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西湖寻梦到刘庄- 再读《刘庄百年》


  一.绿荫深处“卧龙桥”
    
    喜欢杭州西湖,自己检讨个中缘由,大概是三分风景,三分人文,三分经历,一分主观想象。
    
    第一次到杭州游玩之前,杭州、西湖的故事,早已在心中积聚了好多。这样,到得西湖。就似乎处处感到熟悉和亲切。比如说,在孤山,走到“平湖秋月”,就会想象月圆的秋夜,在这水榭吹奏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悠扬的笛声,伴着金桂的清香,满湖飘洒,该是何等佳妙。
    
    当时,手上拿着一张亲戚借与的《西湖游览图》,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这张游览图,更像是一幅图画,详细标示着景点和地形,与现在游览胜地大门里面的导游图相仿佛。那天早上,我从北山景区过来,按图索骥,要到那“蕉石鸣琴” 景点看看,只为广东音乐也有一首“蕉石鸣琴”。 寻到图上标有“卧龙桥”的一条小路,才走进去不多远,前面就有解放军拦住,挥手曰:“去!”
    
    不得已,退了回来,再仔细看图。没错啊,就是这儿,叫“杨公堤”的。怎么不让进去了呢?再走到外面眺望,湖水湖烟而外,但见连荫绿树,别的任什么也看不到。这个地儿,于是掺上了纳闷和神秘。
    
    后来听长辈说起,这个“杨公堤”上,以前有个“刘庄”,他们解放前曾经去参观过。印象最深的,是“刘庄”有一个“水底花园”, 从里面可以看到西湖的游鱼。还有就是“刘庄”主人和妻妾的墓冢群。
    
    又听杭州人说,管得最严的时候,不论在西湖什么地方,只要游人把照相机镜头朝向“杨公堤”,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干涉。又听说,那里面是毛泽东到杭州下榻的行馆,绝对的禁区。
    
    再后来,偶尔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呼吁开放更多的西湖景区,其中就提到“刘庄”。据说,已经开放的景区中,最大的是“花港观鱼公园”,占地约300亩;而“刘庄” 占地面积竟达500多亩。
    
    一直希冀能够有机会进去看看。终于有一年,机缘凑巧,我来到“刘庄”―― “西湖国宾馆”。在前台,买到了这本《刘庄百年》(罗以民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最近重读一过,从“刘庄”窥看我国近代史,更多的是读到历史沧桑;这与当时作导游之用,从“刘庄”窥看西湖,感概自是大有不同。比如说,读过《往事并不如烟》之后,在《刘庄百年》中读到康同璧经过多日准备,在刘庄做鱼脍宴客一幕,就感觉那么熟悉、真实和亲切。此前,即便是读到了也毫无印象。
    
    二.“西里湖”中“水竹居”
    
    这些年,陆续有同乡慕天堂之名到苏杭游玩。问起他们对杭州的观感,有几起人和我说,哎哟,不就一个湖么,风景似乎好一点就是。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半天也尽够了。这样的观感,最初也曾经让我吃惊不小。
    
    不过,同乡中对西湖一见钟情的,也大有人在。“西湖诗僧”苏曼殊算一个,下面提到的康有为算一个,还有 ――
    
    刘学询 (1855 - 1935)是广东香山人,祖上经商起家,居住在广州西关的柳波涌与荔枝湾之间的“刘园”,当时也算广州数一数二的名园了。他二十四岁中举,不久北上会试,南归时初至到西湖,可就一见钟情,击节叹赏:“故乡无此好湖山”。他走到杨公堤上,看到卧龙桥边的宋庄(今名“郭庄”,汾阳别墅),好生羡慕,以“新科举人”名义投刺晋谒,因为主人当时另有客在,遭到婉拒。刘学询于是动念,要在当地造一座更好的园子。这一念之因,竟就有了四十年惨淡经营西湖庄园的梦想和宿命。
    
    七年后,刘学询又考中进士。但是,“候补”的“官道”上,并不太如人意。他于是“下海”经营,选择了包办“闱姓”彩票,很快就成为广东巨富。所谓“闱姓”彩票,就是用“闱” 中士子的姓氏搏猜赌彩,其“发行”方式,是“官督民办”,说明在当时是完全合法的。
    
    读《刘庄百年》,才知道这刘学询竟真是个奇才。他允文允武,于政治、商务、园艺等多方面都有过举足轻重的“辉煌”。因为此人是“大奇”而不是“小奇”,说来话长,这且留待以后再讲。且说他致富以后,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搏击,心灰意冷,终于“收山”退隐,在43岁的时候,以数倍于当时杭州地价的高价,买下了丁家山南面傍湖的大片土地,开始致力于建设他的“水竹居”,也就是“刘庄”。1900年起,他全力以赴,加快了资金投入,经历5年的时间,一代名园基本建成。
    
    进士出身的刘学询,对于古代园林,胸中自有丘壑。后来走南闯北,足迹所至,又喜爱观摩当地著名建筑物。所以,作为总设计师,对于心目中要建设的园子,他心中早已藏有非常精致的图样。通过“水竹居”的建造,他把自己的造园理念和艺术也发挥到极致。
    
