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化时代,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在这个时代充当着重要角色。地方文献信息是公共图书馆文献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公共图书馆文献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广大读者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要日益迫切。因此,作为文献收藏和信息传播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只有充分收集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一、广泛收集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方信息资源,也是衡量一地科学文化发展状况的标志。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一则可以了解本地区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对文献资源的社会需求;二则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确定收集范围
做好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关键,首先是必须确定其收集范围。不定下一个适当的范围,无论什么资料都收集,必然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范围定得过窄,又会使有价值的文献出现缺漏流失。以荆门市图书馆为例,就根据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内容宏富,品种繁多等具体情况,确定了以下几方面为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1.地方出版物
(1)本地凡碑刻、竹木丝帛载文及石印的各种出版物;(2)在本地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各种图书(含教材)、报纸、杂志、连续出版物、编印成册的各种学习资料、宣传资料等;(3)自制和出版的光盘、拷贝、磁带等电子出版资料。
2.地方人士著作
(1)历代本地籍人士的著作和影音资料;(2)在本地工作的外地人士的著作和影音资料;(3)对本地建设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和外地重要人士的手稿、照片、传记、纪念文章和影音资料等。
3.地方史料
(1)历代编撰的地方志和各种专志、谱谍等;(2)历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传单、标贴、文告等;(3)近几年编撰的地方志、行业志、单位史志、地名志等;(4)汇编成册的重要会议文献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资料;(5)反映建国后本地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各种文献(包括图书、照片、音像资料等);(6)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本地视察以及全国知名人士在本地活动的各种文献记载(包括手迹、照片、音像资料等);(7)重要外事活动的资料;(8)内容与本地有关的其它文献。
(二)多途径的收集地方文献
1.依靠本地政府部门支持,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确保新产生文献收集的完整性。为了完整系统地收藏、开发和利用我市地方文献,更好的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荆门市政府先后于1994年、2001年两次下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呈缴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直属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凡属在荆正式出版或非正式出版和有关荆门历史、现状、发展、风土人情等各类文献资料,都属我市地方文献范畴,都应及时完整的呈缴。尤其是2001年下发的文件当中还重点提到了200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建立健全呈缴本制度;省图书馆是本省出版物版本收藏单位,市、州图书馆是所在地出版物版本收藏单位;省内各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应当在出版物出版30日内,向省图书馆及出版单位所在地的市、州公共图书馆缴送两册(套)样本;鼓励省内出版内部出版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省外出版作品的个人自愿呈缴。通过政府下发的文件,就能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不力的局面,确定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连贯性,对本地地方文献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
2.图书馆应组织专职人员深入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收集。可以先摸清本地相关单位及地方名人,及时掌握有关地方文献信息,主动上门索取。
3.通过当地出版发行地方文献的部门和单位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保证地方文献征集齐全。
4.通过各种活动征集地方文献,扩大征集工作的影响。如专题宣传活动周、地方文献展览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我馆1999年举办的地方文献展览活动,在展阅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人主动向我馆呈缴地方文献。如市民政局退休干部高向雄送来了《高氏族谱》,市教科所送来了价值近万元的《素质教育工程书库》等。
5.通过电视、报纸、网上搜索等形式广泛地获取地方文献信息。如:我市董玉清先生荣膺第七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还有市博物馆编辑出版的获全国第四届图书一等奖的《郭店楚墓竹简》等,就是通过因特网和中央电视台、荆门电视台以及《湖北日报》上获得信息,从而主动登门求索,将资料收集馆藏。
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有效措施
地方文献是本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学者们的科学智慧和知识的结晶,通过本地的地方文献可以为本地党政机关和有关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进行重大决策提供资讯资料和历史借鉴。地方文献也是为子孙后代保存的一笔财富。如何使地方文献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成立专室,实行全开架借阅。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收藏室,以突出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实行开架借阅让读者走到书架前随意浏览,及时发现适用的书刊,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传统的“闭架式”借阅不允许读者随便出入书库,读者很难直接寻找到所需的书刊,通过查找目录获得需要的图书效率很低,这种借阅方式给读者造成不便,直接影响图书的利用率。而地方文献的开架阅览,可使读者了解本地的著作成果,也能充分发掘馆藏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我馆的地方文献就是采用专室及开架借阅的方式,并设立了阅览座位,给读者提供了极其方便的条件。
第二,编制各种索引。地方文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分布零散,可见编制各种索引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将分散的地方文献论文资料线索,分门别类编制专题索引;另一方面,将不同知识点从地方文献中提取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和位置,编制主题索引、地名索引、著者索引等详尽揭示地方文献线索和内容特征。
第三,举办地方文献展览,让读者充分认识了解地方文献资源。如:我馆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1999年9月特举办了“荆门市首届地方文献展览”,共展出馆藏荆门市1949-1999年出版的各类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黄耀良精心制作的《水浒》108将烙画及京剧脸谱等艺术品。这些展品既有荆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人物传记、风土民情等方面的资料,也有地方史料及各类统计资料等等。展阅期间,不少参观者还说,不是通过参观图书馆举办的地方文献展,根本不知道荆门有这么多的著述成果。
第四,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提高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地方文献网上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势在必行。图书馆不可能满足读者的全部需求,她也不可能收全所有的地方文献,只有通过网络化建设,使全社会的图书馆连成一个整体,才能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此时的地方文献服务不仅可向读者提供本馆的馆藏信息,还能提供其他馆的馆藏信息。只有共享资源,才能为读者提供地方文献信息的有力保证。
总之,地方文献收集与开发利用远远不止这些。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尽量收齐、收全地方文献,而且还要对地方文献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让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处〕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1)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