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莫言”
我们一起读“莫言”
作者/史金霞
一、为什么要读“莫言”
著有11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的莫言先生,最终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前网上的种种猜疑与争论,再次被加热沸腾。
身为高三语文教师,面对如此典型的社会、文化、文学现象,我是必须要与学生共读“莫言”的。
是的,在我看来,“莫言”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争议,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太多。透过对这些问题的观察、思考与交流,我相信,我和孩子们,可以在语文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远,也可以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走得更开阔。
当“莫言”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象,读莫言说莫言,便是在介入当下的生活,而当下之生活便是明日之历史。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
二、如此读“莫言”
第一步:莫言是谁?
10月12日语文课上,我跟学生宣布了莫言昨日获诺奖的信息(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了解了一下学生之前是否读过莫言的作品(读过的极少,知道的不多),然后将莫言获奖前后所引起的争议向学生作了介绍,重点谈了两点:一是他作为体制内作家的身份与抄写《讲话》一事所引起的争议,二是关于他的小说语言与内容、创作的特点等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评价。最后,也简单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特别强调,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了解,观察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过程,是一个埋引线的过程,激发学生了解莫言其人其事,去阅读莫言作品,去关注莫言的相关报道。事实证明,效果极好。
经过几天的阅读了解、感受思考,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第二步:我读莫言。
10月15日,我选编了莫言专题阅读之一:主体是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中的短文《虚伪的教育》,然后是三篇评论:《博客天下》杂志刚刊发的宋石男的评论《莫言:沉默者的胜利?》、任铎之的《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回归文学本身看莫言获奖》、石述思的时评《莫言热是个泡沫》;之后,附录了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以及传说中他的获奖作品长篇小说《蛙》的简介与中西方评论界对此小说的不同评价;最后,推荐了莫言的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以及长篇小说《蛙》。
与这个讲义一起印发的,还有一份介绍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其人其诗的讲义。主打文章是《洛尔迦:在一滴水中,找寻他的声音》,推荐作品是诗集《洛尔迦的诗》、《深歌与谣曲》、《诗人在纽约》。相关链接,则介绍了1927年对西班牙文学史的重要意义,还附录了洛尔迦的代表诗作《西班牙宪警谣》和《骑士之歌》,选取了戴望舒和马岱良董继平两个不同的《骑士之歌》译本,让学生比较优劣。
这两份讲义貌似没有关联,其实大有深意,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比较阅读,自觉形成,得到收获。事实果然没让我失望。
关于莫言的讲义,选取《虚伪的教育》一文,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与所学《唐宋八大家选读》中的《柳子厚墓志铭》等文相呼应,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的回响;而宋、任、石三篇评论,分别从人、事、文三个角度切入,且与时下无处不在的追捧喝彩不同,都较为冷静理智,隔开距离来评析;附录文字从中外对比入手。杂取新浪微博时评人的言论,富有新鲜感生活气息。这样的阅读,会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对比,新的认识会伴随着新的困惑一道产生,从而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再接着去读更多的莫言的作品以及对其人其事其文的评论。(中国文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从孩子们随后的随笔中,我一如既往地收获了惊喜。
第三步:发现莫言。
10月20日,拓展课上,引入多媒体。首先给学生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然后看了据此改编的电影《暖》,课后印发其短篇小说《拇指拷》。小说看完,一学生说有些沉重,滋味复杂。看电影过程中,各种改编不时引发叫声议论声,看到最后,他们说原来改编就是改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啊。不同的何止是故事,布置作业去比较鉴赏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此则能进一步发现另一个莫言。
第四步:聆听莫言。
10月24日,下发“莫言专题阅读二”,主要内容为:《新京报》报道《莫言家乡拟种万亩红高梁 斥6.7亿打造旅游带》、《南方周末》访谈《莫言说》、《人民日报》专访《自己成为莫言热旁观者》,一起来评议莫言获奖后引发的系列事件,聆听莫言的心声。
至此,我们的莫言专题阅读暂告一段落,我有理由相信,对莫言其人与事感兴趣的孩子,会接着关注其人其事,留心各种声音,而对莫言的文字感兴趣的孩子,会读他的散文、小说,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
这,只是一个开端。
三、后生大胆说“莫言”
以下文字,摘自学生读完“莫言专题阅读一”之后所写随笔,为便于读者比较,略作分类:
1.《虚伪的教育》读后感
就莫言的《虚伪的教育》,他应该是很明确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国人现在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但只是并没有想要打破或改变的意图。他可能更偏向于能把自己安稳地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在不殃及自身的情况下展露一下政治观点,所谓体制内作家的本能。——张新新
这就是一个体制内的作家,他有着妥协智慧、生存之道。他说的话,三分假七分 《我们一起读“莫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194.html
作者/史金霞
一、为什么要读“莫言”
著有11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的莫言先生,最终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前网上的种种猜疑与争论,再次被加热沸腾。
身为高三语文教师,面对如此典型的社会、文化、文学现象,我是必须要与学生共读“莫言”的。
是的,在我看来,“莫言”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争议,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太多。透过对这些问题的观察、思考与交流,我相信,我和孩子们,可以在语文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远,也可以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走得更开阔。
当“莫言”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象,读莫言说莫言,便是在介入当下的生活,而当下之生活便是明日之历史。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
二、如此读“莫言”
第一步:莫言是谁?
