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 ——兼与王宁教授商榷
中译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 ——兼与王宁教授商榷
口王长国
内容摘要 《“世界文学”:从乌杞邦想象到审美现实》一文准确判断了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地位,并提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中译外工作的必要性。然而,作者认为中译外“尤其需要国外汉学家的配合和帮助”,忽视了中国译者的主体作用,不利于中国文学最终走向世界。 “中译外”工作的薄弱是目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它受学界的观念、中国文学的创作质量、译者的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国家向主要目标语言国派驻“文化大使”、以及提倡优秀的中国文学作者创造条件参与翻译自己作品的策略,切实提高中译外工作的效能,从而有效推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关键词 中译外 译者主体 源语言 目标语言 文化大使 作者参译作
者王长国,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海:200234)
王宁教授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7期的《“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一文,对“世界文学”的概念及当代含义进行了多重视角、多个维度的梳理,对构成其赖以存在的诸多条件,亦即评价世界文学的标准一一予以阐述。作者特别分析了世界文学的语境下中国文学的现状,并认为目前“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十分边缘”,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诸多障碍中,最大的不足莫过于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的“中译外”工作。王宁教授认为, “我们当下翻译的重点无疑应该由外译中转向中译外,尤其是要把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翻译成世界主要语言——英语,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全球化所造成的语言霸权主义状况” …。王宁教授抓住了造成中国文学至今未能走向世界问题的关键,但或许囿于篇幅,对具体怎么实施“中译外”,解决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只是略微提及: “在这种中译外的过程中,为了更为有效地实施‘本土全球化’的战略,我们尤其需要国外汉学家的配合和帮助,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笔者认为,王宁教授强调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配合和帮助”固然有其积极一面,但“中泽外”工作的主体应该是中国译者,“中译外”工作薄弱,源自于学界的认识、中国文学的创作质量、译者的选题和译者的自身素质等“瓶颈”制约。只有解决好这几方面的制约,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五四时期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到中国来,并给古老的中国文学吹来屡屡清新空气,但是“在把西方各种文化理论思潮引进中国的同时,五四作家和知识分子忽视了文化翻译的另外一极:即将中国文化和文学介绍给外部世界”]。尽管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到中国,使中国文学有机会在接近世界文学主流后重构传统的文学话语,但这种重视“请进来”忽视“走出去”的单一文学交流状态也一直延续至今,造成了世界文坛对中国文学的陌生,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变得遥遥无期。就目前而言,外译中与中译外文学书籍的总体比例大约是10:l,与欧美的比例更是达到惊人的100:1的逆差。
与“西学东渐”的热潮相比, “东学西渐”历来就是阻力重重。比如,我们对五四前后“西学东渐”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不懂外语的传奇翻译家林纾往往津津乐道,而对“东学西渐”过程中孤军奋战的“晚清腐儒陈季同”却大加挞伐。陈季同在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中起过巨大的作用,他一方面以“西学东渐”为己任,为国内翻译了大量的西学著作,另一方面又大力从事“东学西渐”工作,为欧洲读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但陈季同的“东学西渐”工作却屡屡受到国内研究界的误解和批判,甚至有学者认为, “晚清腐儒陈季同”在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中的“送去”, “是老牌国粹主义的一个‘化西’口号”, “最近有学者重提后,将它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并举,似乎很全面。但从其背后,我却依然体察到一个围绕‘东/西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结”。 一这种观点背后透露出的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拿来”,羞于“送去”,对自家的精粹总觉自惭形秽,这种潜意识的卑微思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观念也是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之一。为此,重视文化交流的另外一极——“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曾是促进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由“古典”向“现代”演进与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今, “东学西渐”应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主导性观念。
中译外的第二个主要制约因素是翻译源头的质,即可供翻译的源语言——汉语文学的质量问题。从普遍意义上说,文学能够将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上升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和普遍情感,被不同境遇中的人们普遍认同并产生心灵的沟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就可以在文学中得到某种共同的维系。作家作为艺术世界的创造者,其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情操正是昔日人类的光荣——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世界文学呼唤反映人性光辉、挖掘人性深处触动灵魂的东西。基于此,诺贝尔在100多年前立下遗嘱,将文学奖颁给“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的作家。因此,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世界眼光,是否能对世界性经验作出精神上的认同,就看他能否通过其作品反映人类的普遍精神境遇。“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应该在民族文学中得到关注。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民族经验,我们的文学就太狭隘了。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民族文学应该关心世界性问题,让世界经验得到本土化的表达,这是‘世界文学经验本土化’的要义”。文史论文
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的文学从“打倒”、“砸烂”、 “赴汤蹈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 “玩的就是心跳”、 “丰乳肥臀”等意象一路走来,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恨、漠视生命、哗众取宠的恶俗元素,很少关乎“爱”、“自由”、“善”等具有人类普世价值话题,从而使中国经验无法呼应世界性的价值和经验,因此也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同。为避免中译外时优秀翻译家“无米之炊”的尴尬,中国作家需要具有敞开胸怀服务全人类、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使命感,创造出有思想深度、能反映人类普遍精神境遇的作品,特别要重视对生命、善、人类的大爱等具有普世价值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中国作家在创作上要摒弃浮 《中译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 ——兼与王宁教授商榷》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572.html
