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 责无旁贷——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工作关系论
由此看,县馆可以成为市、省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好助手、基地站和中介桥梁;诸多县馆的共同帮衬将使市、省两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更有成效。
值得指出的是,在与市、省两级公共图书馆的关系中,县馆扮演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提供文献或文献信息的角色,她还应当享有接受上级区域馆指导援助的权利。即县馆与市、省馆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市、省两级图书馆对县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支持决不是简单的回报或交换,也应视作义不容辞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业务方面必要的指导帮助。如对县馆地方文献专室(库)建设中分类、排架及编目等业务工作的指导,有关地方文献工作新精神、新观点、新做法的传达和通报等。
2.地方文献读者服务工作方面的支持。鉴於县馆建馆时间普遍不长久,县馆在历史文献的收藏方面均较为簿弱。因此,在应对广大读者的查检特别是研究型、项目开发型读者的文献需求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这时省、市馆理应热情的无所保留地及时施以援手,帮助县馆共同为该地“两个文明”建设出力加油。
3.地方文献资料方面的支持。大致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赠送或交换形式供给省、市级区域的地方文献资料。这类文献因内容上涵盖多个县、区,各县级馆又因经费紧缺等原因,多不将这类文献列入必收范围,但其长期的潜在的作用又较大。如各种省级专业志,省级年鉴、概览,城市词典、百科全书等,很少有县级馆收藏这些书。省馆即可以多余的复本或有意识多购置某些常用工具书以回赠县馆,这对於县馆地方文献建设将起到丰富品种、加深内涵、扩展外延的作用。二是以文献复制方式提供给县级馆缺藏的重要的该县地方文献资料。即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省、市馆的老大哥对於县馆同行兄弟也应以事业为重,友情为重,不能斤斤计较於收这费那费。
4.在地方文献的研究开发方面,省、市馆应起牵头和组织作用,如编制联合目录,组建数据库,研讨发展规划等,既是一种协作的必需,也是一种示范、引领过程。
(二)与本县各相关机构的关系
由於历史的原因及各县地情的差别,一县的地方文献除收藏於县图书馆外,往往还收藏於该县的档案馆、博物馆、文物馆及有关的纪念馆、名人故居陈列馆(室)、名胜古迹管理处乃至著名寺庙等,有的还在数量或品种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如历史档案、家谱、名人手稿、图照、碑刻、考古文物等类地方文献均系县馆的薄弱环节。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与这些机构的关系至关重要。浙江物产富饶、英杰辈出,又久享“文献之邦”美誉,遍及全省各地的纪念馆、博物馆不知几多。以人物论,鲁迅、秋瑾、徐胄、蔡元培、徐锡麟、章太炎、李叔同、张元济、龚自珍、茅盾、丰子恺、沈钧儒、汤显祖、王国维、徐志摩、马寅初等俱已专设个人纪念馆,有关其人生平及研究的文献资料大都远胜过当地县馆的收藏。以专题论,宁波的服装、安吉的毛竹、永康的小五金、庆元的香菇、杭州的丝绸、茶叶、剪刀、嵊州的越剧、龙泉的青瓷等专题博物馆均收藏有丰富的专题文献资料。还有各县的方志办、年鉴办、地名办等机构,因编纂之需也多已广泛搜集,累结了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
所有上述这些机构收藏的地方文献,毫无疑问是当地文献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县图书馆开发利用的重要文献之一。县情千差万别,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基本原则应是不变的。这就是:一、要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要下力气搞好文献资源调查,对本县行政区域内所有机构或个人藏有的乡土文献作周密的调查,一一登记造册,编就多形式多用途的文献目录,并利用计算机系统编成数据库,形成多渠道、多主题检索功能。对本地的文献资源了然於胸,这是做好文献建设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二、要舆主要文献收藏机构与个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互通有无,互为补充。光靠人情、信用不行。要以制度作保障,以规约、协议等形式将这种协作关系固定下来持续不去。为此,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必不可少,以便作必要的协调和促进。三、重要的利用率高的历史文献应
设法复制收藏。这样做既利于方便读者利用,也利于保护原始文献的品质,还可免除因灾祸变故遭致损毁之患。复制本县其他机构特藏的文献,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畅行。症结即在狭隘的本位主义,以惟我独有别无分藏为荣耀。因此,宣传和倡导文献资源贵在利用及资源共享的意义十分必要。
(三)与辖区各下属机构及个人的关系
县馆应成为下级辖区地方文献汇聚和收藏的中心。就一县而言,县图书馆的优势显而易见:(1)有独立而稳固的建制机构,有良好的工作和保藏场所,稳定的财经支持,有条件开展经常性的长期的征集、收藏整理及开发研究工作。(2)有专业人才优势。县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一般有专人司职,
具有相当的专业素质,包括对本地历史人文、风俗民情的熟知,对图书文献学的基本了解,有较为广泛的社会联系及一定的公关能力。(3)在当地的形象和品牌优势。作为一县文献收藏和利用中心,县馆一般具有可靠和良好的声誉,本地的机构成个人均愿意将生产的或存有的文献交县馆保存和流播。(4)县级行政区域地方文献的产出品种齐全,数量较大,如各类地方志、年鉴、地图、民间文学或戏曲资料集成、电话号簿、地方报纸、机关刊物等。为就地收藏、形成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乡镇一级便没有了上述的优势和规模。
总之,与省市图书馆的鞭长莫及相比,与乡镇的无奈无力相比,县馆
得天独厚、辐射有力,是地方文献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级集散中心。县馆与辖属乡镇的关系,主要是做好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征集工作。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开展书展、讲座、读书活动、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普遍地宣传地方文献工作利于当世、福泽子孙的重要意义,使各机构、团体和个人自觉而主动地愿意呈送新产生的文献资料;使广大城乡群众乐于捐送个人拥有的重要文献资料。这后一点尤应加以重视。现存的乡土文献中大部分仍散藏於个人手中,如兰溪、永康、新昌、缙云等县各遗存的数百部家谱中的绝大部分均分藏於城乡个人。这些个人的收藏条件往往不尽理想,难免因天灾人祸遭毁损。县馆即使不能征得或收购这些历经劫难的宝贵文献,也应设法予以复制、保存。当然,征集工作还得讲究策略与方法。尤其是在当今广大乡镇的教育普及程度还不高,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一味的说教宣传可能收效甚微。这时候给予必要的社会荣誉,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某些力所能及的福利待遇,则可能大有收获。
两浙文献源流悠远,精神长存。作为图书馆工作者,位处县馆的基础地位,理当义不容辞地把一方的地方文献工作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吴建中, 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胡朝德,金华市的地方文献工作,图书工作与研究, 1998.4
张尔君,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图书馆杂志,1994
〔出处〕
《承上启下 责无旁贷——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工作关系论(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