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我国地方文献工作与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文献名邦”而著称于世。由于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各地流传着极其丰富的地方文献,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理论研究,势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地方文献事业在21世纪的蓬勃发展。同时研究我国地方文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发挥地方文献的社会作用,促进地方文献学科建设,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专辑主要包括以下各部分内容:编辑专辑索引与统计;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历程;我国地方文献理论研究的各阶段及其主要成果;21世纪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走向。

1 编辑专辑索引与统计

编制地方文献工作专辑索引(1979-1998年),是遴选本专题论文的基础工作。我们遵循着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认真、细致地查阅了《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哲社版)》,并参考了湖南省图书馆编的《地方文献实践与研究论文索引》等工具书,编制了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专题索引,共收论文条目358篇。需要说明的是,索引主要收录了国内发表的地方文献论文,收录范围只限于论述“地方文献”、“区域文献”、“地区少数民族文献”。这些特定主题的论文,至于地方文献类型所包含的“地方志”、“地方史”、“地方人物”等的论述,概不收录。索引论文时间跨度为1979年1月至1998年12月,并按若干小题归类,依发表时间先后进行编辑。在此基础上,从中挑选出60篇进行初步评审,并发函全国有关专家约稿,征求意见,最后确定41篇(其中5篇为特约稿)论文作为本专辑入选论文。本专辑的论文索引分类和入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近二十年我国地方文献发表论文及入选情况一览表

主 题
发表篇数
入选篇数

地方文献工作
92
8

地方文献收(征)集、整理与典藏
130
4

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52
9

地方文献书目研究
39
4

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
7
5

地方文献理论研究
38
11

 

2 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地方文献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了云南省图书馆,并在云南召集的座谈会上对图书馆和地方文献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图书馆要及时准备充足的粮草。”他还特别提出:“图书馆应将本地区的地方志尽可能收集完全,对其他有关地区历史、地理的文献,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积极地利用地方文献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8年8月9日,周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邓衍林先生时,又提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方法,有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编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关于各地经济建设的有用资料,可是查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除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系统地整理县志中及其他书籍中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周总理上述指示,为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国后的16年(1949-1965),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基本处于健康发展时期。如地方文献普遍受到重视,成为省市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十分注意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革命文献的收集;充分发挥馆藏地方文献的作用,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但这段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起伏和失误,例如,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地方文献工作不可避免地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存在着片面追求高指标的现象;在50年代末期的所谓对资产阶级学术批判中,对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讲稿的观点提出了“意见”,进行了错误的批判;有的图书馆对热心为图书馆收集谱牍的同志,认为是搞封、资、修,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使地方文献工作一度出现混乱。而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1966-1976),虽然个别地区仍然坚持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如在1974年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宣传部,以湘宣字(1974)07号文件发出“关于转发省革委文化局‘关于征集地方文献和内部资料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但是从全国来看,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不论是县、市级图书馆,还是省、国家图书馆都加强了地方文献工作,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得以全面而深入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地方文献工作重新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1982年文化部颁布了《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各省、市县行政领导部门,也相应发了文件和通知,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荆门市人民政府等就颁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征集的范围、对象和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呈缴本制度。所有这些,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各地图书馆也采取某种措施,抢救了一些失散的资料,整顿内务,清理馆藏,缩微重要地方文献,制订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许多图书馆还建立了地方文献专藏和地方文献部门,专责地方文献工作,使地方文献从组织和制度上得到了保障。

2.2地方文献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80年代初,湖南图书馆率先成立了地方文献部,并相应地建立了地方文献专库、专室,不久,首都图书馆也在地方文献特藏书库的基础上,设置了北京地方文献部。90年代,甘肃省图书馆专门成立了西北地方文献部。同时,一些省、市图书馆为了推动和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组建了地区性的地方文献工作协调网络,早在60年代,东北三省图书馆就成立了联合编纂东北地方文献目录的协调组织,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1989年,在“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会议”上成立了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委员会,起草、制定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省文化厅以辽文办字(1989)80号文件予以转发。次年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购协调方案”及“实施细则”。1991年湖南省图书馆学会举办了“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地方文献工作研讨班”,学习结束时,成立了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委员会,起草了“协调方案”,明确了省、市(地)、县(市)三级图书馆的任务、责任、义务和权利。

2.3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步伐加快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地方文献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逐步实施。不少省、市图书馆把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作为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的重点,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一批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广东文献题录数据库”、“广东人物题录数据库”,四川省图书馆的“巴蜀文化(地方文献)数据库”,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研制建立的“湖北省地方志全文计算机检索系统”,湖南图书馆的“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青海省图书馆的“青海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大连“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佛山图书馆设计开发的“广东花卉数据库”,辽宁省图书馆正在建立“辽宁近当代作家、作品资料数据库”,“东北图片数据库”,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已完成“港澳文献数据库”、“珠江三角洲文献数据库”,现又建设“岭南文献数据库”,暨南大学完成“华侨华人人物数据库”、“华侨华人分布数据库”、“华侨华人书目数据库”等等。

2.4地方文献教育逐渐展开

1987年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率先开设了地方文献课程,并招收了“地方文献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历史系也于同年招收了这一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成立了“地方文献研究室”,并相应开设了课程。最近,湘潭大学在院系调整之后,也准备和湖南省图书馆共同招收和培养地方文献方向的研究生。因此,地方文献教育为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培养了业务骨干,也为地方文献研究打下了基础。

总之,回顾建国50年来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有起有落,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1949-1965年,是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开创时期;1966-1976年,是地方文献事业遭受挫折的时期;1976年至今,则是地方文献事业飞速发展、不断壮大的时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普遍重视;密切配合各个时期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领域的需要,发挥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积极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地方文献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

3 我国地方文献理

《我国地方文献工作与理论研究综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51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