口王长国
内容摘要 《“世界文学”:从乌杞邦想象到审美现实》一文准确判断了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地位,并提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中译外工作的必要性。然而,作者认为中译外“尤其需要国外汉学家的配合和帮助”,忽视了中国译者的主体作用,不利于中国文学最终走向世界。 “中译外”工作的薄弱是目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它受学界的观念、中国文学的创作质量、译者的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国家向主要目标语言国派驻“文化大使”、以及提倡优秀的中国文学作者创造条件参与翻译自己作品的策略,切实提高中译外工作的效能,从而有效推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关键词 中译外 译者主体 源语言 目标语言 文化大使 作者参译作
者王长国,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上海:200234)
王宁教授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7期的《“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一文,对“世界文学”的概念及当代含义进行了多重视角、多个维度的梳理,对构成其赖以存在的诸多条件,亦即评价世界文学的标准一一予以阐述。作者特别分析了世界文学的语境下中国文学的现状,并认为目前“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十分边缘”,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诸多障碍中,最大的不足莫过于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的“中译外”工作。王宁教授认为, “我们当下翻译的重点无疑应该由外译中转向中译外,尤其是要把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翻译成世界主要语言——英语,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全球化所造成的语言霸权主义状况” …。王宁教授抓住了造成中国文学至今未能走向世界问题的关键,但或许囿于篇幅,对具体怎么实施“中译外”,解决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只是略微提及: “在这种中译外的过程中,为了更为有效地实施‘本土全球化’的战略,我们尤其需要国外汉学家的配合和帮助,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笔者认为,王宁教授强调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配合和帮助”固然有其积极一面,但“中泽外”工作的主体应该是中国译者,“中译外”工作薄弱,源自于学界的认识、中国文学的创作质量、译者的选题和译者的自身素质等“瓶颈”制约。只有解决好这几方面的制约,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五四时期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到中国来,并给古老的中国文学吹来屡屡清新空气,但是“在把西方各种文化理论思潮引进中国的同时,五四作家和知识分子忽视了文化翻译的另外一极:即将中国文化和文学介绍给外部世界”]。尽管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到中国,使中国文学有机会在接近世界文学主流后重构传统的文学话语,但这种重视“请进来”忽视“走出去”的单一文学交流状态也一直延续至今,造成了世界文坛对中国文学的陌生,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变得遥遥无期。就目前而言,外译中与中译外文学书籍的总体比例大约是10:l,与欧美的比例更是达到惊人的100:1的逆差。
与“西学东渐”的热潮相比, “东学西渐”历来就是阻力重重。比如,我们对五四前后“西学东渐”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不懂外语的传奇翻译家林纾往往津津乐道,而对“东学西渐”过程中孤军奋战的“晚清腐儒陈季同”却大加挞伐。陈季同在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中起过巨大的作用,他一方面以“西学东渐”为己任,为国内翻译了大量的西学著作,另一方面又大力从事“东学西渐”工作,为欧洲读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但陈季同的“东学西渐”工作却屡屡受到国内研究界的误解和批判,甚至有学者认为, “晚清腐儒陈季同”在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中的“送去”, “是老牌国粹主义的一个‘化西’口号”, “最近有学者重提后,将它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并举,似乎很全面。但从其背后,我却依然体察到一个围绕‘东/西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结”。 一这种观点背后透露出的是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拿来”,羞于“送去”,对自家的精粹总觉自惭形秽,这种潜意识的卑微思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观念也是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之一。为此,重视文化交流的另外一极——“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曾是促进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由“古典”向“现代”演进与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今, “东学西渐”应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主导性观念。
中译外的第二个主要制约因素是翻译源头的质,即可供翻译的源语言——汉语文学的质量问题。从普遍意义上说,文学能够将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上升为人类的普遍价值和普遍情感,被不同境遇中的人们普遍认同并产生心灵的沟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就可以在文学中得到某种共同的维系。作家作为艺术世界的创造者,其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情操正是昔日人类的光荣——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世界文学呼唤反映人性光辉、挖掘人性深处触动灵魂的东西。基于此,诺贝尔在100多年前立下遗嘱,将文学奖颁给“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的作家。因此,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世界眼光,是否能对世界性经验作出精神上的认同,就看他能否通过其作品反映人类的普遍精神境遇。“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应该在民族文学中得到关注。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民族经验,我们的文学就太狭隘了。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民族文学应该关心世界性问题,让世界经验得到本土化的表达,这是‘世界文学经验本土化’的要义”。文史论文
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的文学从“打倒”、“砸烂”、 “赴汤蹈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 “玩的就是心跳”、 “丰乳肥臀”等意象一路走来,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恨、漠视生命、哗众取宠的恶俗元素,很少关乎“爱”、“自由”、“善”等具有人类普世价值话题,从而使中国经验无法呼应世界性的价值和经验,因此也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同。为避免中译外时优秀翻译家“无米之炊”的尴尬,中国作家需要具有敞开胸怀服务全人类、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使命感,创造出有思想深度、能反映人类普遍精神境遇的作品,特别要重视对生命、善、人类的大爱等具有普世价值精神向度的深入挖掘。中国作家在创作上要摒弃浮 《中译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 ——兼与王宁教授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