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南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


中国文学史》)这与民间文学的创作特点是一致的。三国故事的流传显然分为两个体系,一是正统史传典籍,一是民间口头讲说。前者以陈书裴注为代表,后者以宋代“说三分”、元代《三国志平话》以及宋元“三国戏”为代表。《三国志通俗演义》显然既吸收民间创作成果,又大量采纳历史典籍材料,这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思路。向民间的倾斜,意味着对民间立场的倾服和对历史细节事实的忽略;向正统典籍的倾斜,意味着对正统观念的接受与对历史细节事实的重视。这本是相互矛盾的两种方法,很难协调地整合在一起。但演义所呈现出来的情况却看起来很协调,比如演义的“三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这样将人物性格以极致的方式刻画,恰好符合民间创作之特点。但接着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七分事实”作为基础,而作为基础的正史实际上并没有这样极致的刻画,那么所谓的“三绝”由何而来?笔者觉得“三绝”与“七分事实”就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一个悖论。其实,“三绝”不过是评论家们的省事的却是简单化的熟语。阅读演义的印象,往往觉得曹操很真实,诸葛亮很假,关羽又很迂。造成这样反差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两种不同创作方式对接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不协调呢?笔者甚至觉得,演义的创作就是一种拼接的创作方式。这种拼接的创作方式就是拿来一个主题,就是所谓的“扬刘抑曹”,以此先人为主,再吸纳正史,因而形成民间材料与典籍材料相互龃龉矛盾之局面亦不足奇怪了。
  
  再回到平话与演义对孙坚、孙策事的不同处理。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结晶的平话,以“帝蜀寇魏”为主题,对立的双方就构成了故事正、反两个方面的主角,处在夹缝中的东吴,无奈地只有退居次要角色。所以,东吴事情在叙述蜀魏争斗时,就可有可无,惯于以单线进展的民间文学,往往顾不得照顾受到委屈的东吴。而演义呢,想取得一种均衡,就必须增加东吴内容。所以在平话里被忽略的东吴的史传材料就大量地增加进来。毕竟这是一种添加,而不是起于最初的、完全的融合,以历史典籍为依据对《三国演义》进行扩充,如果不是十分娴熟,就会出现“食史书而不化之处”。小说里孙坚父子形象比之历史典籍大为逊色,原因即在于此。
  
  四、结语
  
  三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也留下了世代口耳相传的民间作品。经过漫长时代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三国演义》,既带有民间文学色彩,在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具有群体性和普遍性,同时又打上了作家个人创作的烙印。虽然作家的个性经常湮没子集体意识和群众情感里,但拾取了历史资料作为小说的补充时,又带人了写史者与引用者个人的观点。这就使得这部著作的思想情感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只有把民间与个体创作的区别与表现梳理出来,才能勇于承认二者衔接所产生的矛盾与不协调,从而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兆新.三国演义丛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1.
  
  [2]夏炜,略论《三国演义》的整体结构特色[J].中州学刊,1984(04).
  
  [3]关四平.以俗融雅以心驭史[J].北方论丛,2000(01).
  
  [4]徐传武,《三国演义》与史实之六[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OI).
  
  [5]徐传武,《三国演义》与史实[J].阅读与写作,1995(06).
  
  [作者简介]
  
  李继华(1958-),男,河南太康人,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及当代文学。
  
 

《南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26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