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眼外伤研究50年成就
的监测:党和人民政府对职业性疾
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国家、省和各地市均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所,长期监测工作环境
中的有害因素,定期对有害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1955年我国第1部《工业眼
科学》问世,1978年成立了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1979年创办了《眼外伤职业眼病
杂志》。1988年在襄樊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眼病学术会议和学习班。
我国参加职业性眼病研究工作的医疗单位不仅有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和研究所
,而且还有高等院校、工矿、部队医院和临床医院等,他们对矿区和不同工种职业
性眼病和眼外伤患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临床观察和
基础研究3个方面。研究课题包括工业毒物、放射能和环境有害因素3方面对视觉器
官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气体或蒸汽、烟雾、粉尘、高
温与热辐射、电离辐射和不良照明条件等;常见引起中毒性职业眼病的有害物质有
:铅、汞、砷、锑、铊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三硝基甲苯、二硫化炭、甲醇、四
氯化碳、氧化炭、氯、氰化物等化学物质;酸、碱可引起化学烧伤;热气浪、电焊
和钢花可导致热烧伤。
2.工业中毒:我国的各级监测机构和眼科工作者,对工业中毒性眼部损害进
行了大量的调查、报道和实验研究,其中重点研究课题:(1)三硝基甲苯中毒性
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视野缩小和暗适应减退的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2)
二硫化碳中毒导致视野缩小和眼底微血管损害的临床观察及发生机制;(3)铅中
毒对视力、视野、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
3.放射线损害:我国各医院对放射能中的微波、激光、X射线、γ射线、中子
射线及紫外线引起的眼部损害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长期小剂量微波损害可引起白
内障和视网膜出血,激光主要导致视网膜损伤(分为4级),紫外线损伤主要发生
在角膜上皮;并对上述3种常见损害的屏蔽、防护服和防护眼镜进行了研究,取得
了可喜的成就。
4.异常大气压影响:国内医院对潜水减压和飞行加速度的视器及对视功能影
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5.视疲劳的防治:详细分析了因工厂特殊工作环境、精细工作、荧光屏和暗
室工作导致视疲劳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照明度、增加通风、实行科学的工间休息制
度和做眼保健操等相应预防措施。
6.职业性眼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分别制定了职业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中毒
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二硫化碳中毒性眼部损伤的诊断标准,同
时制定了视功能职业选择标准和眼科工伤评残标准。
7.对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护经验的总结:(1)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宣教,组织培
训、建立群众性防治网;(2)改善厂房设备,建立岗位安全操作制度;(3)对危险及
有害的机械和作业设立防护屏、防护罩及通风除尘设备;(4)使用防护帽、盾,防
毒口罩和面具;(5)不同工种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
值得提出的是,杨敬文教授领导的上海市眼病防治所在工业眼外伤职业眼病防
治、工厂特殊环境下视疲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北
京医科大学李凤鸣教授首先主持了我国医用放射线工作者晶状体损害的调查工作,
制订了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并进行了二氧化硫(SO2)中毒性眼损害的实验病
理研究。天津医科大学袁佳琴教授对TNT中毒性眼部损害和应激性眼部损伤进行了
开拓性的研究;浙江医院楼苏生教授率先对微波性眼部损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抚
顺的蔡怀诚教授等在煤矿眼外伤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1.组织机构的建立:早在70年代,辽宁、吉林和哈尔滨成立了东北三省煤矿
工业性眼外伤防治协作组。70年代初,华北五省眼外伤协作组成立。1978年,根据
中华医学会的文件精神,在眼科学分会的领导下,全国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协作组
成立,其任务为拟订工作计划、指导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的研究工作。全国协作组
帮助煤炭、石油和化工系统成立了各系统眼外伤职业眼病专题组,北京、上海、河
南、山东和广州等省组织了区域性专题组。1984年,全国协作组改名为全国眼外伤
职业眼病学组。1998年该学组扩大为眼外伤暨眼成形学组。1982年,在郑州成立了
我国第1个省级眼外伤研究所,即河南眼外伤研究所。
2.队伍建设、人员培训:为普及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治知识,扩大队伍,提高
