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加强新疆地方文献工作 为开发西北建设新疆服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过去由外文室代管。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开发西北,建设新疆的战略设想,配合我区地名普查,征集党史,新修地方志及科研等的需要,我馆在因馆舍困难而长年闭馆的情况下,分派我负责对新疆地方文献图书资料进行集中、清点、整理,并于1983年3月成立了新疆地方文献专室。三年来,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半地下室,接待了来自内地和天山南北从事开发西北,建设边疆的广大干部及科技人员2359人次,资料流通7769册次,提供读者复印717册次,有485人次使用了缩微设备查阅文献资料,读者在本室摘抄有关文献资料约五百万字,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及生活习俗各不相同。而我馆民文地方文献尚未开展,汉文只配一人,要全面去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是有困难的。我室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配合自治区有关任务上来开展。例如:1983至1984年,我室配合了全疆地名普查工作。新疆的地名情况十分复杂。从语言上,我国五大语系中新疆就占了三个,除汉语地名外,还存在着多种语言的地名。从历史情况看:汉置西域都护;唐属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元先后设别失八里、阿力麻里等行省;清在伊犁设将军府,至1844年(清光绪六年)始置新疆省。不少地名从古至今变化很大。我室为了使地名普查人员了解新疆的历史,熟悉本地历史沿革情况,将馆藏地方文献中有关地方志、地名考证、历代地图等文献资料,编成专题目录,通过自治区《地名通讯》,向他们介绍。有的地名普查人员,过去未进过图书馆,不会使用目录,没有阅读过古籍,不知道所需要的资料,应该怎样去查找,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会读者使用书目,而且要努力熟悉本室所藏地方文献图书的主要内容,做到根据读者的需要,直接提供他们应阅读的图书。我室除接待汉族读者外,还接待了来自南北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读者,他们虽然懂汉语,识汉字,但不懂古汉语,不识繁体字。而我又不会少数民族语言,为了解决这些服务工作中的困难,我室为他们开展了咨询代查,将他们所需资料查出后,雇知青帮助摘抄,使他们满意而归。在地名普查期间,我室接待了来自全疆八十多个地(市)县单位的地名普查人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考证了不少地名的渊源。85年在自治区地名普查总结表彰大会上,受到自治区地名委员会的表扬,并将我评为自治区地名普查积极分子,颁发证书进行了奖励。又如:不少单位来馆要求查阅1937年空1942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史料。从读者处我们了解到自治区党委为编纂新疆党史,要求各有关单位征集党史资料。我室得到这个信息后,集中时间将1935年至1949年《新疆日报》缩微胶片(约1500米)整理出来、查清了报纸的年、月、日,购进了缩微阅读机,并集中有关图书,如《新疆风暴七十年》、《新疆十年》、《盛世才祸新纪略》、《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革命斗争纪事》、《盛世才统治下的新疆》等,专供党史征集人员使用。自治区文化厅党史征集小组,通过在我室查阅资料和走访,编写发表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在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实验剧团——赵丹来新疆》等文章。198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编纂新方志的工作,我室为了配合各地修志人员搜集资料,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在《新疆地方志通讯》上写文章,向全疆修志人员介绍我馆地方文献馆藏情况,根据《中国地方志综录》和《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新疆地方文献书目》告诉大家,凡北京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所藏有关新疆地方志我馆大部分入藏,以免修志人员舍近求远,徒劳往返。

2.将六十年代我馆从北京图书馆缩微的新疆地方文献资料(约1200米胶片)编制出卡片式目录,提供读者使用。

3. 编出书本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馆藏新疆地方文献目录(初稿)。

4. 为自治区文联纂修文艺志,编出1949至1984年新疆文学、艺术图书书目提要。

5.根据读者需要,将文献资料中有历史价值的人物肖像、城郭牌楼、古代民族服饰及有关地图进行了翻拍、放大,作为新疆历史图书资料,供读者选购。由于本室地方小,条件差,座位少,我们在接待读者时,优先接待修志人员,两年来有124个修志单位来本室查阅摘抄了文献资料,这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

