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敬老崇文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弘扬——“敬老崇文与现代社会”论坛综述


就是说老人是优秀传统道德的化身,老人还是有着变革道德丰富经历的载体。敬老崇文就是要重视道德建设、道德变革,就是走进道德建设、道德变革的快车道。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认为,为了民族昌盛,振兴中华,必须敬老崇文。怎样敬老崇文,则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他指出,法律是社会共生的主要约束条件,民间传统是微观社会共生的重要约束条件。具有社会惯性和神圣性的民间传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敬重长者,崇尚文明,是维持微观社会秩序的张力。
  
  敬老崇文传统的实践与弘扬
  
  如何在新时期弘扬和发展“敬老崇文”优秀传统,与会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沈渭滨教授建议,要让“敬老”形成浓厚的社会风气,应该加强个人的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要让“崇文”形成风气,必须在加强课本知识、专业教育的同时,扩大传统文化的阅读面,做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他还特别指出,面对迅速进入的老龄化社会,政府应把敬老崇文作为一种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来考虑。胡守钧教授呼吁:(法律论文 )为了敬老崇文,维持良好的民间秩序,必须恢复和弘扬优良的民间传统,如恢复传统节日敬老崇文的内涵,恢复家庭供奉“天地国亲师之位”,恢复传统婚仪、丧仪等。
  
  此外,与会专家对文史馆坚持“敬老崇文”的办馆宗旨,成为社会敬老崇文、赓续文脉、发扬传统的重要园地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文史馆在敬老崇文实践中起着示范、推广的作用。仲富兰教授认为,目前社会上对老年人的作用和智慧的认识比较肤浅和刻板,从而影响了“老有所为”的发挥和体现。尊重老年人绝不仅仅体现在对老人过去贡献的肯定,也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社会公德,更应注意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尤其是发挥老人的智慧和经验的长处。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政府中设置文史研究馆,把敬老崇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文史馆正是以敬老崇文为办馆宗旨,团结联络了一批有“德、才、望”的老年知识分子,发挥他们的专长,为发挥他们的作用创造条件。这就是“敬老崇文”文化传统的生动实践。在同海外交往中,不论是自己同胞还是外国友人,对中国有文史馆这么一个政府机构,专门安排照顾有声望的老年知识分子,都表现出非常的惊讶和艳羡。沈渭滨教授认为,文史馆馆员都是学有所长、对国家各个领域做过重要贡献的社会知名长者,充分尊重和发扬他们的学术专长,是馆方的职责;通过自己的专长、学识,努力为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社会道德和民风淳厚、社会安定发挥余热,是馆员的社会责任。两者结合,上下互动,就一定能使文史馆成为社会敬老崇文、赓续文脉、发扬传统的典范。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陈昌福教授认为,应借鉴文史馆敬老崇文的实践,采取统一战线的方法为老年知识分子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他们乐其所好、为其愿为,发挥余热、贡献社会。实践证明,坚持“敬老崇文”宗旨,不仅持续发展了文史馆员中蕴藏的人文和统战资源,老枝新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彰显了统一战线的真义,而且也为应对世界面临的老龄人口问题的挑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或有益的启示。
  
 

《敬老崇文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弘扬——“敬老崇文与现代社会”论坛综述(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55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