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回族新闻界国民外交考察——从《醒回篇》到《月华》
第1期至第15期连载了赵振武先生的《西行日记》,在第九卷第1期至第5期连载了马松亭先生的《二次旅埃日记》等。
在《月华》的广告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成达师范学校通过交流学生的方式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的事实。成达师范学校在《月华》第九卷第12期至第13期合刊和第十卷第1期和第2期发布广告有“成达师范学校主办法鲁克中国留埃学生团招考简章”、“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留埃学生通告”等。
(二)多元化国民外交活动
丰富的报道类型体现了回族新闻界组织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的众多形式。多元化的外交形式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型:组织参与世界性活动、组织参与团体考察活动和组织交流学生。
1.世界性活动:对话世界伊斯兰大会
伊历1350年(1931年——笔者注)7月27日在巴勒斯坦召开了世界伊斯兰大会,此次与世界伊斯兰大会的交流仅仅停留在媒体信息交流层面,资料并未显示有中国穆斯林代表出席。大会筹备会于伊历1350年4月22日向中国穆斯林发出了邀请公函和大会筹备会启事。《世界伊斯兰大会公函》道:“穆斯林之于穆斯林若建筑物然,部部相关联。此间及其他伊斯兰国中有果决有通行主张之一部分人,鉴于在因至圣升宵而见贵之摆脱洛穆格德斯,有成立大伊斯兰会议之必要。”就此,中国回族新闻界做了回应,在第三卷第32期和第34期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向世界伊斯兰大会进数语》和《世界伊斯兰大会与伊斯兰民族运动》两篇。作者王梦扬在第一篇文章中说道:“关于中国方面……降至今日,传布之效率,几等于零。揆其原因,莫非教义不彰所致。盖中国教胞……远处东亚,与……西亚各国,消息隔膜,音讯鲜通;而一般传教者,抱残守缺,无比精进,甚或亲教义如家宝,秘不示人:……吾教胞宜如何重视斯会,派员参加,以使与各回教先进国,打成一片,以谋教义之彰明。”文章还提到“欲谋中国脱离于次殖民地之地位则必须国内各民族为一致之努力,尤须与世界诸回教民族相联合。……以使吾国革命事业,得更有效之辅助”。文章表达了通过参与大会开展国民外交的迫切愿望。在第四卷第5期,《月华》全文转载了巴格达正道周刊第24期的《巴力士坦世界伊斯兰大会纪实》一文。文章用纪实的报道回应了前期的系列疑问,并详细介绍了三日会期期间的详细进程,共计16个国家代表及南北美洲五团体总代表出席了大会,是否中国代表出席并无记录。而这一问题随着回教大会代表的来华访问也得到了证实,中国当时并无代表参加。《月华》第七卷第19期至第21期合刊刊发时事评论文章《耶路撒冷回教大会代表来华》,署名作者吉堂。文章记录中国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在周游回教各国返回途中“并有耶路撒冷代表二人偕行。其任务为调查东土穆民状况云云”。文章说到中西穆斯林的交流因各种原因而交流不畅,备受欺辱,如今回教各国在压迫下求生存。“往者中国留埃学生部之成立,与阿王资遣两教授来华,既已开中阿文化交通之先河,此次两代表来华,吾意亦有重大价值焉。”
2.团体考察活动: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访问南洋各国
抗战爆发之时,回族新闻界积极参与抗战救国活动,其中以报道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的行程为代表,报道了一系列国民外交活动新闻。据《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由《月华》杂志驻沪特派记者马天英、马达五和吴建勋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先行至香港,拉开了访问团国民外交活动的序幕。