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德性的养成
…正是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高尚人格,构筑了鲁迅所谓“中国人的脊梁”、“民族的自信”。
一个人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是与他在心理、认知、社会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过程相伴随的。因而一旦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他就会有行动的一贯准则和做事的标准,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这一意义上说,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非常基础的德性修养。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格基础,所谓的德性修养就可能如无源之水,如沙滩建楼,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做表面文章。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即“重人伦规范,轻人格塑造”。传统道德往往更多地注重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很少鼓励、欢迎、甚至允许人们探讨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同锻炼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例如,为了达到某种近期的明显的效果,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生硬地要人遵守这遵守那,却很少以平等的身份与人一起思考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道理;在用各种规范来指责或褒扬人的行为时,往往不注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权力;等等。典型的例子是,规范者往往对被规范者(包括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自古如此”;“叫你这样就这样,不要多问”;甚至毫不讲理地命令:“你必须这样!”“你给我如何如何!”……而不注意从被规范者本身的实际出发,不注意培养人们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从而伤害了人们的道德人格意识。甚至,道德有时会成为管理、教育者好用、适用的“工具”、“利器”。这有意无意地是在培养某种被动型、依赖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从而可能导致人们道德上的非自觉性,人们的道德表现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自觉。这样做虽然可以见效于一时,但从长远看,必会养成麻木、脆弱、甚至虚假、逆反的道德人格。由于人格不健全,德性上并不过硬,一些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现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假道学。也正因为此,德性的养成应该以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健全为核心,旨在造就独立、自主、负责的有德之人。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人格和尊严不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德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人后天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结果。这正如江畅指出的,“人格是塑造的结果”,“个人是自己的作者”。“在人格获得的过程中,虽然环境、教育等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个人自己的活动和作为。人格是个人自己塑造的,是通过自己有作为的活动塑造的”。当然,人格和德性的养成关注的,主要不是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本身,不是盖棺论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关注人们“做事”、“做人”的过程。过程即是人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谈论人格和尊严的时候,应该运用历史观点和过程思维,反对简单地“唯结果论”,“以成败论英雄”。例如,我们不要仅仅盯着一个人最终是否权高位重、声名显赫等,更重要的是看他“持续地学习、实践和锻炼即不断地进行人格修养”的人生过程。如果一个人目的纯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就是在履行做人的责任,维护做人的尊严,培养做人的人格。当他与人交往时,就可以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当他的生命“谢幕”时,他对自己的一生就可以问心无愧。一个人即使不能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做出那么伟大的贡献,但就是做“蜡烛”也可以发出照亮自己和他人的烛光,做“螺丝钉”也能获得作为劳动者的尊严。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中可能鲜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可能难有改变世界的杰出发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道德上平庸的人,一个历史上可有可无的人,一个人格没有任何尊严的人。只要一个人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投身火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能够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人格高尚、有价值、有尊严的人,一个独立自主、责权利意识相统一、具有德性的道德新人。
三、结论
道德人格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标志的。塑造道德人格对于一个成熟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来说,将自我人格和社会人格统一起来,加以身体力行,形成道德认识,修身明德,并在这个意义上形成“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就能够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指导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实现“慎独”。作为人存在的精神形态,德性在意向、情感等方面展现为善的定势,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的能力及道德认识的内容,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规范,而规范的实现又是德性养成的表现形式。德性的养成以个体的潜能为内在根据,以善为指向,不断追求真和美,就能够塑造一个个德性之人。
【参考文献】
[1]江畅,德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国立,赵永刚。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诉求与建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德性的养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0038.html
一个人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是与他在心理、认知、社会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过程相伴随的。因而一旦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他就会有行动的一贯准则和做事的标准,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这一意义上说,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非常基础的德性修养。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格基础,所谓的德性修养就可能如无源之水,如沙滩建楼,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做表面文章。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即“重人伦规范,轻人格塑造”。传统道德往往更多地注重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很少鼓励、欢迎、甚至允许人们探讨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大注意尊重人们的道德人格,不善于把它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同锻炼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结合起来。例如,为了达到某种近期的明显的效果,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生硬地要人遵守这遵守那,却很少以平等的身份与人一起思考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道理;在用各种规范来指责或褒扬人的行为时,往往不注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权力;等等。典型的例子是,规范者往往对被规范者(包括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自古如此”;“叫你这样就这样,不要多问”;甚至毫不讲理地命令:“你必须这样!”“你给我如何如何!”……而不注意从被规范者本身的实际出发,不注意培养人们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从而伤害了人们的道德人格意识。甚至,道德有时会成为管理、教育者好用、适用的“工具”、“利器”。这有意无意地是在培养某种被动型、依赖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从而可能导致人们道德上的非自觉性,人们的道德表现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自觉。这样做虽然可以见效于一时,但从长远看,必会养成麻木、脆弱、甚至虚假、逆反的道德人格。由于人格不健全,德性上并不过硬,一些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现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假道学。也正因为此,德性的养成应该以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健全为核心,旨在造就独立、自主、负责的有德之人。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人格和尊严不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德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人后天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结果。这正如江畅指出的,“人格是塑造的结果”,“个人是自己的作者”。“在人格获得的过程中,虽然环境、教育等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个人自己的活动和作为。人格是个人自己塑造的,是通过自己有作为的活动塑造的”。当然,人格和德性的养成关注的,主要不是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本身,不是盖棺论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关注人们“做事”、“做人”的过程。过程即是人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谈论人格和尊严的时候,应该运用历史观点和过程思维,反对简单地“唯结果论”,“以成败论英雄”。例如,我们不要仅仅盯着一个人最终是否权高位重、声名显赫等,更重要的是看他“持续地学习、实践和锻炼即不断地进行人格修养”的人生过程。如果一个人目的纯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就是在履行做人的责任,维护做人的尊严,培养做人的人格。当他与人交往时,就可以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当他的生命“谢幕”时,他对自己的一生就可以问心无愧。一个人即使不能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做出那么伟大的贡献,但就是做“蜡烛”也可以发出照亮自己和他人的烛光,做“螺丝钉”也能获得作为劳动者的尊严。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中可能鲜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可能难有改变世界的杰出发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道德上平庸的人,一个历史上可有可无的人,一个人格没有任何尊严的人。只要一个人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投身火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能够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人格高尚、有价值、有尊严的人,一个独立自主、责权利意识相统一、具有德性的道德新人。
三、结论
道德人格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标志的。塑造道德人格对于一个成熟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来说,将自我人格和社会人格统一起来,加以身体力行,形成道德认识,修身明德,并在这个意义上形成“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就能够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指导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实现“慎独”。作为人存在的精神形态,德性在意向、情感等方面展现为善的定势,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的能力及道德认识的内容,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规范,而规范的实现又是德性养成的表现形式。德性的养成以个体的潜能为内在根据,以善为指向,不断追求真和美,就能够塑造一个个德性之人。
【参考文献】
[1]江畅,德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国立,赵永刚。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诉求与建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杨国荣,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道德人格的培育与德性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