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上海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经济发展联动作用研究



  1998 年以来,在上海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之下,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掀起一轮资产重组的热潮。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赢利水平和增长潜力偏弱的本地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些公司的再生不仅本身成为上海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上海市整体经济实现“3 年大变样”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发挥了资产重组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联动作用。

  一、1998 年以来上海市本地公司资产重组的历史背景以及基本进程

  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得天时地利,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上市公司的同时,也存在着先天不足的一面。在上世纪90 年代早期上市的公司中,有相当部分资产剥离工作不充分、资产质量不高,主营业务不突出,行业分布也不尽合理。这些矛盾逐渐积累起来,到90 年代后期已经影响到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如1998 年整个上海板块上市公司亏损面达到10.66%,而当时深沪两市的平均水平为9.34%,上海板块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99%,整体市场则为7.87%。1999 年上海市共有6 家上市公司被“ST”,2 家公司被“PT”。

  本应该成为上海市优秀企业群体的上市公司整体如此表现,自然与上海市拥有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从而引起上海市政府有关方面的重视。

  1997 年初,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成立为标志,上海市政府开始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纳入市政府的工作重点。资产重组领导小组成员来自上海市政府各权威部门,构成一个以支持、配合中国证监会工作,促进上海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推动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为主要职责的有力的领导群体。成立几年来,尤其是1999 年3 月与证监会上海特派办分署办公以来,上海重组办在提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建议,协调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上海市1998 年以来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主导力量。尤其是1999 年11 月,重组办以上海市政府的名义颁布的《关于促进上海上市公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确定的14 条因地制宜的措施表明了市政府对资产重组工作的鲜明立场,有力地推动了
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

  在政府的各种组织和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之下,上海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可谓狂飙突进。1998 年以来基本形成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如果以大规模资产置换、重大资产出售与购买对公司净利润构成20%以上实质性影响或者大股东发生变更导致主营业务变更作为资产重组的标准来进行衡量,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目前上海127 家上市公司中1998 年~2001 年资产重组过的或正在实施资产重组的达到了86 家。

  二、1998 年以来上海市本地公司资产重组的主要特征

  纵览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的重组过程,可以发现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1、资产重组具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

  1998 年以来,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结合上海自己的实际情况,上海市提出要在中心城市功能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还要将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与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结合起来,确定把国有资本集中到能够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实力和完善投资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上。上海市确立的这一产业政策成为上海市有关方面指导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总的方针政策之一。

  2、上海市政府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

  为推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上海市政府急重组各方之所急,有针对性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支持上市公司重组的优惠政策。如《关于促进上海上市公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参与配股、盘大绩优的本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资金扶持和资产注入、股权转让的方式、债务重组、税收优惠、破产计划安排等多方面针对资产重组中的种种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净壳”出让的概念,对众多有意重组上海本地公司的机构而言,一时成为难以拒绝的邀请。

  3、政府控制下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要执行力量的重组方式

  由于上海市较早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上建立起以集团公司和控股公司为架构的母子公司体制,众多的上市成为母子公司中重要的一环,所以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主要由政府控制下大型企业集团为执行力量就成为资产重组的重要特征。众多的资产重组过程中活跃着上海广电集团、仪电集团、轻工集团、工业投资公司、上海实业、华谊集团等代表政府的实力机构的身影。通过这些身为大股东的企业集团出面,在资产置换、资产收购、资产出售方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供直接的支持,直接缩短了资产重组的时间,提高了重组的效率。

  4、资产重组中金融创新手段不断

  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案例中涌现出众多的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安排。包括龙头股份整体置换以后定向增发,申能股份、冰箱压缩的股份回购、大众出租与浦东大众定向增发法人股,巴士股份的吸收合并等,这些创新操作发生在体制僵化的我国证券市场上,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1998 年以来上海市本地公司资产重组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联动作用分析

  源于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整体上是在上海市政府的有力引导之下展开的,体现了上海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因此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在优化了上市公司微观运营的基础上,也在行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融资能力等方面为上海市带来了积极的宏观效应,促进了上海市近几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1、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赢利水平大幅度提高

  通过几年来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上海市的众多上市公司成功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销售收入迅速增长,赢利能力得到根本加强,改变了上海市上市公司业绩不良的市场形象。在86 家重组过的公司中剔除重组过程艰难,目前绩效改善不很明显的“ST”以及“PT”公司,其余76 家公司三年来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达到17.42%,平均净利润增长达到7.77%。

  表一、上海市本地资产重组上市公司1998 年以来业绩改善情况
  主要指标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三年平均增长[%]
 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80,658.85 91,909.71 111,213.70 17.4

2
 平均净利润[万元]    6,488.09 6,825.31 7,536.04 7.77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51 7.85 8.11 3.86

  2、资产重组以后本地上市公司的产业分布更加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全局的需要

  我们详细分析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前后的行业变化,可以看出轻工、纺织、机械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度减少,而分布在电子通讯、金融、医药以及适应上海市城市功能优化的第三产业中的上市公司比重2001 年比1998 年有显著的增加,基本上实现了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退二进三”的目标。并且即使在同一产业,通过资产重组,不少上市公司的产业高度化也取得突出成就。如广电电子资产重组以后,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由单纯的CRT 显示器行业全面向LCD、PDP 等新型显示器件行业转型,为公司可持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二、上海市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后行业分布变化
  行业 1998 年公司个数 2001 年公司个数
  机械 5 3
  轻工 17 7
  商业外贸 15 10
  纺织 11 4
  电子、通讯 11 25
  冶金 4 1
  公用事业、基 10 8
础设施建设
  化工、医药 4 12
  地产 7 8
  传媒 1 1
  金融 0 6
  农业 1 1

  3、资产重组以后本地上市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不少本地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小,投资领域分散、不良资产、低效资产负担沉重。经过几年来大规模的资产重组,上海本地上市公司

《上海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经济发展联动作用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62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