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树立和推行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健全完善推进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积极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从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第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广泛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包括荣辱观在内的思想道德,通过社会氛围、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形式,使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抉择行为,是激发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因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善恶标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利于加强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有利于使人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生活充实,不被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所打倒,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社会、民族和集体的利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推动形成充分发挥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环境。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协调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风气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全体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一些错误和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和社会现象。实践表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思想文化必然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出现一些新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同时,也会出现某些错误、混乱的思想观念。对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绝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二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辱的统一。把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放在什么位置,是荣辱观上首要的、最核心的问题。中华传统荣辱观认为,荣辱不是以一己一时之得失为标准,而是“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天下”就是社会主义祖国、中华民族。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只有把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正确对待苦乐成败,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升华。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重视个人的合理利益,又反对个人主义,提倡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自己个人的利益。因而,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八荣八耻”深刻体现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对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具体标准,既包含做人的基本准则,又包含做事的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如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平等友爱,在人格修养上要求知向善、谦慎自律、身心和谐等。“八荣八耻”还体现了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如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善待自然的道德品质等。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