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2
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检查一下灯光是否合适,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另外,还要求家长至少提供一个纸箱来装学过的课本、试卷。不要甩得到处都是,因为中考需要用的。再是观察家庭的摆设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对班干部的家访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工作,说明这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大的益处的。每个学生家中访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刻钟。
家访之后,要建立学生卡片,形式自便,由班主任自己掌握。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以后的教育颇有益处,一定要做。人勤快,多写一点,人懒,少写一点。卡片上注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特保儿,或者揸行第几,住房情况,有无学习环境,父母的责任心,素质按自己的印象填优、良、中、差。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校表现原因的估计,采取教育的方法,试用的效果等。卡片一般用日记本就可以以,而且卡片中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表示掌握的情况。如我用3/4,分母4表示他兄弟姐妹4人,分子表示他排行第三,一目了然,又简便。
你这样做了,就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是你将来的财富。
八、抓主课的重点:
初中的主课,一共有六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外语上。因为这两门功课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旦出现两极分化,成绩滑坡的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情绪一出现便是闹堂,使教育增加困难。所以初中三年,始终盯住这两门课。一旦出现问题的苗头,要鼓励学生咬住跟上,使今后的教育顺利一点。
九、迎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就要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期中考试中优良面的学生,要力保优良;期中考试总分300分以上的学生,要力争进入优良面;成绩差的同学,力争期末考试中有大的进步;班干部要尽心尽职,争当优秀班干部,要求每个学生写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科的目标。目标要订得切实可行,不要订高了。二是根据目标制定措施,并要求能保证措施的实施。这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普通学校里,没有字数的要求,那些差生会在一张破纸上乱划几个字来敷衍你,对他的脑筋根本没有触动。复习计划收上来之后,全部过目。按好、中、差的比例,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写得认真的学生,在读报的时间,或班会的时间,让他们在全班读。这一做法,要作为教育常规,固定下来。以后的每次考试之前订计划,考试之后做总结。这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早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其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
这样的编排、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计划,还是做班主任工作小结,都适用。而且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
第二节 训练学生理解的阅读
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记忆,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一任务,本来应该在小学阶段完成。可是,我们初中的老师,在接受新的初中生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小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有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只会死记硬背。会给以后的教育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已经交给初中了。问题该由初中的老师来解决,怎么办?我认为,理解的阅读是理解的记忆的前提,所以,首先应该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
有一种办法,是让学生把学过的教材表述给你听。可是老师的精力有限,这种一个一个地捉虫似的教育势必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使老师力不从心。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
第一种方法: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围成圈,互相讲故事。学生互相讲故事,势必对自己所看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思索,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而老师可以坐在旁边听,用不着劳神费力。这里,着重注意三点:一是特别要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多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肯定是因为理解能力差。二是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可能地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训练。三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和成语,尽可能的用在表述上。词和成语的使用是否贴切、是否正确,倒是次要的事,学生自己以后会明白。在什么时间?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初一年级的班会应以老师的训导为主,每次训导时,针对班上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什么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无效果。我们成年人开会都打瞌睡,何况孩子呢?所以,在初一阶段,每次班会对学生训导五、六分钟之后,就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讲故事,干他们感举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个别腼腆的学生不会讲,他们的嘴不停地翕动着,就是发不出一个音。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当他们发出第一个音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种方法:
把问题交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有表情地朗读。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后,给她买了一只八哥鸟,然后要求女儿把课文读给八哥听,教八哥讲话。女儿饶有兴趣地对着鸟笼大声地朗读课文,我相信,她每读一遍,对课文理解就深刻一次。
第三种方法:
是多阅读课外书藉。初一阶段学生的课外读物应以民间故事,神话小说,童话为主。
培养学生理解地阅读。这个问题在小学未解决 好,到了初一还可以补救,到初二就来不及了。所以这一任务在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我看到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往往为初三毕业班疲于大奔命,那就是因为教育的程序安排不当,在初一未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我时常对自己过去受的教育进行思索,认为有一件事在开发我的智力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我在家是老大,下面有五个弟妹,一个接一个,长子负有照料弟妹的义务。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选,我就一边看,一边把里边的故事讲给弟妹们听。弟妹们听得乐哈哈,而这两年对弟妹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我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学生,难道不是一样吗?这个问题初一解决了,以后的教育就顺利了。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2(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7937.html
