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赛后感言╠╠兼对主持理念的思考
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大赛虽已结束,但是仍然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值得总结、值得探讨的东西。本次大赛无论对我个人还是整个主持人群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都被赋予了新的理念。
本次大赛秉承的宗旨就是选拔具有个性的主持人,探索全新的主持理念。实际上,大赛的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这种宗旨的体现,并且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次大赛的各种题目设置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对主持人素质的挑战和要求。
首先是笔试,这是对一个选手综合能力的测试。我个人认为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主持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和医生、律师等相对应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的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复合式的知识结构。因此把笔试放在所有竞争之前,也许也会一部分选手造成负担,但是从整体而言,笔试不会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流失。
然后,在半决赛中,几轮竞赛的命题开始真正考核每个人的主持理念和主持能力。这种考核是通过电视节目本身来进行,更真实地体现了每一名主持人的思维、学识、气质、风度和主持的基本能力和技术。第一轮是专业测试。我认为这一轮开始关注一个主持人把握现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的最大 不同就在于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荧屏上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一个载体,这是载体承载的是节目内容、嘉宾(被采访者)观点、舆论导向、自身风格等多维向度的丰富内容,而这许多内容最终是在主持人与他人沟通之中的碰撞与交流中完成的。所以,主持人的很大一部分技巧在于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主持人成败、节目的成败。但是这种沟通又不是原生态的沟通也不应该是原生态的沟通,要经过电视化的策划、电视化的处理和电视化的表达。所以大赛规则规定本轮比赛在赛前主持人与被访者有一天半时间进行沟通,许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应该让选手与对手完全现场地展开对话和交流。然而,我认为大赛的设计既是对电视化手段的深入理解,按照电视化的人际沟通需求来设计比赛,又是同时在考察一个电视主持人对电视理念的把握和对电视手段的运用。
第二轮艺术阐释这个阶段考察了对于主持人而言极重要的基本素质:现场即兴发挥。但是这种即兴发挥也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不同的是这样沟通的对象是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受众。因此这种即兴表达就理应区别于某些表演味过于浓重的个人表现。许多人把表达误解成了表演或表现,实际上就很容易把主持的基本点——交流与沟通淡忘掉。当时,我们所抽到的题是用三个词讲一个故事,但我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在绘声绘色地讲一个故事,而是要表达我的观点、展示我的情感,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要取得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被真正认可和难以忘怀。
然后一轮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英语问答。在我看来,的确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并不是英语播报,在日常工作中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时间使用的也是汉语普通话。但是在赛后我逐渐意识到,与其说考察的是英语水平不如说是侧重于展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气质。实际上大赛并不完全依据选手应答是否完全地道、准确、恰当来进行评判的,换句话说,纯粹的语言的因素在本轮之中并不占最重要的位置。本轮比赛更多的是考察一个主持人在面临一种较为特殊的非常态的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处理能力。能否恰当处理反应了主持人的一种能力、一种气质。这同样是一个主持人的一项基本素质。有一部分选手尽管英语并不是很地道,但由于自身的那种遇事不惊、从容冷静的气质风度同样赢得了很高的分数。所以在赛后分析,本轮测试的重点仍是一种基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有创意的是决赛形式,一方面它采用了观众投票的形式,百分之三十的评判权交给了观众,体现了对电视观众、对传播受众的认可;另一方面采用实际制作然后进行展播的方法,也体现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到了今天对新一代主持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包括前期策划、采访,后期编辑、主持、制作等等,并且应该在节目和栏目中全方位、多角度、复合型地将自己的思维与栏目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大赛决赛是我的电视作品的处女作,通过决赛我才更加完整地介入了电视。通过决赛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也罢、主持人群体也罢,其发展方向必然是集记者的敏锐、编导的思维以及主持人的现场表达与沟通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媒体制作者。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次大赛既达到了探索全新主持理念的初衷又达到了选拔具有个性主持人的目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一直认为,主持人并不是通过比赛赛出来的,比赛并不能产生优秀的主持人。真正的优秀主持人是在节目制作的实践当中不断积累、提高和完善主持技巧和风格的。但是主持人大赛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观众有可能认识到某人的确具备做主持人的一定才能,也让很多电视制作机构和部门把注意力投向某个或某些年轻人身上。所以,尽管大赛面向全社会招考但最终脱颖而 《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赛后感言╠╠兼对主持理念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439.html