技术与学术水平,华北协作组分别在山西太原市、内蒙呼和浩特市和河北石家庄市
举办了学习班;东北三省协作组主办多次眼外伤防治经验交流会。1960年河南省眼
外伤学术会议召开;1973~1976年,受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后的委托,河南医科大学
先后举办了5期全国及全军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学习班;1982年至今,全国眼外伤
职业眼病学组举办了10期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习班,参加医师近2 000人,50多
位专家、教授应邀授课。一些医学院校在70年代末期开始培养眼外伤专业硕士及博
士研究生,如今已有近百名硕士以上学历的眼外伤专业人才在我国的各级医院眼科
和研究院所起着学术骨干作用。国内一些眼外伤治疗中心长期接收培养进修医师。
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使专业技术、临床治
疗水平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使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成为我国专业人员队伍最庞大
、学术研究工作最活跃的学组之一。
3.创办专业杂志: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领导下,1979年眼外伤职业眼病
学组经过1年的努力,创办了《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从1997年开始杂志从季刊
改为双月刊,版面扩大为大16开,每期120页,现已发行21卷,共89期,订数7 00
0多册,成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促进
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杂志设有论著、临床实践、调查报告、经验介绍、学
术探讨、病例报告、综述、通讯园地等栏目,报道范围涉及眼外伤、职业眼病的各
个方面内容,是国际上惟一专题报道眼外伤职业眼病方面信息的定期杂志。
4.出版专著:袁佳琴(1955)、赵金甲教授(1959)分别撰写的《工业眼科
学》及杨敬文、孙民德教授(1983)编著的《工厂常见眼病防治》,对普及职业眼
病知识、提高对职业眼病的认识、促进防治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张效房教授
(1976)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丁云鹏教授(1979)的《眼外伤》、张效
房、杨景存教授(1984)的《机械性眼外伤》、蔡用舒教授(1988)的《创伤眼科
学》、张效房、杨进献教授(1997)的《眼外伤学》以及其他专著,汇集了国内外
眼外伤研究的结晶,成为眼外伤专业的中文经典著作,对指导眼科临床医师、战场
《我国眼外伤研究50年成就(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886.html
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国家、省和各地市均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所,长期监测工作环境
中的有害因素,定期对有害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1955年我国第1部《工业眼
科学》问世,1978年成立了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1979年创办了《眼外伤职业眼病
杂志》。1988年在襄樊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眼病学术会议和学习班。
我国参加职业性眼病研究工作的医疗单位不仅有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和研究所
,而且还有高等院校、工矿、部队医院和临床医院等,他们对矿区和不同工种职业
性眼病和眼外伤患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临床观察和
基础研究3个方面。研究课题包括工业毒物、放射能和环境有害因素3方面对视觉器
官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气体或蒸汽、烟雾、粉尘、高
温与热辐射、电离辐射和不良照明条件等;常见引起中毒性职业眼病的有害物质有
:铅、汞、砷、锑、铊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三硝基甲苯、二硫化炭、甲醇、四
氯化碳、氧化炭、氯、氰化物等化学物质;酸、碱可引起化学烧伤;热气浪、电焊
和钢花可导致热烧伤。
2.工业中毒:我国的各级监测机构和眼科工作者,对工业中毒性眼部损害进
行了大量的调查、报道和实验研究,其中重点研究课题:(1)三硝基甲苯中毒性
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视野缩小和暗适应减退的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2)
二硫化碳中毒导致视野缩小和眼底微血管损害的临床观察及发生机制;(3)铅中
毒对视力、视野、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
3.放射线损害:我国各医院对放射能中的微波、激光、X射线、γ射线、中子
射线及紫外线引起的眼部损害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长期小剂量微波损害可引起白
内障和视网膜出血,激光主要导致视网膜损伤(分为4级),紫外线损伤主要发生
在角膜上皮;并对上述3种常见损害的屏蔽、防护服和防护眼镜进行了研究,取得
了可喜的成就。
4.异常大气压影响:国内医院对潜水减压和飞行加速度的视器及对视功能影
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5.视疲劳的防治:详细分析了因工厂特殊工作环境、精细工作、荧光屏和暗
