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书籍出版概述
论断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对语词符号的怀疑和面对媒介机器产生的困惑。文字等符号包围着我们,我们却无法判断符号是世界的客观图景还是诠释性的自我投射;而以媒介机器为中介的交流方式,使个人无法独立、直接地与世界和他人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奢望。这两种焦虑一起压迫着我们,使得交流看似桥梁,实际上是沟壑。我与“他者”、远与近、内在思想与外在语词的距离不是消泯,而是不可遏止地拉大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田园牧歌式的、没有扭曲的交流梦想被粉碎了,“交流的失败”使彼得森的言辞间弥漫着浓重的悲观气息,但同时充满着悲悯和爱心。面临无法交流的窘境,作者的态度是,与其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交流,不如相互爱护,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E•弗洛姆说,如果这个井井有条的社会里,报刊传媒停止运行一周,数以亿计的精神崩溃即将发生。彼得森这本书的独特,正在于对林林总总的医学专用方式的猛烈抗争。 (胡森林)
《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191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这是传播学的加拿大学派先驱、麦克卢汉的老师伊尼斯(通译“英尼斯”)的传播学经典著作。除了译者前言、麦克卢汉的序言、作者前言外,全书共分为七章,每一章后都有引文注释。作者以不同的媒介作为文明划分的标志,主要讨论了两大问题:一、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利于空间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二、媒介的偏向和媒介的选择在社会体制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在该书的前言和绪论中谈到以下的思想:“我所做的工作,是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探究传播的意义,并说明其背景。”“我试图……把帝国的概念作为传播政策的指正,反映具体的媒介的效用,看看它们如何创造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李予惠)
《传播的偏向》,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172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该书引用大量的史实,采用历史哲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尤指西方文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书前有译者序言、麦克卢汉的序言、作者前言。全书共分八章,每章后均有引文注释。作者先按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世界史分期,提出传播偏向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有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作者认为,保持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的平衡,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随后他对产业主义与文化价值、18世纪的英国出版业、美国新闻业进行了介绍,认为新的媒介的出现,会造成新的传播偏向,导致社会动荡。书后附有译者后记。
该书由作者的八篇文章集结而成,目的是为了详尽地解释他的另一著作《帝国与传播》中提出的主题。整个行文较为难懂,但用语精炼,逻辑性强。麦克卢汉这样评价他的老师的文章:“伊尼斯的著作本身是不容易读懂的。但是,只要尝试读那么一次,显然就可以知道,它是值得一读的,这样去读它,虽然要花掉一点时间,但还是节约时间。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篇浓缩的专论。他的每一页书上都是一个小小的藏书室,常常还有一个参考文献。”(袁琳)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191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本书是拉斯韦尔1926年向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正文除拉斯韦尔和杰克逊.A.吉登斯(Jackson.A.Giddens)合写的导言外,分为九章,依次为:当下事务、宣传组织、战争罪行和战争目标、恶魔崇拜、胜利幻想、维系友谊、瓦解敌方斗志、宣传条件和方法概述、宣传成果。展江为该书撰写长篇译序《美国传播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运用社会学定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阐释了宣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组织形式、运作状况以及效果。拉斯韦尔认为,“宣传是反对一个交战敌人的行动中的三大工具之一”。“它……通过重要的符号……来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朱至刚)
二、新闻传播学套书的出版成为一种潮流。这年的许多书,都是以套书的形式出版的,这在学术上有的是有意义的,但多数还是商业上的考虑更多些。复旦大学出版社这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8本,首开出版系列研究生教材的先河,值得肯定,总体上的水平尚可,尚存在学术水平的差异。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传播学丛书”8本,窄条薄本,插图漫画,形式颇为新颖。作为一种普及读物,总体水平不错,但同样存在水平的差异。中国广电出版社关于主持人业务的丛 《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书籍出版概述(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288.html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田园牧歌式的、没有扭曲的交流梦想被粉碎了,“交流的失败”使彼得森的言辞间弥漫着浓重的悲观气息,但同时充满着悲悯和爱心。面临无法交流的窘境,作者的态度是,与其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交流,不如相互爱护,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E•弗洛姆说,如果这个井井有条的社会里,报刊传媒停止运行一周,数以亿计的精神崩溃即将发生。彼得森这本书的独特,正在于对林林总总的医学专用方式的猛烈抗争。 (胡森林)
《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191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这是传播学的加拿大学派先驱、麦克卢汉的老师伊尼斯(通译“英尼斯”)的传播学经典著作。除了译者前言、麦克卢汉的序言、作者前言外,全书共分为七章,每一章后都有引文注释。作者以不同的媒介作为文明划分的标志,主要讨论了两大问题:一、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利于空间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二、媒介的偏向和媒介的选择在社会体制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在该书的前言和绪论中谈到以下的思想:“我所做的工作,是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探究传播的意义,并说明其背景。”“我试图……把帝国的概念作为传播政策的指正,反映具体的媒介的效用,看看它们如何创造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李予惠)
《传播的偏向》,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172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该书引用大量的史实,采用历史哲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尤指西方文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书前有译者序言、麦克卢汉的序言、作者前言。全书共分八章,每章后均有引文注释。作者先按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世界史分期,提出传播偏向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有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作者认为,保持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的平衡,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随后他对产业主义与文化价值、18世纪的英国出版业、美国新闻业进行了介绍,认为新的媒介的出现,会造成新的传播偏向,导致社会动荡。书后附有译者后记。
该书由作者的八篇文章集结而成,目的是为了详尽地解释他的另一著作《帝国与传播》中提出的主题。整个行文较为难懂,但用语精炼,逻辑性强。麦克卢汉这样评价他的老师的文章:“伊尼斯的著作本身是不容易读懂的。但是,只要尝试读那么一次,显然就可以知道,它是值得一读的,这样去读它,虽然要花掉一点时间,但还是节约时间。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篇浓缩的专论。他的每一页书上都是一个小小的藏书室,常常还有一个参考文献。”(袁琳)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191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本书是拉斯韦尔1926年向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正文除拉斯韦尔和杰克逊.A.吉登斯(Jackson.A.Giddens)合写的导言外,分为九章,依次为:当下事务、宣传组织、战争罪行和战争目标、恶魔崇拜、胜利幻想、维系友谊、瓦解敌方斗志、宣传条件和方法概述、宣传成果。展江为该书撰写长篇译序《美国传播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运用社会学定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阐释了宣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组织形式、运作状况以及效果。拉斯韦尔认为,“宣传是反对一个交战敌人的行动中的三大工具之一”。“它……通过重要的符号……来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朱至刚)
二、新闻传播学套书的出版成为一种潮流。这年的许多书,都是以套书的形式出版的,这在学术上有的是有意义的,但多数还是商业上的考虑更多些。复旦大学出版社这年出版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8本,首开出版系列研究生教材的先河,值得肯定,总体上的水平尚可,尚存在学术水平的差异。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传播学丛书”8本,窄条薄本,插图漫画,形式颇为新颖。作为一种普及读物,总体水平不错,但同样存在水平的差异。中国广电出版社关于主持人业务的丛 《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书籍出版概述(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