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带着他走出孤独
星期天,小王照例高兴地回到家,亲密地与父母亲交流一周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见他兴高采烈的样子,妈妈问:“你感到快乐吗?”这随意的发问,却使笑容迅速从他的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漠然和伤感,他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请求妈妈教他唱一首歌——《小草》。母亲愕然,《小草》这首歌早已不再流行,再说,孩子早在牙牙学语时就唱熟了它。不料孩子幽幽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妈妈,你一定要教我,因为我就像一棵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也没有人知道。”妈妈说:“唱下去,《小草》歌唱的不是它的孤独,而是它从不寂寞,从不烦恼,它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孩子哭了,“不,我就是一棵孤独的小草,同学们都不跟我玩,我没有朋友。”
这番话强烈地震撼着我,心中顿时涌起了深深的不安和内疚。在那位家长面前,我脸红了。孩子在我身边已一年有余,我竟让他感到如此的孤独和寂寞。虽然,那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但他的不快乐,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忘了给他提供展示他聪明才智的机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忙碌中快乐着,那生命的精彩纷呈不就是因为我拥有了那么多性情各异的学生吗?我喜欢那些活泼可爱出类拔萃的孩子,我也同样喜欢那些善良宽容默默无闻的孩子。但不知何时,我的视线被那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占满了,也渐渐地忽视那一群勤于思考、同样深深爱着我的学生。其实,他们也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别人的认可,也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试想,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关注,得不到温暖,那他们的内心将是个怎样的世界。也许他们就会因为长期的孤独变得孤僻,就会因为几度的失落而消极,因而感受不到生活的美丽和快乐。事实上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家长与周围群体对他们的漠视和冷淡。所以,关注那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已成为灵魂工程师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怎样让他尽快走出孤独,生活在快乐中呢?针对这个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一、 走进他的心里,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爱。
与平时一样,小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呆呆地对着窗外的景物凝神注目。(与他打招呼,竟让他吓了一跳,这使我更加内疚。)我坐到他身边,拉起他的手问他:“你喜欢万老师吗?”他感到手足无措,惊讶地看着我。当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便不住地点头:“我喜欢的。”我真诚地对他说:“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但关心你还不够,最起码你没能很明显地体会到老师的好。”“不是的,你确实蛮好的”他着急地打断我的话。“是的,我也许是个好老师,但对你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你不快乐。所以,今天我郑重其事地向你道歉,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做你的朋友。”说完我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
小王的眼睛湿润了,然后呜呜地哭了起来。也许因为我的话触到了他的痛处,也许他被我感动了。然后,我们手拉手走进学校的后花园,在清凉的晚风中,我静静地听他向我诉说,我跟着他伤心,也跟着他流泪。我与他谈了许多与人相处的方法,谈了怎样寻找快乐。最后达成协议:在学校的烦恼我们共同承担。
如今,我也经常找他谈心,在学习生活上多给予帮助。渐渐地,他不再疏远我,我也常常能看到他灿烂的笑容了。
二、搭起友谊的桥梁,让他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爱。
围绕“小草”的故事,我们举行了一次班队活动。就喜欢唱其中的哪段歌词展开讨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唱后面的一段,(春风把我吹绿……大地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因为他们可以让人体会到生活十分美妙,大自然十分美好。也有人喜欢“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他们说:“有这么多的小伙伴,让我们觉得生活很快乐。”“但是,”我接过话头说:“我班有一个同学他只喜欢唱第一句歌词,别的他都不要学,那是为什么呢?”班中因此而出现了短暂的静默,“可能他感到自己孤独寂寞了,孤零零的,很不快乐吧?”有学生小声说。
“那么,想一想我们班谁是不快乐的呢?谁又是那么孤零零的呢?”这时,小王已经泪汪汪的了。教室里一片沉寂,而那时,我又忍不住要流泪。我对同学们说:“老师首先要向班中所有感到孤独寂寞的同学道歉,一年多了,远离父母的日子里,如果缺少老师的爱,同学的关心,那确实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现在,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同学造成了伤害,那么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来弥补我们的过失,想想看,我们该怎么做?”短短的几秒钟过去了,一个同学站起来走到小王身边对他说:“对不起,小王,我只求自己玩得快乐,把你忘了,以后我会一直找你玩的。”然后让我感动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走到小王身边向他道歉。小王痛痛快快地哭着,同学们也哭了。
后来的日子里,我也常常看见他和同学们一起玩,甚至上课讨论问题时,他还和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这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小王终于在老师的鼓励中,在同学们的牵引下,在自己努力后,悄悄融入了集体。
三、唤起他的自信,让他感到自己多么重要。
小王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也全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因为做事的速度慢,作业常常不能及时完成,这使学习成了他的负担,除了应付,没有乐趣。他的作业名言是:一直拖下去,总不会吃亏的。当然,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在同学面前,常觉矮人一头,十分自卑。自进入我班后,我没有因此而批评过他,而是常常针对他的作业情况从正面给予鼓励。并趁热打铁,给他提出一个他一努力就能达到的要求。不到两个月,他便改掉了已跟随他三年的陋习。如今,他常常会说:“按时完成作业的感觉真好。”是的,让孩子生活在鼓励中,开启他们的心智,他就能学会自信。
“小草”事件后,他更成了我关心、鼓励的对象。上课时,只要他用热切的眼光看着我,我就让他回答问题,答对了,同学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让他体验到被人认可的感觉。他写作文,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次,学完古诗《宿建德江》,他竟沉浸在诗人那深切的思乡之情中,写出了这样一首诗:夜坐一扁舟,湖中闲飘荡。今夜明月圆,只惜不在乡。我看到后,赞叹着,大声把他写的诗读了出来。同学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掌声又一次在他的耳边响起。他笑得很甜,又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受人赞扬的氛围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眼睛中透出聪颖的光泽。于是我对他说:“这首诗证明了你的才能,在学习上你并非不如别人,关键是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以后,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体验中,他的潜能得到了发掘,自身价值逐步得以实现,他找到了胜过别人的地方。这种自信心又作用于他的学习,于是,他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当然成绩也越来越好。
看着他一点一点走出孤独,走出自卑,我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
善待每一个孩子,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快乐中,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这应该成为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让爱带着他走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