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的目光、放下正在纪录的笔、起身点烟倒水等等,适当提醒和暗示对方。这样使对方有所领会时,再通过语言转移话题,就会显得较为自然,对方在心理上也容易跟上。
4、消除心理障碍
记者采访的对象形形色色,上至国家元首、社会名人,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这些人对于记者采访各有不同的态度,其中颇有不合作、不适应或不习惯的情况,这都反映了某种心理障碍。记者的非语言传播往往是化解这些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有的采访对象位尊而名显,居高临下,不把记者放在眼里。在这样的对象面前,如果记者拘束怯场、言谈嗫嚅,就只会加重对方的不合作心理。记者应该凭着职业的责任感,提高采访勇气和信心,表现得精神饱满,沉着自信,以自己不卑不亢的神态、谈吐、举止来慑服对方。有的采访对象位卑而胆怯,在记者面前拘谨侷促,难以正常地提供情况。记者就应通过自己热情诚恳的神态,平易近人的举止,尽快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除了采访对象本身的地位、职业、个性等恒定因素带来的心理障碍外,还有种种即时因素也会构成心理障碍。记者要善于察颜观色,注意对方通过非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信息,及时采取对策。譬如,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端坐在气氛严肃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显得压抑而不安,那就要及时把谈话地点转移到对方感到自在的农舍或田野去;一位家有老人孩子的女工,谈话中不时转头看表,颇有焦急之意,那就要想到她对家务的牵挂,适时中止谈话或另约时间再谈;一位知情人谈话吞吞吐吐、闪烁其词,透露出某种担心和顾虑,那就要通过愿为消息来源保密等等表示,尽量解除其顾虑,以利谈话深入。
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
非语言符号和信息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非语言符号承担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任务,采访对象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它向记者传来丰富的有时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这一点,记者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切不可让鲜活的“大鱼”失之交臂。这种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l、开启信息交流的通道
新闻采访中的许多材料,往往是从人物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引出来的。关于这点,报告文学《大雁情》的作者黄宗英的采访活动就是个生动的例子。当她采访历尽坎坷的女科学家秦官属的时候,“四人帮”粉碎不久,拨乱反正还在酝酿之中。特定的政治气候,使采访对象对记者采取了有意回避的态度。但是某日黄昏,黄宗英对周围的女青年讲述周总理关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时,她发现坐在一旁的秦官属神情激动、满眼泪花。这个看似平常的表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作者终于找到了扣开采访对象心扉的通道。当晚她就顺着这一通道,同对方促膝谈心,一起怀念周总理,一起回忆“四人帮”肆虐的黑暗岁月,这位女科学家终于把多年来深藏在心底的话语,尽情地倾吐出来,作者的采访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2、直接传递信息
采访对象的服装穿戴、饰物打扮,通常会告诉人们有关他的职业状况、个性爱好、文化素养的信息。佩带的徽章、肩章,更会明白地展示他的单位和职务。采访对象的室内陈设,往往显示了他的经济状况、文化层次、审美情趣。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鲁光在采访女排运动员的时候,从她们手上裹缠着的胶布、从陈亚琼腿上发炎的伤口,看到了她们在训练场上的艰苦和顽强,以此为话题的访谈,使他获得了许多感人的信息。我国新闻界的前辈徐铸成先生有次谈到他早年采访中的一段经历。1928年阎锡山和冯玉祥曾经酝酿联合反蒋,可是当冯玉祥到达太原时,阎锡山却把他软禁起来,借此行动向蒋介石要钱要枪。后来冯玉祥的部下作了一番努力,才逐步扭转危局。那天徐铸成到冯玉祥驻太原的办事处采访,看到几个秘书正在打麻将,心里一动,估计冯玉祥已经脱身出走了,因为冯治军甚严,如果他在家的话部下是不敢打牌的。徐铸成赶紧跑到冯的总参议刘治洲家采访,见面就问:“冯玉祥离开太原了?”对方大吃一惊,神色紧张地反问:“啊?你怎么知道?”这个简短的对答,完全证实了徐铸成的判断。徐铸成就这样通过一桌麻将和采访对象的神色语气,获得了冯玉祥脱身出走的重要信息。以后他又经过深入的访谈,摸清了冯阎将再度联合的政治动向,在当时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政治新闻。
论文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来自
3、辅助语言传递信息
这种辅助,有明朗的,也有含蓄的,有相得益彰的,也有相反相成的。采访对象通过语音语调、表情手势以及实物凭证等来强化自己的语言传播,这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记者决不能忽视另一些隐晦含蓄的情况。采访对象可能通过某种特殊的语音语调,传递他想说而不便明说的意思。同样一句话:“他可是个先进人物”,由于使用的语调不同,意思很可能截然相反,这就需要记者细心辨别,捕捉其弦外之音。对方谈话过程中的停 《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330.html
