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
摘要:“公共新闻”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2004年被引介到中国,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不久,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开始了国内媒体对“公共新闻”实践上的探索。本文从“公共新闻”的公共性与新闻性出发,探讨“公共新闻”的定位,并分析媒体、政府、公众在“公共新闻”中的三权分立。
关键词:公共新闻 公共性 新闻性 三权分立
“公共新闻”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它被日认为是美国媒体为改变当时民众普遍对政治丧失兴趣,对媒体不信任、不关注,媒体与大众疏离的情况而做的努力。此后十几年内,美国在“公共新闻”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04年,“公共新闻”成了中国传媒界的新名词,蔡雯和李青藜在《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是理论界对“公共新闻”的最早引介①。此后不久,近年来新闻改革步伐一直较快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对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干部进行了电视直播,此举被认为是国内新闻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开始。
国内学者孙旭培把“公共新闻”概括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② 。笔者理解为:“公共新闻”倡导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的广泛参与,媒体搭建平台,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在媒体领域内发起的一场民主化运动。“公共新闻”的概念虽然出自美国,但其被引入中国,并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产生影响,这并不是偶然的。而且中美两国 “公共新闻”的产生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呼唤“公共新闻”的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逐渐转到公共品的匮乏③,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从媒体层面看,原先播报式的党政经新闻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愿望,而新生的民生新闻逐渐变得流于市井化和娱乐化,缺乏对公共问题的关注,而且在报道公共事务时缺乏客观理智认识矛盾、探寻解决之道的精神。于是,一种新的,有助于在公共领域内解决当下社会矛盾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形式的产生变得十分必要,中国的“公共新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这样应时而生了。
角色定位:公共性与新闻性
毋庸置疑,“公共新闻”正是由于其相较传统党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而言,对公共性的强调而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模式。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更体现在新闻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公共参与的方式,把被动接受的受众还原为能够积极参与、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公众。然而正是这种民主化的参与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美国有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实际上就是一种参与式新闻,对参与的强调使得公共新闻成为观点的集合而非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④,因此它破坏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对公共性的过分强调的确将危害新闻的本质,“公共新闻”在角色定位上不能偏离新闻,而应当在新闻领域内追求公共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结合。
新闻真实客观的本质追求是不可舍弃的,然而如何达到真实?实现对公共性的追求是否一定就以观点妨碍了真实?我们需要回到公共性的含义来看待这些问题。公共性,一方面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映,要报道的新闻资源是客观存在具备真实性的;而公共性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民主式的共同参与,即公共成员——政府、媒体、公众的在一个公共平台上交流意见,共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维护这一公共性而让新闻变成了各方观点的汇总,让新闻报道变成一个纯粹的谈话讨论,那无疑会使新闻事实本身被忽视,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新闻变成了讨论,观点充斥其中而原本讨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却越来越不清晰,以至于最后变讨论事实为讨论观点,为了讨论而讨论,最终无助于公共事务的解决,这在脱离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就背离了公共性的原则。
如何使公共性不妨害新闻性、两者的契合点在哪里?破坏新闻性的并不是公共性这一理念,而是实现公共性的操作方式。公共新闻不能因为需要多方参与就变成一个各抒己见的谈话或讨论,不能以观点来代替新闻事实;不单纯追求形式上的三方发言,而是在报道时针对事实本身,变原本单一的媒体视角为政府、公众、媒体三维视角,给通过三个不同视角呈现出来的事实以同等的存在空间。原本我们追求新闻的客观真实,认为媒体的职责在于原汁原味的把事实呈现出来,但实际上那只是以媒体视角加工出来的事实,媒体固有的价值偏向会使事实或多或少偏离其原来的面貌。而公共性要求变单一视角为多视角的新闻报道,这样更容易接近事实的真相,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其客观性。以正确的方式实现公共性,使其与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902.html
关键词:公共新闻 公共性 新闻性 三权分立
“公共新闻”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它被日认为是美国媒体为改变当时民众普遍对政治丧失兴趣,对媒体不信任、不关注,媒体与大众疏离的情况而做的努力。此后十几年内,美国在“公共新闻”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04年,“公共新闻”成了中国传媒界的新名词,蔡雯和李青藜在《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是理论界对“公共新闻”的最早引介①。此后不久,近年来新闻改革步伐一直较快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对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干部进行了电视直播,此举被认为是国内新闻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开始。
国内学者孙旭培把“公共新闻”概括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② 。笔者理解为:“公共新闻”倡导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的广泛参与,媒体搭建平台,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在媒体领域内发起的一场民主化运动。“公共新闻”的概念虽然出自美国,但其被引入中国,并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产生影响,这并不是偶然的。而且中美两国 “公共新闻”的产生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呼唤“公共新闻”的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私人品的匮乏逐渐转到公共品的匮乏③,公共领域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诸多公共事务更引起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关注。从媒体层面看,原先播报式的党政经新闻已经无法满足大家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的愿望,而新生的民生新闻逐渐变得流于市井化和娱乐化,缺乏对公共问题的关注,而且在报道公共事务时缺乏客观理智认识矛盾、探寻解决之道的精神。于是,一种新的,有助于在公共领域内解决当下社会矛盾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形式的产生变得十分必要,中国的“公共新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这样应时而生了。
角色定位:公共性与新闻性
毋庸置疑,“公共新闻”正是由于其相较传统党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而言,对公共性的强调而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模式。它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更体现在新闻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公共参与的方式,把被动接受的受众还原为能够积极参与、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公众。然而正是这种民主化的参与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美国有学者认为“公共新闻”实际上就是一种参与式新闻,对参与的强调使得公共新闻成为观点的集合而非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④,因此它破坏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对公共性的过分强调的确将危害新闻的本质,“公共新闻”在角色定位上不能偏离新闻,而应当在新闻领域内追求公共性与新闻性的有机结合。
新闻真实客观的本质追求是不可舍弃的,然而如何达到真实?实现对公共性的追求是否一定就以观点妨碍了真实?我们需要回到公共性的含义来看待这些问题。公共性,一方面体现在对公共领域内公共事务的关注,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映,要报道的新闻资源是客观存在具备真实性的;而公共性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民主式的共同参与,即公共成员——政府、媒体、公众的在一个公共平台上交流意见,共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维护这一公共性而让新闻变成了各方观点的汇总,让新闻报道变成一个纯粹的谈话讨论,那无疑会使新闻事实本身被忽视,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新闻变成了讨论,观点充斥其中而原本讨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却越来越不清晰,以至于最后变讨论事实为讨论观点,为了讨论而讨论,最终无助于公共事务的解决,这在脱离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就背离了公共性的原则。
如何使公共性不妨害新闻性、两者的契合点在哪里?破坏新闻性的并不是公共性这一理念,而是实现公共性的操作方式。公共新闻不能因为需要多方参与就变成一个各抒己见的谈话或讨论,不能以观点来代替新闻事实;不单纯追求形式上的三方发言,而是在报道时针对事实本身,变原本单一的媒体视角为政府、公众、媒体三维视角,给通过三个不同视角呈现出来的事实以同等的存在空间。原本我们追求新闻的客观真实,认为媒体的职责在于原汁原味的把事实呈现出来,但实际上那只是以媒体视角加工出来的事实,媒体固有的价值偏向会使事实或多或少偏离其原来的面貌。而公共性要求变单一视角为多视角的新闻报道,这样更容易接近事实的真相,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其客观性。以正确的方式实现公共性,使其与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