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想
目前,我馆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己全面展开,分为新书书目数据库和回溯书目数据库两步走,新书建库依采访、编目、流通顺序,引用国内现有的标准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套录,对没命中的图书本馆自行详录,完全按照CNMARC格式著录,工作顺序是标引人员填制工作单—>专业录入人员录入—>标引人员进行校对—>修改—>再校对—>修改—>总检查。回溯建库也是首先套录北图发行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对没套录上的数据,为了尽快流通,采用简单录入,即只包括书名、责任者、ISBN号、索书号、价格等。以后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再详细录入。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其实是我馆书目数据库的一部分,多年来我馆的西北地方文献一直是由采编部统一采购、分类、编目的。所以它的新书建库和回溯建库都与馆内普通书目数据库建库一同进行,我们就不再另行建立专门的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2.4馆藏西北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如前所述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同馆内普通书目数据库建设一同进行,不另行建库。那么,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就可考虑从专题着手,根据西北地方文献藏书的重点和特点,以及我们多年来对西北地方文献深层次开发的经验,第一步可以设立以下几个专题:西北民族宗教史料、西北历史地理、西北方志、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域研究、现代西北经济建设等专题数据库。对专题数据库的著录,要求不但要把图书的外部特征、主题、分类等详细著录外,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对某些专题进行文摘或提要式录入,对比较重要的文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全文录入。这就使得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在上网之后,国内外的用户都可随时随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我馆的西北地方文献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这类文献的文字形态、编排体例、载体形态和装帧形式都与普通图书有很大的区别,在著录过程中,应对古籍进行描述性编目,除了要反映古籍与普通图书具有共性的部分外(如书名、著者等),还要把每部古籍文献的特点和价值反映出来,即图文并茂。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采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古籍的建库问题。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影像、动画信息形式为一体,不仅可以用键盘和鼠标操纵计算机,而且可以用笔、语言、触摸屏幕来与计算机对话,使人们与计算机的交流达到自然会话的境界。我馆在古籍善本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兄弟馆建立古籍地方文献的经验,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2. 5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的建设
地方文献报刊是地方文献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在我馆的西北地方文献中,报刊文献占11.8%,其中解放前期刊389种、报纸65种,解放后期刊857种、报纸441种。这些文献非常准确地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动态,并对西北地区的历史进行着回顾和总结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极广。我馆建有卡片式地区期刊、报纸目录各一套、并自1956年开始编制《西北地方文献索引(报刊)》,至今已40余年,从未间断过。已编制印行的书本式目录有《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5年-1949年部分”共收录450余种报刊资料7000余条,“1950年-1965年部分”共收录报刊资料14000余条,1966年-1977年的西北文献索引已有油印本印行,1978年至今的索引卡片已积累了数万条之多。这一传统的报刊索引系统的建成,为我们今天建立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一个实用的、可行的报刊索引数据库应是外部特征检索、主题检索、分类检索、全文检索的综合应用。但是我馆目前的ILAS系统建立的报刊数据库只有外部特征检索,即刊名、作者、受控的数个索引词,这仅仅实现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自动化,对读者检索效果不明显,也就是说,只有用户在事先知道查找的资料所在的刊名和期号的条件下,才能快速简便地查到所需的资料,否则,用户要想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查全查准资料就十分困难。我们要建立的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就我馆现行的ILAS系统的连续出版物管理子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建库要求。在正常的报刊外部特征检索之外,更重要的是二次文献的著录,这就要求著录至少详细到报刊的篇目,对某些重要篇目还应作文摘或全文录入,所以,还要调研其它能适合此要求的软件,借鉴兄弟馆的经验,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把分散于各报刊中的有价值的各类文献信息进行系统的选择、收集、整理、加工,达到可以按类目、专题形式检索报刊资料的目的,充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2.6西北地方文献数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控制
我们建立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献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只有建立相应的通用型、标准化的数据库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西北地方文献数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非常重要,并且,与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相比,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存在着许多困难。一般中文图书的建库大多引用国内现有的标准书目数据库套录,如图书采用北图发行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套录,期刊可套录中国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发行的《中文社会科学报刊篇名数据库》和《中文自然科学报刊篇名数据库》等。然而西北地方文献的套录命中率很低,大量的数据需要我们自行建立。目前,还没有关于地方文献的标引细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西北地方文献收录范围的标准化
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首要条件是尽量把属于西北地方文献的资料收集全,但由于地方文献类型涉及领域广,数量多而分散,内部出版物和零碎资料所占比重大等特点,所以要把西北地方文献毫无遗漏地收集全,似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把西北地方文献确定一个标准的收录范围,特别是报刊索引的收录范围不应受政治气候、个人好恶、人员素质的影响,而应把“全国报刊索引”和“馆藏报刊索引”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总结,有主题、有重点地制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收录标准,确保文献的收藏与索引的质量。
②确立西北地方文献分类表
在《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地方文献的文献内容和特点,确立西北地方文献的分类表。如果直接采用《中图法》,由于类目的概念泛指,造成大量文献资料过于集中,所以应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和各项事业的特点,以及研究者多年使用习惯,将类目细分。如首都图书馆将类目设置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方经济、地方事业4大部类、17大类。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③编制《西北地方文献主题词表》
主题词是机检的主要检索点之一,主题标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的优劣。图书馆界通用的《汉语主题词表》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献标引工具,收词多而广泛,但用其标引西北地方文献,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不可能收录众多的带有西北地方特点的词汇。为了建立有特点的、实用的文献标引词表,应选拔一批专业基础深厚、学科知识渊博、业务技术精湛的图书管理员,对西北地方文献进行全面考察、科学分折、权衡利弊,以《汉语主题词表》为基础,根据西北地方文献的特点,编制出满足适度标引,质量较高的《西北地方文献主题词表》。
④制定《西北地方文献标引员手册》
该手册应对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文献著录标引工作细则等作出详细规定,为西北地方文献著录和标引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图书馆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地方文献工作的现代化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馆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我们今天撰写此文旨在抛砖引玉,衷心希望得到专家和兄弟馆的指导和帮助,使我馆的西北地方文献自动化建设能够一开始就置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少走或不少弯路,为早日实现西北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易雪梅. 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藏书及书目体系建设.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1)
2.甘肃省图书馆编. 甘肃省图书馆八十年. 1996
3. 常林. 北京地方文献及其报刊索引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8(1)
4. 莫少强.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图书馆学通讯,1986(3)
5.林小玲. 浅谈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文献信息学刊,1994(3)
6.韩朴编著.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文津出版社,1992
〔出处〕 《江西图书馆学刊》,1998年第3期
《关于建设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想(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