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第三部份——地方出版物
对于地方出版物,杜先生认为“从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况,它的思想内容、制作方向……。”为便利于开展搜集工作,我馆将地方出版物分为线装古籍和解放前后出版的书刊两部分,这是“因为旧中国出版的书刊(一般称旧书刊)是那一时代科学工作者研究的成果,记载着社会生活的写照,与今天出版的新书,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是属于文化遗产范畴的”(见蒋元卿《漫谈搜集地方文献》1980年安庆市图书馆编《图书馆工作》第三期)。
从广东出版物来看,是可以了解到我省的文化、出版史发展情况,因为广东自清道光以来,刻书风气甚盛,最早的是阮元辟学海堂,首雕刻经史名籍,并在越秀山建筑文澜阁作为藏板之所,建立了广东第一间官办书局。稍后张之洞又开设广雅书局刻印《广雅丛书》,因刻印校对质量较好,被评为当时较好的出版物,也是广东最好的丛书刻本之一。私家刻书要算新会陈绰之独立刻印《二十四史》计八百五十册;伍崇曜以洋商起家,他的《粤雅堂丛书》、《岭南遗书》的校勘,刻印质量可与江浙名家齐名,五桂堂刻印的木鱼书、南音等民间说唱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由此可见从古籍线装书和民间出版物中,可以了解广东当时的文化、出版发展史情况。
从定期刊物来看,我们可以看到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有中国共产党代表毛泽东、李大钊等参加,大会决定联苏、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成立广东政府、北阀……。这一时期广东革命、进步刊物,例如:《政治周报》、《青年周刊》、《革命先锋》、《中国青年》、《中国农民》、《农民运动》、《少年先锋》、《犁头》(阮啸仙、澎湃等执笔主编)等象雨后春笋,反映出广东革命策源地人民斗争革命热情的高涨。但在蒋介石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同时,国民党的广东省农民协会改组委员会篡夺了《犁头》旬刊的编辑、出版大权之后,竟然在改组后的第一、二期刊出了“肃清共产党”的专号,这样《犁头》从一个宣传农民运动的革命刊物变成反动的刊物。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的抗日刊物仅1938年广州沦陷前就有50多种,例如《统一战线》、《民族解放》等,以刊物作为武器,深入各条战线形成了一股抗日救国,保卫华南,一致对外的革命洪流,从这两个时期的定期刊物可以看出,它不光是地方出版情况的反映,而是广东革命历史的见证。
还有全国著名的侨乡台山县,这个县有许多宗族,各姓氏宗族在华侨的资助下纷纷办起了一种以联络海外华侨为宗旨,全国罕见的族刊。这种族刊在抗战胜利后复刊和创办的新刊就有59种,如《浮山月报》1935年创刊至1949年已出版19期,是该县浮石村赵氏族刊。从这些族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侨乡社会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和与海外华侨的关系,是研究华侨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所以说,地方文献除了史料部分之外,地方出版物也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最近几年来,我省侨乡族刊又有了新的发展。
对于地方出版物的搜集和处理,杜先生提得比较简略:“对本地方刻的古书更应注意收藏……近代出版物则以本地方机关团体编印的为限,翻印本和对于本地方没有直接关系的可不收。”由于时代的变化,形势的发展。我馆基本上都按杜先生的意见处理,但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我馆地方文献的特色,在处理上,有些书刊集中在地方文献书库里。而在“地方出版物”的出版时间上,我馆也划分为解放前出版和解放后出版两部分,作了不同的处理:
①广东历代官刻、私刻丛书和单刻本(内容很多是地方史料和地方人士著述,例如:新会陈氏莋古堂《二十四史》850册、《广雅丛书》600册、《粤雅堂丛书》320册等共约60多种丛书)能搜集到的我馆均有入藏。除《岭南遗书》、《广东文献》等入广东史料外,其余均作解放前广东出版物处理。
②解放后广东出版的图书(包括公开和内部发行的)属于广东史料部份,送地方文献书库入藏1-3册,“广版”及“粤人著述”内容不涉及本地区者从1982年起不再作地方文献入藏,以前己作专藏的要逐步清理,1985年开始第一批清理出不属地方文献的“广版”和“粤人著述”3900多种。这些书转送外借部入藏。
③关于历年来广东地区出版的定期刊物(含报纸),诚如杜先生指出“这些刊物内容多属广东史料。为了服从“以史料为主”的原则,编入史料部分。”而我馆因馆址分散两地段,成为南北两馆(新馆建成后,我馆仍然分为新馆和原北馆两地)因此,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的需要和管理上的方便,我馆对报刊的具体处理,划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出版的两部分。解放前,广东出版的期刊、报纸全部入地方文献报刊库收藏和使用,因为我馆所保存下来这部份广东报刊,可算是地方出版的“珍品”若不妥善管理,提供给真正需要者使用,而任由一般读者作消遣性的阅览,破损率是无法控制的。至于解放后广东出版的期刊我馆规定送1~3份作地方文献入藏。而本省出版的报纸全部集中期刊部入藏和使用。以上是我馆地方文献中三个组成部份的划分和处理方法。
三、我馆开展地方文献收集的做法
(一)杜定友先生对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视
