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中药化—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
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再来看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的状况。现有中药具宏观内容,即具中药基本内容;现有西药具微观内容,即具现代科学内容。若能保留现有内容,又使所缺内容通过研究而具备,则均能得到现代科学化中药。也就是说,使现有中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使之再获现代科学内容,从而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使现有西药,通过按中医药学理论的研究,使之再获中药基本内容,从而成现代科学化中药。笔者曾称将四药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中进行研究,使具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为西药中药化。 (关于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必要性、 基本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笔者在《医学与哲学》的1982年第一期以“试论西药中药化”为文,已作论述,故不再重述。)从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即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 两条途径。
现有中药的绝大多数,属动物或植物的组织,包括部位或整体,其所含化合物的种类相当多;另一方面,每种中药的中医药学的性能、功效表述又往往为多方面,故其现代科学化的难度很大。就物质基础来讲,若将一味中药 (动物或植物来源)的全部组成的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研究确定,尽管从现代化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看,是可能的,但工作量是极大的,尤其若涉及多糖类和蛋 白质类化合物,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来讲,若将一味中药的中医药学术语所表述的性能和功效,均给予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的表述,其工作量亦是很大的。加之,人体 状况的有些中医药学术语表达。如阴、 阳、气、血、精、神等,如何从现代科学角度理解,尚属探讨的内容,故更增加中药的性能、功效的现代科学表述难度。基于此,一些中药如人参等。尽管有上百年、多方面的现代科学研究历史,至今仍未能达现代科学化。可见由现有中药获现代科学化中药之途径,其艰难之大。 现有西药的绝大多数,其物质组成已达分子状况,生物活性已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述的。若再研究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则有很多方便之处。首先,中医药学历来有吸收非中药物质为中药的传统,研究经验丰富、标准明确、方法成熟。主要为临床研究,如能使寒证得以治愈、对热证无效或加重病情的药物,其为热性;若能使热毒证得以治的药物,则其功效为清热鲜毒,其它亦然。第二, 现有西药已是药物,更便于研究。如已具较多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和使用资料,可供借鉴参教,尢近几十年中西医 结合研究的资料,更有参考价值。更主要可直接进行临床的中医药学研究,例如某种西药,可根据西医药学而选择使用对象—相应疾病患者,在用药前后,对患者同时作中医药学的诊断,那么,用药前后患者机体的各种中医药征象的改变,则为此药所致。据其所致的中医药学征象改变情况,可归纳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见卜),而达中医化。第三,现时中医在医院工作。从事 研究又多有方便之处。如病人多、病种多、现代检验指标多等,这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可用资料,从而使得此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确定依据充分;再者、可中医与西医配合,或多位中医配合,如此则可使所获资料准确性提高, 从而使此类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确定得更符合客观情况。从上可见,西药中药化为获得现代科学化的捷径。当获得更多此类中药后,又可根据这些中药的现代科学内容,进一步归纳研究确定中药共性内容,如寒性物质基础及现代生物活性表述,活血化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现代生物活性表述等,从而达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故西药中药化为中药学现代科现代化的捷。
终结论述:中西医药学结合,要能体现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和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故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为达中西医药学结合,则以中医药学现代科学化为前提。中医药学现代科学化,包括中医学现代科学化和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中药学现代科学化易于达到,又能促进和带动中医学现代科学化,而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捷径,则为西药中药化。任何科学研究目的,当有多种途径可达到时,自然选择捷径。故西医中药化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起点到终点:西药中药化,达中药学现代科学化;带动和促进中医学现代科学化,实现中医药学现代科学化,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到来与实现。
《西药中药化—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