4、消除心理障碍
记者采访的对象形形色色,上至国家元首、社会名人,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这些人对于记者采访各有不同的态度,其中颇有不合作、不适应或不习惯的情况,这都反映了某种心理障碍。记者的非语言传播往往是化解这些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有的采访对象位尊而名显,居高临下,不把记者放在眼里。在这样的对象面前,如果记者拘束怯场、言谈嗫嚅,就只会加重对方的不合作心理。记者应该凭着职业的责任感,提高采访勇气和信心,表现得精神饱满,沉着自信,以自己不卑不亢的神态、谈吐、举止来慑服对方。有的采访对象位卑而胆怯,在记者面前拘谨侷促,难以正常地提供情况。记者就应通过自己热情诚恳的神态,平易近人的举止,尽快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除了采访对象本身的地位、职业、个性等恒定因素带来的心理障碍外,还有种种即时因素也会构成心理障碍。记者要善于察颜观色,注意对方通过非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信息,及时采取对策。譬如,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端坐在气氛严肃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显得压抑而不安,那就要及时把谈话地点转移到对方感到自在的农舍或田野去;一位家有老人孩子的女工,谈话中不时转头看表,颇有焦急之意,那就要想到她对家务的牵挂,适时中止谈话或另约时间再谈;一位知情人谈话吞吞吐吐、闪烁其词,透露出某种担心和顾虑,那就要通过愿为消息来源保密等等表示,尽量解除其顾虑,以利谈话深入。
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
非语言符号和信息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非语言符号承担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任务,采访对象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它向记者传来丰富的有时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这一点,记者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切不可让鲜活的“大鱼”失之交臂。这种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l、开启信息交流的通道
新闻采访中的许多材料,往往是从人物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引出来的。关于这点,报告文学《大雁情》的作者黄宗英的采访活动就是个生动的例子。当她采访历尽坎坷的女科学家秦官属的时候,“四人帮”粉碎不久,拨乱反正还在酝酿之中。特定的政治气候,使采访对象对记者采取了有意回避的态度。但是某日黄昏,黄宗英对周围的女青年讲述周总理关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时,她发现坐在一旁的秦官属神情激动、满眼泪花。这个看似平常的表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作者终于找到了扣开采访对象心扉的通道。当晚她就顺着这一通道,同对方促膝谈心,一起怀念周总理,一起回忆“四人帮”肆虐的黑暗岁月,这位女科学家终于把多年来深藏在心底的话语,尽情地倾吐出来,作者的采访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2、直接传递信息
采访对象的服装穿戴、饰物打扮,通常会告诉人们有关他的职业状况、个性爱好、文化素养的信息。佩带的徽章、肩章,更会明白地展示他的单位和职务。采访对象的室内陈设,往往显示了他的经济状况、文化层次、审美情趣。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作者鲁光在采访女排运动员的时候,从她们手上裹缠着的胶布、从陈亚琼腿上发炎的伤口,看到了她们在训练场上的艰苦和顽强,以此为话题的访谈,使他获得了许多感人的信息。我国新闻界的前辈徐铸成先生有次谈到他早年采访中的一段经历。1928年阎锡山和冯玉祥曾经酝酿联合反蒋,可是当冯玉祥到达太原时,阎锡山却把他软禁起来,借此行动向蒋介石要钱要枪。后来冯玉祥的部下作了一番努力,才逐步扭转危局。那天徐铸成到冯玉祥驻太原的办事处采访,看到几个秘书正在打麻将,心里一动,估计冯玉祥已经脱身出走了,因为冯治军甚严,如果他在家的话部下是不敢打牌的。徐铸成赶紧跑到冯的总参议刘治洲家采访,见面就问:“冯玉祥离开太原了?”对方大吃一惊,神色紧张地反问:“啊?你怎么知道?”这个简短的对答,完全证实了徐铸成的判断。徐铸成就这样通过一桌麻将和采访对象的神色语气,获得了冯玉祥脱身出走的重要信息。以后他又经过深入的访谈,摸清了冯阎将再度联合的政治动向,在当时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政治新闻。
论文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来自
3、辅助语言传递信息
这种辅助,有明朗的,也有含蓄的,有相得益彰的,也有相反相成的。采访对象通过语音语调、表情手势以及实物凭证等来强化自己的语言传播,这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记者决不能忽视另一些隐晦含蓄的情况。采访对象可能通过某种特殊的语音语调,传递他想说而不便明说的意思。同样一句话:“他可是个先进人物”,由于使用的语调不同,意思很可能截然相反,这就需要记者细心辨别,捕捉其弦外之音。对方谈话过程中的停 《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