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无效 0 1 1 3 0 2 3
有效率(%) 100 88.8 83.3 66.6 100 84 57
2.3 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见表3。
表3 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项目 针灸组(30例) 消炎痛组(15例)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关节肿胀指数 6.9±4.4 4.7±4.3 <0.001 13.4±3.6 12.6±3.5 >0.05
关节压痛指数 17.2±7.6 10.1±0.7 <0.001 13.1±3.1 9.1±2.4 <0.02
晨僵(H) 2.9±1.6 1.9±1.6 <0.001 2.3±1.7 1.4±0.5 <0.02
握力(mm Hg) 83.5±31.2 95.7±62.1 <0.001 102.3±28.6 113.8±30.4 <0.05
ESR(mm/1h) 57.2±25.7 46.4±27.2 <0.01 75.1±29.5 62.6±29.6 <0.01
CRP(μg/L) 18.8±11.6 8.2±14.5 >0.05 17.9±12.1 10.2±12.1 >0.05
RF(对数值) 2.4±0.4 2.2±0.4 <0.01 2.4±0.3 2.2±0.4 >0.05
2.4 针灸治疗前后亮脑啡肽(LEK)、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见表4。
表4 针灸治疗前后LEK、SOD、CAT和LPO的变化
项目 LEK(10例) SOD(18例) CAT(18例) LPO(18例)
mg/ml U/g(Hb) U/mg(Hb) nmol/L
治疗前 85.1±41.8 485.9±38.6 17.1±3.5 5.7±1.0
治疗后 172.5±62.2 458.2±46.1 18.1±1.6 5.2±1.1
P值 <0.01 <0.01  
; >0.05 <0.05
2.5 不良反应:消炎痛组有1例头痛,有2例胃肠不适,针灸组无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经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镇痛,但该类药物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而中医认为RA属痹证,一般均为正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中医针灸治疗RA是一种非药物消炎镇痛疗法。本研究用艾灸背俞穴温阳益肾、调和气血。局部取穴祛瘀通经,捻转提扦补肾法治疗RA,疗效可达83.3%,与消炎痛的消炎镇痛疗效相似,经Ridit检验,P>0.05。同时发现病程越短关节功能损伤越少,疗效越好。目前没有一种早期RA的标准,根据Morgan等[1]报道早期RA病程12个月以内的患者为界限,针灸治疗对早期RA疗效较好(见表3)。针灸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均有明显好转。ESR、RF滴度也有改善,P<0.01,消炎痛对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ESR也有好转,P<0.02,而对RF无明显作用,与我国近年来报道相似[2]。
Mezes等[3]和Wade等[4]检测RA患者血浆和滑膜液中LPO的含量增高。Pasquier等[5]和Marklund等[6]报道RA患者外周血多形白细胞中SOD活性和滑膜中SOD活力下降或相对不足。这说明RA患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所以测定RA患者红细胞中SOD、CAT活性与血浆LPO治疗前后变化可了解针灸治疗RA的疗效。本研究针灸治疗后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血浆LPO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