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杜定友先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他极力主张省市图书馆必须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韶关复馆,杜先生担任馆长,他就提出了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的办馆方针。他除了亲自规划外,还在各种场合呼吁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他曾说:“……各地方的图书馆,对于保存地方文献,尤为专有责之。以广东文献而论,负保存责任的当然是广东省立图书馆了。”为了阐明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他又特别指出“……文化不是凭空可以创造的,历史事实,是不可以抹煞的,保存文献的重要,希望政府当局、社会人士,加以十二分的注意。”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至今,在全国图书馆界中,凡提到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时,很自然就会将先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然而,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图书馆工作的重点转移,我们对杜先生关于地方文献的理论思想和工作方法,既要吸取其精华,也要有所发展。因此、本文结合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就下列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我馆建立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

1.杜定友先生对“地方文献”的阐述

“文献”一词按新版《辞海》解释:“今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但对“地方文献”一词,杜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到1957年先生又在南京“全国图书馆人员训练班”上作了系统的阐述,而近几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发表不少文章对“地方文献”的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但我认为杜先生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后,所提出的见解是比较全面的。他说:“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等等,”而“地方文献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出版”。

“史料”在地方文献中,是指反映本地区的天文、气候、地形、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以及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经济、人民、民族状况和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情况的总称。而杜先生指出史料的范围也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如:史地、文教、经济等等。特别是当时当地的新鲜事物,政治上、经济上的最近成就,党和政府的指示和决议……”(见杜定友《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使用》以下同)。近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合编出版的《目录学概论》一书对“地方文献”提出:“地方史料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著作取决于作者的籍贯;地方出版物取决于著作的雕印、出版的地点,”由此可见杜先生提出的“地方文献”三个组成部分是符合收录的标准与范围。至于有人误解杜先生所提出的“史料”是“厚古”也无须再作解释。我馆四十六年来(从1941年开始)地方文献工作取得比较大的成就,正是按照杜先生所提出的三个组成部分去开展工作的。

2.建立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

杜先生开展对广东地方文献研究之时,正是我国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他说我们的家乡“她有锦绣的河山,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有杰出的人才,她是革命的策源地。”由此可见先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馆对杜先生早年提出关于建立、搜集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归纳如下:

①建国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广东和全国一样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馆运用了本地区的革命史实,工农业的成就,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等文献资料,配合各项中心运动和提供读者使用,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乡邦的感情,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②我馆收集地方文献,也显示出对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配合外事斗争的需要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保卫我国南海诸岛的主权完整的斗争……等。

③自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地方文献工作必须为“四化”建设服务,因此,近几年来已积极向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与本地区有关的地质、矿藏资源、海洋方面的资料以及农业区域划分资料和我省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文献给他们使用,以发挥我省的优势,加速“四化”建设的进行。

④我馆也认识到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是为了逐步建立全国性的文献检索系统而做好准备。其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疆土辽阔,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典籍的国家。要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地方文献检索系统,为“四化”建设服务,这个艰巨的任务,必然要由分布在全国不同地方的各类型图书馆去协同完成。例如,这次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由中华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在调查、核对、补充地方志工作过程中,就是依靠了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等共同协作顺利完成。去年已公开发行,而这部新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就是反映我国一部比较完整的地方文献。

以上这些都是由于形势发展向我馆地方文献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比起杜先生所处的时代,要求更高了。

二、关于地方文献中“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划分问题。

我馆四十六年来地方文献的组织,都是根据杜先生提出的三个组成部分来划分的。但是,由于历史情况的变化,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文献收集的时间界限也有所变化与发展。

第一部分——广东史料

“史料”是地方文献最重要的部分。我馆原则上按照杜先生所提出的“史料”范围去搜集。除了本省地方志和族谱、家谱、宗谱之外,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们根据杜先生关于“史料”的内容具体列出以下几点:

①文献内容是论述广东的,作者是广东人(或单位)。例如:《粤海关志》清·梁廷楠编,《广东新语》清·屈大均,《岭南名胜记》清·陈兰芝辑,《海丰农民运动》澎湃著,《广东公路旅行手册》广东省汽车运输公司1983年编。

②文献内容是论述广东的,作者不是广东人。例如:《广东资源》(日本)平野健,《粤东盐政考》明·李橒(浙江鄞县人)。

③文献是地方志,曾经属于广东省的一个地区,现在由于行政区域的变化已划归广西自治区管辖的。例如:《合浦县志》、《钦州志》等仍入广东地方志。

④文献内容论述本省和有密切关系的邻省(即两地区并提的文献资料)。例如:《两广盐志法》清·伍长华等著,《两广纪略》明·华复蠡,《两广便览》清·李应钰等均入广东地方文献“史料”部分。

⑤文献内容是论述香港、澳门两地区的均入广东地方文献专藏。如:《香港方物志》叶灵凤、《澳门记》清·薛(香 (温-氵))、《1985年香港年鉴》、《1985年澳门年鉴》。

⑥文献内容是论述南海诸岛的入广东地方文献专藏。

⑦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凡有关广东祖籍华侨、华裔资料入地方文献专藏。

⑧以广东地区人物、事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例如:《三家巷》欧阳山著、《三春梦》薛汕校点等。

第二部分——人物(地方人士及其著述)

至于地方人士(包括寓贤)的著述,应包括文集、专著、论文、诗歌、信札、日记、奏折、照片以及纪念文字、讣告、哀思录、传记等。因为这些人士及其著述,大部分与本省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于收人物的界限、杜先生提出除了收集“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外,还应包括对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贤)”。这一提法很重要,因为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处理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外省籍任职(或居住)于广东的人士(寓贤)例如历史人物苏东坡、阮元、林则徐、张之洞等。现代人物如鲁迅、陶铸、朱光……等,他们对广东的贡献和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革命前辈,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安排在我省工作,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和为广东人民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崇敬。他们的革命事迹,是现期地方文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只因为他们不是本地方人士,就不收藏他们的传记……等,是不公平的。杜先生能在“人物”部分突破了地区界限,这是一种很有见地的处理方法,而我馆也按此原则进行搜集和处理、具体的做法是:

①对本省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知名学者如: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邹伯奇、梁廷楠、陈澧、屈大均、陈献章、张九龄等他们的著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列为重点。

②对外省籍曾任职(或居住)在广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知名人士(寓贤)如他的著作是论述广东地区者,则作为地方文献入藏;如著作与本地区无关,则不入地方文献。

③对于历史人物和知名人士(本省籍和外省籍寓贤在内)的传记、纪念文章、讣告、哀思录等都应作为地方文献入藏,设立人物传记专类处理。不考虑撰拟者是不是本地方人,例如,马可著的《冼星海传》,马是江苏徐州人,是专门研究冼星海音乐事业成就的我国著名作曲家。《林则徐传》,杨国桢著,这部传记是以林则徐的一生政治活动为主线,但重点介绍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抗英斗争活动……。然而,人物传记等资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要知道那人的略历尤其是外省籍人在广东的活动。曾有过这样的事例:1955年广州市博物馆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要处理程壁光(广东香山县人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的铜像时,就参考了程壁光哀思录作出不按文物保留的决定而摧毁。可见这类文献资料是有实际用途。

④至于

《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37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