访问团在港期间“印发大量相关抗战的明信片,编辑《中国之回教》画刊,用英文及马来文撰印了《告南洋教胞书》,为南洋访问宣传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月华》第十二卷第13期至第18期合刊、第19期至第21期合刊、第22期至第27期合刊所刊载的《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在星嘉坡》、《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在星嘉坡(续)》和《回教南访团在南洋柔佛国》三篇文章记载,访问团“一行三个人是去年(1939年——笔者注)十二月十日搭英轮怡和生号到达了口口口赤道下的星洲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一行三人“在两年的游历访问期间,足迹遍至马来亚……累计举行演讲会500余次,听众达30万人次。”12月15日南访团受邀在星洲皇家大寺演讲,星岛媒体对南访团的国民外交活动做了大量报道,关于这次国民外交活动的影响,《月华》在《回教南访团在南洋柔佛国》一文中做了梳理,“他们的演讲震动了整个的星洲。凡是听过他们演讲的人全认为自抗战以来,国内派来的人们的演讲的动听尚无有出其右者呢……这个人数不多的团体……在很短的时期把这人种荟萃的星岛的全体中回领袖动员起来了。在这文化协会(指中马文化协会——笔者注)运动以外,南访团更运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用沉痛演说辞,说动了当地回教同仁,于是一个南洋回教援华医药委员会。”
3.学生交流:中国回教留埃学生团的贡献
据庞士谦著《埃及九年》记述,中国回教留埃学生团始于1931年,先后共派出6批,其中第二批与第六批由成达师范学校完成组织派遣。《月华》第五卷第1期至第15期连续15期刊载了赵振武先生的《西行日记》。《日记》记录了以赵振武先生、马松亭阿訇为负责人的留埃学生团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 1月28日从北平出发至返程回国的历程。“历经国内津、济、沪……十二月九日,乘意轮‘康特卢梭’号放洋,历经香港,新加坡,哥伦坡,孟卖各地……十二月廿九日到了波赛德,转赴开罗……在埃及留五十余日,就转道拜脱洛穆干德斯圣地……由这里经过苏伊士,到了麦加。”《月华》刊发了《日记》前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出国以前”,主要记载了学生团在启程时教友的欢送热情、国内沿途教友的细心照料、办理出境护照过程中所遇到的波折及在沪期间开展的参访活动等;第二部分为“长途的海洋和沿站”,记录了航海过程中的生活及沿途国家和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新加坡落地期间学生团一行参访了皇家清真寺和正道报A -Huda社。下午Al - Huda主编回访了学生团,“这回,我们谈了一个多钟头的话,得到了不少关于新加坡回教的情形”[15]。主笔Abdul Wahid elChilani先生从新加坡的回教人口、寺院数量、教育状况、团体组织、报社媒体、信仰派别和社会构成等多个方面向学生团作了介绍,“今天所有的谈话,都是用我们那半口极不流利,极不自然的阿拉伯语,感谢安拉,总算能传达双方的意思。”范学校出版部即将出版的《西行日记》的发行预告,广告词提到“全稿在十五万字以上,而月华页数有限,又不能多登。直至十五期,尚未登到埃及……全稿印成单行本,不再在月华登载……想要知道他们的行踪的教亲们,赶快订购。全一厚册,定价大洋八角,出售前预订者只收大洋五角。”
埃及是留埃学生团的目的地。“十二月廿九日到了波赛德,转赴开罗,将保送学生事务办毕,觐见埃王,便谒各要人,参观各机关学校。埃王福德一世……垂询备至,并谓中国虽不是回教国,但人数超过五千万,潜伏力量很大,但愿在各方面帮助中国回教,以资发展;并允派教授二员,来华服务……”据记载,至第二批中国留埃学生到达爱兹哈尔大学,“爱大中已有中国学生十人……兹接沙先生公函,谓中国学生部已于廿二年(1933年——笔者注)五月一日正式成立。兹委沙儒诚先生为部长。”留埃学生部得到埃及国家的认可,它的成立为中埃各界开展国民外交打开了交流通道,派遣留学生等行为日趋正规。新闻界的交流也呈现一片热潮,留埃学生团成员书写大量稿件投递《月华》,如《月华》第12期及第21期刊发了留埃学生团成员马金鹏发自埃及开罗的文章《今年的阿拉伯》等,向国内教众介绍埃及及阿拉伯世界的概况。