家访之后,要建立学生卡片,形式自便,由班主任自己掌握。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以后的教育颇有益处,一定要做。人勤快,多写一点,人懒,少写一点。卡片上注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特保儿,或者揸行第几,住房情况,有无学习环境,父母的责任心,素质按自己的印象填优、良、中、差。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校表现原因的估计,采取教育的方法,试用的效果等。卡片一般用日记本就可以以,而且卡片中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来表示掌握的情况。如我用3/4,分母4表示他兄弟姐妹4人,分子表示他排行第三,一目了然,又简便。
你这样做了,就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是你将来的财富。
八、抓主课的重点:
初中的主课,一共有六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外语上。因为这两门功课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旦出现两极分化,成绩滑坡的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情绪一出现便是闹堂,使教育增加困难。所以初中三年,始终盯住这两门课。一旦出现问题的苗头,要鼓励学生咬住跟上,使今后的教育顺利一点。
九、迎接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就要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期中考试中优良面的学生,要力保优良;期中考试总分300分以上的学生,要力争进入优良面;成绩差的同学,力争期末考试中有大的进步;班干部要尽心尽职,争当优秀班干部,要求每个学生写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科的目标。目标要订得切实可行,不要订高了。二是根据目标制定措施,并要求能保证措施的实施。这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300字到500字不等。普通学校里,没有字数的要求,那些差生会在一张破纸上乱划几个字来敷衍你,对他的脑筋根本没有触动。复习计划收上来之后,全部过目。按好、中、差的比例,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写得认真的学生,在读报的时间,或班会的时间,让他们在全班读。这一做法,要作为教育常规,固定下来。以后的每次考试之前订计划,考试之后做总结。这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早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其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
这样的编排、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计划,还是做班主任工作小结,都适用。而且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
第二节 训练学生理解的阅读
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记忆,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一任务,本来应该在小学阶段完成。可是,我们初中的老师,在接受新的初中生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小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有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只会死记硬背。会给以后的教育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已经交给初中了。问题该由初中的老师来解决,怎么办?我认为,理解的阅读是理解的记忆的前提,所以,首先应该训练学生理解地阅读。
有一种办法,是让学生把学过的教材表述给你听。可是老师的精力有限,这种一个一个地捉虫似的教育势必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使老师力不从心。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
第一种方法:
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围成圈,互相讲故事。学生互相讲故事,势必对自己所看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思索,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而老师可以坐在旁边听,用不着劳神费力。这里,着重注意三点:一是特别要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多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肯定是因为理解能力差。二是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可能地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再创造的训练。三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词和成语,尽可能的用在表述上。词和成语的使用是否贴切、是否正确,倒是次要的事,学生自己以后会明白。在什么时间?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初一年级的班会应以老师的训导为主,每次训导时,针对班上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什么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无效果。我们成年人开会都打瞌睡,何况孩子呢?所以,在初一阶段,每次班会对学生训导五、六分钟之后,就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讲故事,干他们感举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个别腼腆的学生不会讲,他们的嘴不停地翕动着,就是发不出一个音。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当他们发出第一个音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种方法:
把问题交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有表情地朗读。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之后,给她买了一只八哥鸟,然后要求女儿把课文读给八哥听,教八哥讲话。女儿饶有兴趣地对着鸟笼大声地朗读课文,我相信,她每读一遍,对课文理解就深刻一次。
第三种方法:
是多阅读课外书藉。初一阶段学生的课外读物应以民间故事,神话小说,童话为主。
培养学生理解地阅读。这个问题在小学未解决 好,到了初一还可以补救,到初二就来不及了。所以这一任务在初一阶段一定要完成。我看到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往往为初三毕业班疲于大奔命,那就是因为教育的程序安排不当,在初一未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我时常对自己过去受的教育进行思索,认为有一件事在开发我的智力上起了决定的作用。
我在家是老大,下面有五个弟妹,一个接一个,长子负有照料弟妹的义务。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选,我就一边看,一边把里边的故事讲给弟妹们听。弟妹们听得乐哈哈,而这两年对弟妹们讲故事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我理解地阅读和理解地记忆的能力。学生,难道不是一样吗?这个问题初一解决了,以后的教育就顺利了。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2(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