    按照大乔《谈大刘庄》(1937 年《越风》增刊)一文的介绍:
    “庄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一石一瓦,都经过他那再四的考虑后才安置上去的。”
    “水竹居中的每一间房屋,都各有不同的资态,”
    “水竹居位于西湖之深处,他那里隔绝了从苏白二堤传来的烦嚣的声浪,靠湖一带,也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模样,有草屋茅蓬,有丁东丁东的石匠凿石的音韵,湖水是不像外湖一样的单调,长满了翠绿的蕴草和野菱的叶子。”
    “春夏秋冬不论在哪个季节里,水竹居总有它独特的风姿出现于游客的眼前。你走进那里的时候,先可以赏识赏识小玩意儿,那一个个的盆景,栽着一株株的式样奇古的小树。近湖楼的一所平厅,是使人看了最舍不得走开的地方,里面的陈设宛如古宫,那十九世纪式的西洋挂为,活似一顶琉璃的万名伞,鱼形的水晶绺反射着淡淡的阳光,真够人寻味啊!器具全是花梨木、紫檀的,有的嵌以乳白色的雪母石,有的用贝壳布出了山水飞禽,总之,在水竹居所有屋子里摆着的桌椅,你找不出有雷同的形式。这所平厅里尤其四面没有一件东西会不引起人的留恋,正中挂着一张倪云璐的松,左右有文徵明、唐寅、祝枝山、王石谷的山水。你看看这些中国第一流名家的真迹,翻翻藏在红木橱里的四壁的图书,恐怕谁也不会觉得窗外的暮色已渐渐的在笼罩着你的归途了。”
    “水竹居的代价,连地皮、房屋,以及自广州运来的家具装拆等费,共用去十万元左右之数,这是四十年前的话。至于字画、古玩,还没有列入。”
    “水竹居不单以建筑的精致、布置的得宜见胜,里面还藏有不少贵重的古物,以及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书画。所以每逢春秋两季,四方来游的男女佳宾,其足迹无有不至水竹居的。”
    
    三.望湖“切脍”当时事
    
    据说,刘学询由于为孙中山革命筹款,发生债务问题,水竹居曾被当道查封拍卖,标价高达两千万两白银,始终无人问津。
    
    民国之后,水竹居仍被查封,浙江当局往往用它接待过往名人。1916年,浙江督军安排康有为到水竹居避暑。几天后,康有为在水竹居临水的迎宾馆(现在称西湖国宾馆1号楼,毛泽东当年下榻处)摆了三桌,答谢浙江军政要人。这次宴会,康有为别出心裁,请客人吃广东“鱼生”(鱼脍),声称有六十多种配料,并且采用西方鸡尾酒会的形式,请大家起立用餐。
    
    当时,康同璧的丈夫罗文仲(民国时任驻美领事)刚从纽约赶回来,夫妻俩负责拌“鱼生”( 生鱼片),再浇上柠檬汁。康同璧说:“要筹备好几天,才能凑齐这些东西。这是刚从上海送来的。一般广东人是不常吃鱼脍的。”读到这里,联想《往事并不如烟》中的记载,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在北京花了好多时间和心力,准备一顿精致考究的西餐,方知其来有自,大有母风。
    
    康有为在水竹居住了一个月。期间,他越住越过瘾,索性自己买下了水竹居北面丁家山及山下大片土地,在刘庄毗邻,建造一个自己的园子 ―― 一天园(康庄)。历时四年,该园于1921年建成。康有为还模仿《醉翁亭记》、《喜雨亭记》,写了篇《一天园记》。“蕉石鸣琴”景点就在康庄里面,有康有为在石上题刻魏碑体的四个大字。( “蕉石鸣琴”原为“钱塘二十四景”之一。相传清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常在这块形如蕉屏的石壁前弹琴,音韵绕石,响入秋云,故有“蕉石鸣琴”之雅称)
    
    政敌康有为入住水竹居,大大刺伤了刘学询。他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不动产,终于赎回水竹居,隐居终老。这时,水竹居被“扣押”竟达十年之久。
    
    1927年,康有为去世。北伐军进驻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下令查封一天园,理由是:“保皇余孽,占据公产。”到50 年代初期,“新刘庄”囊括了原水竹居、一天园等邻近庄园,这便是现在的“西湖国宾馆”范围。
    
    四.落絮游丝忆旧情
    
    车行在幽静的西山路上,很容易就会错过“西湖国宾馆”的标志。那标志立在一条分叉路口,做得非常的不显眼。我前后去过几次,记得有两次我们的车都开过了头。
    
    从“西湖国宾馆”的标志处转入小路,还得走上不短的一段,才到达宾馆的岗哨。下来盘问,我们总以“住宿”回答。于是记下车号,放行。要是没有自备车,是不是让进入?真不知道。
    
    驱车先到宾馆的接待处,那是一座两层的小建筑。接待处的对面,有饭店、商店等建筑群。有一次和同事们一起来开会,在这里住过两晚。住房的设施和服务都很一般,值价的,只是这里的环境。
    
    那一年圣诞期间,陪美国过来的亲戚游玩苏杭。时间很短,杭州的第一站

《西湖寻梦到刘庄- 再读《刘庄百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06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