本次大赛秉承的宗旨就是选拔具有个性的主持人,探索全新的主持理念。实际上,大赛的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这种宗旨的体现,并且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次大赛的各种题目设置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对主持人素质的挑战和要求。
首先是笔试,这是对一个选手综合能力的测试。我个人认为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主持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和医生、律师等相对应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的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复合式的知识结构。因此把笔试放在所有竞争之前,也许也会一部分选手造成负担,但是从整体而言,笔试不会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流失。
然后,在半决赛中,几轮竞赛的命题开始真正考核每个人的主持理念和主持能力。这种考核是通过电视节目本身来进行,更真实地体现了每一名主持人的思维、学识、气质、风度和主持的基本能力和技术。第一轮是专业测试。我认为这一轮开始关注一个主持人把握现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的最大 不同就在于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荧屏上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一个载体,这是载体承载的是节目内容、嘉宾(被采访者)观点、舆论导向、自身风格等多维向度的丰富内容,而这许多内容最终是在主持人与他人沟通之中的碰撞与交流中完成的。所以,主持人的很大一部分技巧在于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主持人成败、节目的成败。但是这种沟通又不是原生态的沟通也不应该是原生态的沟通,要经过电视化的策划、电视化的处理和电视化的表达。所以大赛规则规定本轮比赛在赛前主持人与被访者有一天半时间进行沟通,许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应该让选手与对手完全现场地展开对话和交流。然而,我认为大赛的设计既是对电视化手段的深入理解,按照电视化的人际沟通需求来设计比赛,又是同时在考察一个电视主持人对电视理念的把握和对电视手段的运用。
第二轮艺术阐释这个阶段考察了对于主持人而言极重要的基本素质:现场即兴发挥。但是这种即兴发挥也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不同的是这样沟通的对象是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受众。因此这种即兴表达就理应区别于某些表演味过于浓重的个人表现。许多人把表达误解成了表演或表现,实际上就很容易把主持的基本点——交流与沟通淡忘掉。当时,我们所抽到的题是用三个词讲一个故事,但我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在绘声绘色地讲一个故事,而是要表达我的观点、展示我的情感,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要取得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被真正认可和难以忘怀。
然后一轮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英语问答。在我看来,的确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并不是英语播报,在日常工作中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时间使用的也是汉语普通话。但是在赛后我逐渐意识到,与其说考察的是英语水平不如说是侧重于展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气质。实际上大赛并不完全依据选手应答是否完全地道、准确、恰当来进行评判的,换句话说,纯粹的语言的因素在本轮之中并不占最重要的位置。本轮比赛更多的是考察一个主持人在面临一种较为特殊的非常态的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处理能力。能否恰当处理反应了主持人的一种能力、一种气质。这同样是一个主持人的一项基本素质。有一部分选手尽管英语并不是很地道,但由于自身的那种遇事不惊、从容冷静的气质风度同样赢得了很高的分数。所以在赛后分析,本轮测试的重点仍是一种基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有创意的是决赛形式,一方面它采用了观众投票的形式,百分之三十的评判权交给了观众,体现了对电视观众、对传播受众的认可;另一方面采用实际制作然后进行展播的方法,也体现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到了今天对新一代主持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包括前期策划、采访,后期编辑、主持、制作等等,并且应该在节目和栏目中全方位、多角度、复合型地将自己的思维与栏目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大赛决赛是我的电视作品的处女作,通过决赛我才更加完整地介入了电视。通过决赛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也罢、主持人群体也罢,其发展方向必然是集记者的敏锐、编导的思维以及主持人的现场表达与沟通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媒体制作者。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次大赛既达到了探索全新主持理念的初衷又达到了选拔具有个性主持人的目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一直认为,主持人并不是通过比赛赛出来的,比赛并不能产生优秀的主持人。真正的优秀主持人是在节目制作的实践当中不断积累、提高和完善主持技巧和风格的。但是主持人大赛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观众有可能认识到某人的确具备做主持人的一定才能,也让很多电视制作机构和部门把注意力投向某个或某些年轻人身上。所以,尽管大赛面向全社会招考但最终脱颖而 《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赛后感言╠╠兼对主持理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