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新权威主义”在中国


【摘要】 作为后生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面临着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因此,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应该有自己的道路。新权威主义是80年代中国特殊的环境之下产生的一种政治发展理论。它的主张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事实上,中国90年代以来的现实印证了新权威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但现实又不是完全按其理论设想进行。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 新权威主义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是个内涵丰富的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罗荣渠先生将“现代”定义为一个历史的概念,“现代”是已经存在、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时代,具体时间上的界定是指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时代。钱乘旦先生认为“现代化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动,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它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1] (P23)由此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一、 政治现代化与政治权威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因为具体的历史环境、社会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它们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各有特点。大致我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生型现代化国家。这类国家是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国家,它是因为其内部的渐渐变化而开始现代化的,“现代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中世纪的束缚一点点地解除,社会容忍程度一点点增加,人的自由慢慢扩大,新的价值标准和新的愿望逐渐被社会接受,所有的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人并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1](P6)其代表国为英国。第二类是国家改革推动现代化的国家。这些国家在面临国内外危机的时候,统治者能够及时的进行变革,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进行政治革新,实现政治民主化。此类国家以德国为代表。第三类是国家革命推动现代化的国家。这类国家多是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他们在某一政党或个人的领导下,推翻国内外的反动统治,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进现代化。其时间多集中于“二战”以后,由于各国的具体环境和选择的社会性质不同,其政治现代化道路呈现多样性:印度直接移植了英国的议会民主制,韩国走了一条“威权为体,民主为用”,先发展经济,后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就中国而言,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使其政治现代化更受关注: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威与民主、集权与分权等之间的争论在中国屡次出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界、思想界就出现了三次争论: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前后杨度的“君主救国论”和孙中山的“共和制”间的论争;第二次是30年代的“民主与独裁”之争;第三次是40年代以雷海宗、林同济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和艾思奇、罗隆基等民主人士的争论。三次争论以第二次争论最为激烈。在此次争论中,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权威、专制等思想的认识。独裁派以丁文江、蒋廷黻为代表。独裁派主张独裁主义,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权威主义。中国内乱外患不绝,因此国家贫弱的关键在于中央权力是否集中,地方势力、知识阶层是否拥戴中央政府。基于此,“中国要现代化,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因而须先经过专制阶段;而中国有史以来尚未有过真正的专制,故当务之急便是建立这种专制。”[2] (P365、366)对于独裁派的主张,胡适、张若奚等组成强大的民主派阵营,对独裁派进行猛烈抨击。他们从独裁的不必要性、不可能性以及历史发展趋势这三方面论述独裁政治的不可行性。相反,民主因其公开性、广泛参与性、监督性等诸多优势,必会提高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凝聚国人的力量,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强盛。因此,“在今日的中国,民治是可能的,而独裁是不可能的。”[2] (P381)这次争论在宣传气势上民主派赢得压倒性胜利,但在现实实践中,人们的思想依然一片混乱。对于民主为何,如何实践,人们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和规范的程序。在抗战大潮中,人们又不自觉地选择了独裁模式。

对于上世纪前半叶的这三次争论,我们可以把它们放于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下考虑。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社会动荡之下:辛亥革命打倒了封建王朝,却使社会权威价值丧失,人们思想处于混乱之中;30年代的中国则因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并且日本正一步步加紧对华侵略;40年代的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中,民族危机十分严重。因此,这三次争论的发生,不仅受文化因素作用,在更大程度上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在论战中,民族主义情绪一次次将论战推向高潮,中国也因民族主义情绪一次次选择集权模式。对此,我们不禁思考:倘若中国处于一个和平的发展时期,中国在现实中的政治选择又会如何呢?20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界又一次出现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中政治模式选择的争论,即“新权威主义”的论争,而这次论争正是在和平时期产生的。下文将通过对此次论争的回顾、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十几年来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一探讨。二、“新权威主义”争论的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巩固政权、改造社会、肃清思想等多种措施,确立了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的集权主义现代化模式。党、政、军、企业高度统一,党控制国家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上,中央机构由信得过的和忠诚的党员构成,地方党组织严格服从上层安排,最后还确立了党高于国家政府机关的优越地位。经济上,在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代表社会,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中央企业属于其中央相关部门的管理,地方的企业属于地方部门的管理,导致企业脱离社会,形成所谓的“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的问题。社会生活上,将整个社会置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完全控制之下,社会的政治化倾向十分明显:农民置于合作社之中;工人置于“单位制度”之中;知识分子则在一次次的批判和改造后,独立性日益弱化,或成为政权的依附者,或远离政治,与世无争。社会成员的阶级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区分“阶级敌人”、“一般群众”、“革命群众”、“党员”等不同身份的人。

这种集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在1958年达到顶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实行,无视中国实际条件和经济规律,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发展经济。在意识形态上,强调阶级斗争,不断的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认为“新中国从确立到发展就体现为一种不断革命的发展过程:‘夺取政权——土地革命(民主主义的)——再一次土地革命(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的政治的革命——技术革命”[3](P25)。这种思想的最后总爆发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全面衰退,中国经济损失5000亿,相当于1949-1979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6。[4](P386)但因为毛泽东的存在,这些问题很少被广大政府重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也因为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没有受到人们的质疑。1976年随着毛泽东的逝世,权力的更迭,中国共产党在文革中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重树权力合法性的任务。论文“新权威主义”在中国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D&sjFf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890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