10月12日语文课上,我跟学生宣布了莫言昨日获诺奖的信息(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了解了一下学生之前是否读过莫言的作品(读过的极少,知道的不多),然后将莫言获奖前后所引起的争议向学生作了介绍,重点谈了两点:一是他作为体制内作家的身份与抄写《讲话》一事所引起的争议,二是关于他的小说语言与内容、创作的特点等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评价。最后,也简单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特别强调,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了解,观察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过程,是一个埋引线的过程,激发学生了解莫言其人其事,去阅读莫言作品,去关注莫言的相关报道。事实证明,效果极好。
经过几天的阅读了解、感受思考,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第二步:我读莫言。
10月15日,我选编了莫言专题阅读之一:主体是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中的短文《虚伪的教育》,然后是三篇评论:《博客天下》杂志刚刊发的宋石男的评论《莫言:沉默者的胜利?》、任铎之的《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回归文学本身看莫言获奖》、石述思的时评《莫言热是个泡沫》;之后,附录了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以及传说中他的获奖作品长篇小说《蛙》的简介与中西方评论界对此小说的不同评价;最后,推荐了莫言的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以及长篇小说《蛙》。
与这个讲义一起印发的,还有一份介绍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其人其诗的讲义。主打文章是《洛尔迦:在一滴水中,找寻他的声音》,推荐作品是诗集《洛尔迦的诗》、《深歌与谣曲》、《诗人在纽约》。相关链接,则介绍了1927年对西班牙文学史的重要意义,还附录了洛尔迦的代表诗作《西班牙宪警谣》和《骑士之歌》,选取了戴望舒和马岱良董继平两个不同的《骑士之歌》译本,让学生比较优劣。
这两份讲义貌似没有关联,其实大有深意,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比较阅读,自觉形成,得到收获。事实果然没让我失望。
关于莫言的讲义,选取《虚伪的教育》一文,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与所学《唐宋八大家选读》中的《柳子厚墓志铭》等文相呼应,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的回响;而宋、任、石三篇评论,分别从人、事、文三个角度切入,且与时下无处不在的追捧喝彩不同,都较为冷静理智,隔开距离来评析;附录文字从中外对比入手。杂取新浪微博时评人的言论,富有新鲜感生活气息。这样的阅读,会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对比,新的认识会伴随着新的困惑一道产生,从而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再接着去读更多的莫言的作品以及对其人其事其文的评论。(中国文学论文 fanwen.oyaya.net)从孩子们随后的随笔中,我一如既往地收获了惊喜。
第三步:发现莫言。
10月20日,拓展课上,引入多媒体。首先给学生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然后看了据此改编的电影《暖》,课后印发其短篇小说《拇指拷》。小说看完,一学生说有些沉重,滋味复杂。看电影过程中,各种改编不时引发叫声议论声,看到最后,他们说原来改编就是改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啊。不同的何止是故事,布置作业去比较鉴赏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此则能进一步发现另一个莫言。
第四步:聆听莫言。
10月24日,下发“莫言专题阅读二”,主要内容为:《新京报》报道《莫言家乡拟种万亩红高梁 斥6.7亿打造旅游带》、《南方周末》访谈《莫言说》、《人民日报》专访《自己成为莫言热旁观者》,一起来评议莫言获奖后引发的系列事件,聆听莫言的心声。
至此,我们的莫言专题阅读暂告一段落,我有理由相信,对莫言其人与事感兴趣的孩子,会接着关注其人其事,留心各种声音,而对莫言的文字感兴趣的孩子,会读他的散文、小说,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
这,只是一个开端。
三、后生大胆说“莫言”
以下文字,摘自学生读完“莫言专题阅读一”之后所写随笔,为便于读者比较,略作分类:
1.《虚伪的教育》读后感
就莫言的《虚伪的教育》,他应该是很明确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国人现在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但只是并没有想要打破或改变的意图。他可能更偏向于能把自己安稳地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在不殃及自身的情况下展露一下政治观点,所谓体制内作家的本能。——张新新
这就是一个体制内的作家,他有着妥协智慧、生存之道。他说的话,三分假七分 《我们一起读“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