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内容提要: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外来媒介资本、媒介产品、媒介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冲击下,中国传媒该如何面对?本文分析了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在阐述西方媒体发展壮大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惟有通过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对我国的媒介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迅速做大做强我国的媒介集团,中国的传媒业才有出路。论文提出要优化配置媒介资源,有赖于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新闻大市场的建立。
关键词:跨媒体 跨地区 跨行业 媒介产业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就在此之前不久,众多的全球传媒巨头如走马换灯般地来到中国:2001年4月,维亚康姆的总裁雷石东刚刚离开,7月份媒体大王默多克又悄然来华,8月底迪斯尼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伯特·艾格率旗下要员直奔北京,而全球最大的媒体巨头AOL—时代华纳在2001年初收购香港华娱电视、6月份与联想FM365结盟之后,11月份其CEO李文一行又来到中国……西方媒介巨头对中国传媒市场的虎视眈眈昭然若揭。如果说入世前中国传媒遭遇外来入侵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那麽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这种威胁已经不再是一种风吹草动式的鼓噪,而是已经兵临城下,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即将展开。据千龙新闻网和中国新闻网报道,作为中国入关的承诺和传媒领域的部分放开,截止到2001年12月份,已有多档外埠电视获准进军中国内地电视市场,它们是:美国CNN的中文财经频道(即被控股的香港华娱电视)、香港阳光卫视的历史探索频道、默多克参股的凤凰卫视财经资讯频道、凤凰卫视广东话频道、凤凰卫视国际频道、香港无线的TVB8星河频道、澳门卫视旅游台以及默多克的全资子公司STAR集团的一个24小时包括娱乐、音乐和影视剧的综艺频道。它们分别获准在广东落地。
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再次扮演了“桥头堡”的角色,然而和以往的任何开放不同,业界有人惊呼:广东电视面临生死考验!在此重大的历史关头,探讨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
自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以来,以党报为龙头,我国已组建了26家报业集团。这26家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改革的先锋,它们无论是在发行量还是在广告经营额上,都占据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2001年4月份后,上海、北京也先后成立了广播影视集团。这些媒介集团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组织建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我国媒介产业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外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介产业和集团化运作仍存在着种种先天不足:
1.我国传媒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散、滥、差,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市场分散,严重影响了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有报纸2300家,期刊8700家,2000年报刊广告总收入为145亿元。而美国一张《纽约时报》2000年的广告收入为60亿美元,接近我国一万多家报刊广告总收入的4倍。⑴我国报业集团中的佼佼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1年的广告收入也就14.83亿元。我国的一万多家报刊分属成百上千不同的单位,而美国1500多家报纸由20家大公司所有,绝大部分杂志仅仅属于6家公司。我国目前有电视台3000多座,平均每家电视台都办有两三套节目甚至更多,众多的电视台争节目、争市场、争投资,许多电视台只能在低标准上勉强维持。由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集中使用,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升级缓慢,只有中央一级及北京、上海、广东等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省级电视台购进了部分数字化设备。这和当今世界广电行业的数字化浪潮相距甚远。中国传媒资源的这种耗损若不迅速改变,实现规模经营,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尽管目前不少地方都在组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但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何况有些集团内部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升。可见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重组和全行业的治散治滥同样任重而道远。
2.我国媒介产业结构单一,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单纯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因而增长缓慢,抗风险能力弱。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有不少媒介也曾尝试开展多元化的经营,但由于经验不足,介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领域,结果投资的分散不仅没有收到规模经营的效果,反而陷入多种经营多头亏损的泥潭,累及主业的发展。于是又纷纷收缩战线,广告经营一枝独秀成了基本格局。对许多媒介单位来说,广告收入成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媒体和业内业外的资金逐鹿广告市场,而广告“蛋糕”不可能无限地做下去。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媒介的经营充满了 《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512.html
关键词:跨媒体 跨地区 跨行业 媒介产业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就在此之前不久,众多的全球传媒巨头如走马换灯般地来到中国:2001年4月,维亚康姆的总裁雷石东刚刚离开,7月份媒体大王默多克又悄然来华,8月底迪斯尼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伯特·艾格率旗下要员直奔北京,而全球最大的媒体巨头AOL—时代华纳在2001年初收购香港华娱电视、6月份与联想FM365结盟之后,11月份其CEO李文一行又来到中国……西方媒介巨头对中国传媒市场的虎视眈眈昭然若揭。如果说入世前中国传媒遭遇外来入侵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那麽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这种威胁已经不再是一种风吹草动式的鼓噪,而是已经兵临城下,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即将展开。据千龙新闻网和中国新闻网报道,作为中国入关的承诺和传媒领域的部分放开,截止到2001年12月份,已有多档外埠电视获准进军中国内地电视市场,它们是:美国CNN的中文财经频道(即被控股的香港华娱电视)、香港阳光卫视的历史探索频道、默多克参股的凤凰卫视财经资讯频道、凤凰卫视广东话频道、凤凰卫视国际频道、香港无线的TVB8星河频道、澳门卫视旅游台以及默多克的全资子公司STAR集团的一个24小时包括娱乐、音乐和影视剧的综艺频道。它们分别获准在广东落地。
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广东再次扮演了“桥头堡”的角色,然而和以往的任何开放不同,业界有人惊呼:广东电视面临生死考验!在此重大的历史关头,探讨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
自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以来,以党报为龙头,我国已组建了26家报业集团。这26家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改革的先锋,它们无论是在发行量还是在广告经营额上,都占据了中国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2001年4月份后,上海、北京也先后成立了广播影视集团。这些媒介集团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组织建设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我国媒介产业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外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介产业和集团化运作仍存在着种种先天不足:
1.我国传媒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散、滥、差,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市场分散,严重影响了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有报纸2300家,期刊8700家,2000年报刊广告总收入为145亿元。而美国一张《纽约时报》2000年的广告收入为60亿美元,接近我国一万多家报刊广告总收入的4倍。⑴我国报业集团中的佼佼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1年的广告收入也就14.83亿元。我国的一万多家报刊分属成百上千不同的单位,而美国1500多家报纸由20家大公司所有,绝大部分杂志仅仅属于6家公司。我国目前有电视台3000多座,平均每家电视台都办有两三套节目甚至更多,众多的电视台争节目、争市场、争投资,许多电视台只能在低标准上勉强维持。由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集中使用,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升级缓慢,只有中央一级及北京、上海、广东等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的省级电视台购进了部分数字化设备。这和当今世界广电行业的数字化浪潮相距甚远。中国传媒资源的这种耗损若不迅速改变,实现规模经营,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尽管目前不少地方都在组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但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何况有些集团内部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升。可见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重组和全行业的治散治滥同样任重而道远。
2.我国媒介产业结构单一,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单纯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因而增长缓慢,抗风险能力弱。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有不少媒介也曾尝试开展多元化的经营,但由于经验不足,介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领域,结果投资的分散不仅没有收到规模经营的效果,反而陷入多种经营多头亏损的泥潭,累及主业的发展。于是又纷纷收缩战线,广告经营一枝独秀成了基本格局。对许多媒介单位来说,广告收入成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媒体和业内业外的资金逐鹿广告市场,而广告“蛋糕”不可能无限地做下去。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媒介的经营充满了 《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