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的调查报告
州本地电视媒体而言,境外电视媒体向观众传输的就成为一种另类讯息。这种另类讯息可以细分为“另类新闻讯息”和“另类娱乐讯息”。香港的娱乐节目形式上并不“本土”,它们往往都是翻制西方的模式,甚至斥巨资买版权,如亚视本港台的“百万富翁”。但它的内容却是本土的,而且这些娱乐节目以巨大的成本精制而成,内地的低成本制作当然不具备竞争力。它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特别是影视剧的选材大量是反映本土的历史、本土的文化、本土人的生活状态。香港电视的古装剧虽然离奇、夸张,但它的吸引力大于国外的影视剧作品。广东电视台制作的反映普通广州家庭生活的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就是比较成功的本土化作品,也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本土化战略的提出,牵涉到另一个问题的解决,那就是港台文化问题。在真正意义上来说,“港台”这一说法是不应该并列的,因为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香港和台湾的文化并不共通,二者的语言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地的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上都不具备某些天然的联系。所以,台湾的电视节目在广东地区只能以普通话为电视语言播出,在粤语这个天然“防火墙”面前,台湾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而其他的境外频道,比如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它们所走的又是什么路线呢?星空卫视中国区总裁戴杰明宣称星空将走一条本土化的路。这些普通话频道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一个广东地区,它们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个走中国“大本土”的战略。?
人才之争,也是境外电视媒体走中国本土化的一个捷径。中国的传媒人才不是富余,而是不足,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传媒人才是非常有限的。当国外媒体进来以后,他只要通过猎头公司在这有限的人才中攫取一部分,任何一家的中国传媒公司就很难跟它竞争了。在中国制作节目是利用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方式,如星空的节目就是依托上海和北京来完成的,启用中国的制作人,或是委托中国的节目制作公司。?
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的调查报告(第5页)
因为目标市场的不同,境外电视频道走的本土化道路也是有别的,但无论是走区域文化的小本土战略,还是民族文化的大本土战略,境外电视频道的目的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争夺内地电视媒体人才,抢摊市场。而最后的胜出一定是属于最善于把握和利用本土资源的一方。?
4.内地媒体需提早进入“适应期”?
在调查和访问的过程中,广州地区的媒体从业者大都持这样的一个观点:目前落地的境外频道,对广东本地的电视媒体威胁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它们获准进入内地后对内地电视媒体的威胁不大。广州电视媒体之所以感受冲击不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前面所阐述的“语言防火墙”原因,另一个是本地媒体在20多年的境外媒体冲击中,形成了自己的防疫力,并且有了应对的思路。而且广东的观众也从最初的新奇感中摆脱出来,形成了科学的收视习惯。与之相比较,内地观众的收视习惯就更加感性化,当初一个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就搅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津津乐道,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广东地区观众的眼里,上述两个节目是非常普通的节目,与香港的娱乐节目相比较,完全没有新奇感,更谈不上什么吸引力。况且广州地区,只不过是境外媒体的一个跳板,它们的目标市场不在一个中国的广东,而是整个中国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将会逐渐放开,内地的电视媒体将接受严峻的挑战。现在凤凰卫视已经在中国的许多内陆省份落地,吸引了很多观众,这只是个开始。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可以使内地的电视媒体较早地进入适应期,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强身健体”,做好与境外媒体竞争前的各项应对准备。只有提早进入适应期,营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打造优秀电视节目品牌,培养观众理性的收视习惯,才能在与境外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中国政府现在开辟了“传媒特区”,虽然只在广东,但是全国的媒体都可以通过这个特区学习到境外先进的传媒运作方式,同时,也可以降低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影响,也就是让人们有个“适应期”。广东在20年的适应期里走过来了,也走出了一些经验,比如本土化、频道专业化、频道语言分众等等。内地的电视媒体在面临同样的冲击时,能否也保持住自己的一方领地,就需要实践来检验。当广东媒体在研究“怎样与狼共舞”的课题时,内地的媒体如果还没有寻找到对策,恐怕将来面临的是一个“怎样不被狼吃掉”的课题。?