室工作导致视疲劳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照明度、增加通风、实行科学的工间休息制
度和做眼保健操等相应预防措施。
6.职业性眼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分别制定了职业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中毒
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二硫化碳中毒性眼部损伤的诊断标准,同
时制定了视功能职业选择标准和眼科工伤评残标准。
7.对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护经验的总结:(1)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宣教,组织培
训、建立群众性防治网;(2)改善厂房设备,建立岗位安全操作制度;(3)对危险及
有害的机械和作业设立防护屏、防护罩及通风除尘设备;(4)使用防护帽、盾,防
毒口罩和面具;(5)不同工种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
值得提出的是,杨敬文教授领导的上海市眼病防治所在工业眼外伤职业眼病防
治、工厂特殊环境下视疲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北
京医科大学李凤鸣教授首先主持了我国医用放射线工作者晶状体损害的调查工作,
制订了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并进行了二氧化硫(SO2)中毒性眼损害的实验病
理研究。天津医科大学袁佳琴教授对TNT中毒性眼部损害和应激性眼部损伤进行了
开拓性的研究;浙江医院楼苏生教授率先对微波性眼部损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抚
顺的蔡怀诚教授等在煤矿眼外伤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1.组织机构的建立:早在70年代,辽宁、吉林和哈尔滨成立了东北三省煤矿
工业性眼外伤防治协作组。70年代初,华北五省眼外伤协作组成立。1978年,根据
中华医学会的文件精神,在眼科学分会的领导下,全国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协作组
成立,其任务为拟订工作计划、指导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的研究工作。全国协作组
帮助煤炭、石油和化工系统成立了各系统眼外伤职业眼病专题组,北京、上海、河
南、山东和广州等省组织了区域性专题组。1984年,全国协作组改名为全国眼外伤
职业眼病学组。1998年该学组扩大为眼外伤暨眼成形学组。1982年,在郑州成立了
我国第1个省级眼外伤研究所,即河南眼外伤研究所。
2.队伍建设、人员培训:为普及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治知识,扩大队伍,提高
技术与学术水平,华北协作组分别在山西太原市、内蒙呼和浩特市和河北石家庄市
举办了学习班;东北三省协作组主办多次眼外伤防治经验交流会。1960年河南省眼
外伤学术会议召开;1973~1976年,受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后的委托,河南医科大学
先后举办了5期全国及全军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学习班;1982年至今,全国眼外伤
职业眼病学组举办了10期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习班,参加医师近2 000人,50多
位专家、教授应邀授课。一些医学院校在70年代末期开始培养眼外伤专业硕士及博
士研究生,如今已有近百名硕士以上学历的眼外伤专业人才在我国的各级医院眼科
和研究院所起着学术骨干作用。国内一些眼外伤治疗中心长期接收培养进修医师。
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使专业技术、临床治
疗水平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使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成为我国专业人员队伍最庞大
、学术研究工作最活跃的学组之一。
3.创办专业杂志: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领导下,1979年眼外伤职业眼病
学组经过1年的努力,创办了《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从1997年开始杂志从季刊
改为双月刊,版面扩大为大16开,每期120页,现已发行21卷,共89期,订数7 00
0多册,成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促进
眼外伤职业眼病乃至眼科学的发展和学术
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杂志设有论著、临床实践、调查报告、经验介绍、学
术探讨、病例报告、综述、通讯园地等栏目,报道范围涉及眼外伤、职业眼病的各
个方面内容,是国际上惟一专题报道眼外伤职业眼病方面信息的定期杂志。
4.出版专著:袁佳琴(1955)、赵金甲教授(1959)分别撰写的《工业眼科
学》及杨敬文、孙民德教授(1983)编著的《工厂常见眼病防治》,对普及职业眼
病知识、提高对职业眼病的认识、促进防治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张效房教授
(1976)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丁云鹏教授(1979)的《眼外伤》、张效
房、杨景存教授(1984)的《机械性眼外伤》、蔡用舒教授(1988)的《创伤眼科
学》、张效房、杨进献教授(1997)的《眼外伤学》以及其他专著,汇集了国内外
眼外伤研究的结晶,成为眼外伤专业的中文经典著作,对指导眼科临床医师、战场
《我国眼外伤研究50年成就(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