杜先生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他提出在收集的方法上应该是多式多样的,他认为:“①挑选:从馆藏的一般图书中挑选地方文献,是收集的工作的开始;②选辑:除了现成单行本书刊之外,还要随时做选辑剪贴工作;③采购:从市场、书店、藏书家采购是经常的工作:④征求: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一些买不到的”非卖品”和“内部刊物”;⑤复制:有摄制照片,显微片、晒蓝图,影抄、誉抄、录音、灌片、幻灯片等;⑥交换:主要是将复本对外进行交换;⑦接收;⑧寄存;⑨代替。凡本馆还没有的材料而为读者所需要的可设法向他处代借,代抄。”这是杜先生为我馆在四、五十年代收集地方文献的具体做法。看起来很简单。而在实践中杜先生碰到了不少困难。例如:在抗战期间,杜先生为购买广东民间流传的民歌《粤讴》一书,不惜劳苦,跑遍了整个曲江(现韶关市)书店,收获不多。又如,在抗战胜利后,广东图书馆迁回广州,当时全馆工作人员只有七、八人,馆内设备全无,连电灯也点不上,晚上只点煤油灯照明。然而,杜先生当时所急的却是忙于接收汉奸住宅和战前原省馆所散失的图书,因为其中有不少是广东地方文献。此时,杜先生又从香港报纸中得悉九龙太古仓有中国古籍等书约320箱定期开投,立即托人代查,历经数月,多方交涉。最后终使物归原主,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杜先生还提出:“地方文献的收集,在大图书馆必须专人专责专款办理,采访人员必须熟悉业务,熟悉图书,熟悉读者的需要……。”这些都是老先生实践中的切身体会,也是指导我馆做好地方文献的原则。但是随着各个时期情况变化,工作的方针与着重点亦随之转移,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也随之而改变,因此,摸清书刊资料来源的途径,是做好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前提,当我馆地方文献资料的入藏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立即转入有重点,有系统、有计划的收集,这样做才符合地方文献资料,齐全、系统、连贯、有参考价值的要求。
(二)当前我馆几种有效的收集方法
自党十一属三中全会以来,我馆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比起杜先生做馆长时的五十年代初期、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得多了,以下是我馆当前有效的收集方法:
1.争取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支持,是做好地方文献收集的保证。我们深深体会到,省、市图书馆要搜集现期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果没有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馆的做法是比较好。例如:在1959年底,我馆总结了土改期间多次下县下乡收集书刊的经验之后,已考虑到搜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转移到现期文献资料上来了。我们这些想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于是我馆立即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拟订出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办法,呈送省文化局转人民政府审批。 1960年1月20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发出了,(60)粤文字第31批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全省出版机构和机关、团体,凡编印出版的书刊资料,都应缴送省馆两份,这是我馆获得省政府支持征集地方文献的第一个文件。而自该通知发出之后,我馆还要定期派出专人,深入到各单位进行征集,因而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进行得很顺利。1977年底我馆又请求省人民政府从新颁发征集地方文献文件,1978年8月广东省革委会以粤革发[1978] 117号文件,重申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为我省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机构,对规定征集的范围和内容,并要求各地区认真做好这一工作,198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粤府办[1985] 46号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再次行文强调,我馆立即派出专人到各单位进行征集,效果很好。有些单位按规定寄来书刊资料,有些单位派出专人,专车送上门来,从1981年至1987年11月底止统计,已征集到地方文献资料11251种34263册。例如:省地震局编的《广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队编的《珠江口盆地石油地质资料》、《珠江流域水文资料》(保密资料)广东省水利电力厅编,以及广东省测绘局编制一套广东省各县地图(内部使用)……等都是难得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果没有省人民政府规定送缴的文献下达,即使派人上门征集,也不可能得到。
2.开展国际间书刊交换,赠送是地方文献资料来源的新途径之一。
《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