在应对境外电视频道的挑战与考验中,除了我国电视媒体自身的努力外,国家也应该考虑到境外电视对我国广电全行业的巨大压力,在“规制”范围内,也应当给予相应必要的政策,扶持我国电视在与境外电视的剧烈竞争中得到发展。比如根据基本对等原则,给予我国媒体在国内外政治及社会新闻采集与发布方面的倾斜政策;在引进、审批、播放境外影视剧等娱乐节目的主动权方面适度放宽;在境外电视落户某地有线 《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的调查报告(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601.html
本土化战略的提出,牵涉到另一个问题的解决,那就是港台文化问题。在真正意义上来说,“港台”这一说法是不应该并列的,因为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香港和台湾的文化并不共通,二者的语言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地的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上都不具备某些天然的联系。所以,台湾的电视节目在广东地区只能以普通话为电视语言播出,在粤语这个天然“防火墙”面前,台湾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而其他的境外频道,比如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它们所走的又是什么路线呢?星空卫视中国区总裁戴杰明宣称星空将走一条本土化的路。这些普通话频道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一个广东地区,它们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个走中国“大本土”的战略。?
人才之争,也是境外电视媒体走中国本土化的一个捷径。中国的传媒人才不是富余,而是不足,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传媒人才是非常有限的。当国外媒体进来以后,他只要通过猎头公司在这有限的人才中攫取一部分,任何一家的中国传媒公司就很难跟它竞争了。在中国制作节目是利用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方式,如星空的节目就是依托上海和北京来完成的,启用中国的制作人,或是委托中国的节目制作公司。?
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的调查报告(第5页)
因为目标市场的不同,境外电视频道走的本土化道路也是有别的,但无论是走区域文化的小本土战略,还是民族文化的大本土战略,境外电视频道的目的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争夺内地电视媒体人才,抢摊市场。而最后的胜出一定是属于最善于把握和利用本土资源的一方。?
4.内地媒体需提早进入“适应期”?
在调查和访问的过程中,广州地区的媒体从业者大都持这样的一个观点:目前落地的境外频道,对广东本地的电视媒体威胁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它们获准进入内地后对内地电视媒体的威胁不大。广州电视媒体之所以感受冲击不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前面所阐述的“语言防火墙”原因,另一个是本地媒体在20多年的境外媒体冲击中,形成了自己的防疫力,并且有了应对的思路。而且广东的观众也从最初的新奇感中摆脱出来,形成了科学的收视习惯。与之相比较,内地观众的收视习惯就更加感性化,当初一个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就搅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津津乐道,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广东地区观众的眼里,上述两个节目是非常普通的节目,与香港的娱乐节目相比较,完全没有新奇感,更谈不上什么吸引力。况且广州地区,只不过是境外媒体的一个跳板,它们的目标市场不在一个中国的广东,而是整个中国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将会逐渐放开,内地的电视媒体将接受严峻的挑战。现在凤凰卫视已经在中国的许多内陆省份落地,吸引了很多观众,这只是个开始。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可以使内地的电视媒体较早地进入适应期,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强身健体”,做好与境外媒体竞争前的各项应对准备。只有提早进入适应期,营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打造优秀电视节目品牌,培养观众理性的收视习惯,才能在与境外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中国政府现在开辟了“传媒特区”,虽然只在广东,但是全国的媒体都可以通过这个特区学习到境外先进的传媒运作方式,同时,也可以降低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影响,也就是让人们有个“适应期”。广东在20年的适应期里走过来了,也走出了一些经验,比如本土化、频道专业化、频道语言分众等等。内地的电视媒体在面临同样的冲击时,能否也保持住自己的一方领地,就需要实践来检验。当广东媒体在研究“怎样与狼共舞”的课题时,内地的媒体如果还没有寻找到对策,恐怕将来面临的是一个“怎样不被狼吃掉”的课题。?
在应对境外电视频道的挑战与考验中,除了我国电视媒体自身的努力外,国家也应该考虑到境外电视对我国广电全行业的巨大压力,在“规制”范围内,也应当给予相应必要的政策,扶持我国电视在与境外电视的剧烈竞争中得到发展。比如根据基本对等原则,给予我国媒体在国内外政治及社会新闻采集与发布方面的倾斜政策;在引进、审批、播放境外影视剧等娱乐节目的主动权方面适度放宽;在境外电视落户某地有线 《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的调查报告(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