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新闻传媒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