我室在配合上述任务的同时,还注意接待了科研和其他专业人员。新疆民政厅干部于维成同志长期在我室查阅文献资料,已编写出版了一本十七万字的《新疆建置沿革与地名研究》;新疆文联刘向阳同志编出了从战国时期至解放前夕,历代迁客骚人吟咏乌鲁木齐的诗篇《乌鲁木齐诗话》,约十三万字, 86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除此以外,还接待了内地来新疆拍电影和电视的《大漠紫金令》、《敦煌》、《玉姣龙》、《驼队》等摄制组有关人员,为他们提供了新疆有关民族及古代土蕃民族、回鹘民族、匈奴等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协助解决这些民族的习俗、服装、道具、头饰、建筑特点等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地方文献在新疆四化建设中正在发挥它积极的作用。

几年来,我在担负新疆地方文献工作中,深感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必须要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积累,这是图书馆资料建设的大事,也是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前提。我们通过社会有关方面,了解信息,采取函购、交换、复印、翻拍等办法,搜集到一批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民国年间《新疆省政府公报》、同治年间《红山碎叶》、台湾出版《新疆清钱谱》、盛世才著《新疆——小卒还是车由兵》、《伊犁白话报》等等。198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各大厅局内部出版了一批资料,我们派出专人到各单位去求访、搜集了不少内部资料。三年来,除采编部采购的正式出版物外,我室搜集到有关新疆地方文献图书资料192种,300多册。

我馆在搜集新疆地方文献时,根据新疆是多民族地区的特点,强调了地方文献的地方性、历史性和民族性。地方性主要以现今行政区域划分为主,并结合历史上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我们在搜集有关西域史料时,因为西域在我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在两汉时西域专指天山南路诸国,到了隋唐,西域的范围扩张到了北道至拂菻,中道至波斯,南道至婆罗门,几乎将亚洲完全包括在内;到了元明的时候,又将欧洲、非洲的一部分包括在内,范围更大(《冯承钧西域地名》)我们在搜集时重点收集属于新疆区域内的有关史料。对丝绸之路有关资料的搜集。也按此原则。历史性,主要是指地方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它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而且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也有参考证地方价值,具有较强的资料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搜集地方文献时,认真研究鉴别,以保文献的藏书质量。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杂居,民族斗争,民族融合是新疆发展史的主线。从历史上看,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新疆与内地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就开始了。建国以来,新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出现了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好景象。记载着这两千多年本地区各民族的发展、民族关系、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是我馆收藏的重点。地方文献收藏的民族性,是反映我馆藏书的主要特点。

有关地方文献搜集的范围,图书馆有关学者、专家撰写了不少文章,阐述观点,介绍经验,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根据本区的特点和我馆的实际情况,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今后应该怎样搞,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强地方文献室的力量,迅速培养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工作专职人员。目前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专职人员只有一人,少数民族文字地方文献工作没有专人管理,这种状况很不适应新疆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我馆为本地区四化建设服务的质量,希望馆领导重视。在人员配备上,民、汉至少要各配2名专职人员,一名负责文献的整理、保管和读者服务工作,一名着重馆藏地方文献的研究、编制二次文献、搞好资料的剪贴汇集工作。所配备的地方文献专职人员,要强调业务能力和社会主义责任感。

2.采编部应该有专人负责新疆地方文献的调查、搜集工作。我馆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目前只能通过书店购买正式出版物,对大量的内部非正式出版物,无专人负责,致使不少历史资料缺藏,新的资料遗漏,严重影响了地方文献的完整性。内部出版物往往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文献价值,如果有专人负责,通过和地方文献室的协作,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会大进一步。

3.严格按照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馆领导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散在其它书库的新疆地方文献,如:地方报纸、期刊、工具书、港台图书、古籍、内部图书等逐步调整到地方文献专藏中来,这样有利于保管和集中服务。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是和馆领导及广大读者的支持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精神,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把新疆地方文献工作做好,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出处〕 新疆图书馆 1986(3)



《加强新疆地方文献工作 为开发西北建设新疆服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59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