作为交流及兑现埃王 《清末民初回族新闻界国民外交考察——从《醒回篇》到《月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9896.html
在《月华》的广告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成达师范学校通过交流学生的方式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的事实。成达师范学校在《月华》第九卷第12期至第13期合刊和第十卷第1期和第2期发布广告有“成达师范学校主办法鲁克中国留埃学生团招考简章”、“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留埃学生通告”等。
(二)多元化国民外交活动
丰富的报道类型体现了回族新闻界组织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的众多形式。多元化的外交形式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型:组织参与世界性活动、组织参与团体考察活动和组织交流学生。
1.世界性活动:对话世界伊斯兰大会
伊历1350年(1931年——笔者注)7月27日在巴勒斯坦召开了世界伊斯兰大会,此次与世界伊斯兰大会的交流仅仅停留在媒体信息交流层面,资料并未显示有中国穆斯林代表出席。大会筹备会于伊历1350年4月22日向中国穆斯林发出了邀请公函和大会筹备会启事。《世界伊斯兰大会公函》道:“穆斯林之于穆斯林若建筑物然,部部相关联。此间及其他伊斯兰国中有果决有通行主张之一部分人,鉴于在因至圣升宵而见贵之摆脱洛穆格德斯,有成立大伊斯兰会议之必要。”就此,中国回族新闻界做了回应,在第三卷第32期和第34期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向世界伊斯兰大会进数语》和《世界伊斯兰大会与伊斯兰民族运动》两篇。作者王梦扬在第一篇文章中说道:“关于中国方面……降至今日,传布之效率,几等于零。揆其原因,莫非教义不彰所致。盖中国教胞……远处东亚,与……西亚各国,消息隔膜,音讯鲜通;而一般传教者,抱残守缺,无比精进,甚或亲教义如家宝,秘不示人:……吾教胞宜如何重视斯会,派员参加,以使与各回教先进国,打成一片,以谋教义之彰明。”文章还提到“欲谋中国脱离于次殖民地之地位则必须国内各民族为一致之努力,尤须与世界诸回教民族相联合。……以使吾国革命事业,得更有效之辅助”。文章表达了通过参与大会开展国民外交的迫切愿望。在第四卷第5期,《月华》全文转载了巴格达正道周刊第24期的《巴力士坦世界伊斯兰大会纪实》一文。文章用纪实的报道回应了前期的系列疑问,并详细介绍了三日会期期间的详细进程,共计16个国家代表及南北美洲五团体总代表出席了大会,是否中国代表出席并无记录。而这一问题随着回教大会代表的来华访问也得到了证实,中国当时并无代表参加。《月华》第七卷第19期至第21期合刊刊发时事评论文章《耶路撒冷回教大会代表来华》,署名作者吉堂。文章记录中国伊斯兰布道会代表尹光宇在周游回教各国返回途中“并有耶路撒冷代表二人偕行。其任务为调查东土穆民状况云云”。文章说到中西穆斯林的交流因各种原因而交流不畅,备受欺辱,如今回教各国在压迫下求生存。“往者中国留埃学生部之成立,与阿王资遣两教授来华,既已开中阿文化交通之先河,此次两代表来华,吾意亦有重大价值焉。”
2.团体考察活动: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访问南洋各国
抗战爆发之时,回族新闻界积极参与抗战救国活动,其中以报道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的行程为代表,报道了一系列国民外交活动新闻。据《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由《月华》杂志驻沪特派记者马天英、马达五和吴建勋一行三人组成的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先行至香港,拉开了访问团国民外交活动的序幕。