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论新时期发挥农民首创精神的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摘 要:新时期尊重和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首先必须弄清楚其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和模仿能力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的科学根据是人人都具有可塑性,其社会基础在于自古及今农民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缺乏外源性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给农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主选择的余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又为新时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既要坚持尊重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又要强调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总的要求是平等对待农民。国家制定农村政策一定要从有利于农民的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出发,给农民“正名”,让他们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给农民“松绑”,让他们自主地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给农民“援助”,让他们尽快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关键词:新时期农民;首创精神;人的可塑性;生产力多层次性;所有制多样性;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张新光(1964-),男,河南邓州人,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三农”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亿万农民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表现出了极大的首创精神。譬如,七十年代末期,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写下血书闹“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八十年代初期,温州农民“靠一把剪刀闯天下”,使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而龙港镇“农民城”的崛起,则使小城镇成为一个“大战略”。八十年代中期,河南林县“十万农民建筑大军出太行”,促动了数以亿计的“民工潮”。八十年代后期,广西宜山、罗城一带农民首创“村民自治”,使9亿农民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九十年代初期,山东诸城农民首创“公司+农户”养鸡模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九十年代中期,浙江义乌农民建成“中国小商品城”,实现了小商品与大市场对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九十年代后期,广东南海农民首创“土地股份合作制”,掀起了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在新旧世纪之交,安徽农民再次以农村“费改税”为主要内容进行制度创新,引发了新一轮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目前浙江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强劲势头,正预示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总之,我国农村改革中许多成功的做法都是由农民最先创造出来,然后由决策层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总结,最后制定出农村政策推向全国。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这既是农村改革的经验总结,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究竟如何去认识农民、理解农民、善待农民?究竟如何从政治上把握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究竟如何从经济上更多的关心农民且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实惠?归结起来一句话,新时期必须坚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世界历史的思想,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等著名论断。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观点,反复强调:“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他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进入21世纪的新阶段,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共同前进的新观点。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一基本观点,在十四大上被纳入到党的理论体系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我们的党和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先知先觉的、永远正确的,必须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然而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并非一帆风顺的。就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而言,至今仍有相当的一部分人认为,农民具有很强的“小农意识”,又有数千年积累下来的宗族观念,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甚至还有不少的文盲和半文盲,因此他们独立发展的能力以及承担市场经济风险的意识等都还没有正式形成,绝大多数的农民对党和政府仍有很大的依赖性,让他们自由发展至少在目前是行不通的。更有少数人把农民看成“愚、贫、弱、私”的代名词,认为9亿农民是“历史包袱”、甚至是阻碍农村市场化的巨大鸿沟。毫无疑问,新时期对农民产生的这种错误判断和偏见,将会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实践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过:正确地对待农民有两条准则——经济上要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要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也一直坚持尊重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全面活跃和繁荣农村经济。那么,为什么至今还有人对农民产生误解呢?因为我国过去在如何对待农民问题上,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决策失误。譬如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当时不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都对新中国农民土改后所焕发出来的“两个积极性”过高估计,夸大农民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政治热情,由此引发农业生产领域急速变改生产关系。其实当时的农民心里想些什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然而从毛泽东发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号召后,全国几亿农民就成了“农村的阵地如果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去占领”的牺牲品。之后,我国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长期把农民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使他们失去了生产自主权、产品支配权和自由迁徙权。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时期,一会儿把农民说得比工人阶级还先进,号召城里人“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却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刮“共产风”、搞“穷过渡”;一会儿又把农民经商做生意视为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加以处置、鞭挞,对农民群众称为是“会种庄稼的人才能想出来的救命办法——责任田”屡次进行批判、压制。这样造成了很多发展规划的失败,决策层却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农民的不合作,几乎每天农民都使经济学家叹息、政治家流汗、战略家诅咒[1](P320),以至使“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竟然走到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地步。这给广大的农民造成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沉痛的历史教训。论文论新时期发挥农民首创精神的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说到底就是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而按照列宁的说法,精神力量对建设社会主义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它作为惟一的指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强大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基础[2](P140)。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世界大背景下,如何去看待我国新时期的农民首创精神?如何去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把几亿农民转化为一种人力资源优势?如何利用由2.4亿个农户、2300多万个乡镇企业和9400多万个农民工所组成的新型市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等等。这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必须要科学回答的一个崭新的实践课题。wRTf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73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