访问团在港期间“印发大量相关抗战的明信片,编辑《中国之回教》画刊,用英文及马来文撰印了《告南洋教胞书》,为南洋访问宣传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月华》第十二卷第13期至第18期合刊、第19期至第21期合刊、第22期至第27期合刊所刊载的《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在星嘉坡》、《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在星嘉坡(续)》和《回教南访团在南洋柔佛国》三篇文章记载,访问团“一行三个人是去年(1939年——笔者注)十二月十日搭英轮怡和生号到达了口口口赤道下的星洲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一行三人“在两年的游历访问期间,足迹遍至马来亚……累计举行演讲会500余次,听众达30万人次。”12月15日南访团受邀在星洲皇家大寺演讲,星岛媒体对南访团的国民外交活动做了大量报道,关于这次国民外交活动的影响,《月华》在《回教南访团在南洋柔佛国》一文中做了梳理,“他们的演讲震动了整个的星洲。凡是听过他们演讲的人全认为自抗战以来,国内派来的人们的演讲的动听尚无有出其右者呢……这个人数不多的团体……在很短的时期把这人种荟萃的星岛的全体中回领袖动员起来了。在这文化协会(指中马文化协会——笔者注)运动以外,南访团更运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用沉痛演说辞,说动了当地回教同仁,于是一个南洋回教援华医药委员会。”
3.学生交流:中国回教留埃学生团的贡献
据庞士谦著《埃及九年》记述,中国回教留埃学生团始于1931年,先后共派出6批,其中第二批与第六批由成达师范学校完成组织派遣。《月华》第五卷第1期至第15期连续15期刊载了赵振武先生的《西行日记》。《日记》记录了以赵振武先生、马松亭阿訇为负责人的留埃学生团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 1月28日从北平出发至返程回国的历程。“历经国内津、济、沪……十二月九日,乘意轮‘康特卢梭’号放洋,历经香港,新加坡,哥伦坡,孟卖各地……十二月廿九日到了波赛德,转赴开罗……在埃及留五十余日,就转道拜脱洛穆干德斯圣地……由这里经过苏伊士,到了麦加。”《月华》刊发了《日记》前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出国以前”,主要记载了学生团在启程时教友的欢送热情、国内沿途教友的细心照料、办理出境护照过程中所遇到的波折及在沪期间开展的参访活动等;第二部分为“长途的海洋和沿站”,记录了航海过程中的生活及沿途国家和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新加坡落地期间学生团一行参访了皇家清真寺和正道报A -Huda社。下午Al - Huda主编回访了学生团,“这回,我们谈了一个多钟头的话,得到了不少关于新加坡回教的情形”[15]。主笔Abdul Wahid elChilani先生从新加坡的回教人口、寺院数量、教育状况、团体组织、报社媒体、信仰派别和社会构成等多个方面向学生团作了介绍,“今天所有的谈话,都是用我们那半口极不流利,极不自然的阿拉伯语,感谢安拉,总算能传达双方的意思。”范学校出版部即将出版的《西行日记》的发行预告,广告词提到“全稿在十五万字以上,而月华页数有限,又不能多登。直至十五期,尚未登到埃及……全稿印成单行本,不再在月华登载……想要知道他们的行踪的教亲们,赶快订购。全一厚册,定价大洋八角,出售前预订者只收大洋五角。”
埃及是留埃学生团的目的地。“十二月廿九日到了波赛德,转赴开罗,将保送学生事务办毕,觐见埃王,便谒各要人,参观各机关学校。埃王福德一世……垂询备至,并谓中国虽不是回教国,但人数超过五千万,潜伏力量很大,但愿在各方面帮助中国回教,以资发展;并允派教授二员,来华服务……”据记载,至第二批中国留埃学生到达爱兹哈尔大学,“爱大中已有中国学生十人……兹接沙先生公函,谓中国学生部已于廿二年(1933年——笔者注)五月一日正式成立。兹委沙儒诚先生为部长。”留埃学生部得到埃及国家的认可,它的成立为中埃各界开展国民外交打开了交流通道,派遣留学生等行为日趋正规。新闻界的交流也呈现一片热潮,留埃学生团成员书写大量稿件投递《月华》,如《月华》第12期及第21期刊发了留埃学生团成员马金鹏发自埃及开罗的文章《今年的阿拉伯》等,向国内教众介绍埃及及阿拉伯世界的概况。
作为交流及兑现埃王 《清末民初回族新闻界国民外交考察——从《醒回篇》到《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