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正文

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动——城市文化建设之道


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主要是由上面提到的五个不同层面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如果说器物层面、行为层面构成这个有机体的外观,那么制度层面、心理层面和观念层面则构成它的内涵,尤其是观念层面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乃是城市人文精神的内核。城市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
  
  5.宗教文化与世俗观念相互融合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其作为文化现象而言,宗教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实践之中,并以自己的方式,反映着人类的生存和认识活动,成为人类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整个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联。应该注意到,宗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把人间的力量虚幻成为超人间的力量而信仰和崇拜,并以这种信仰来支配信徒的生活方式,规范信徒的生活行为。另外,宗教又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具有共同信仰的信徒构成宗教组织及与之形成相应的各种制度等等。作为文化现象的宗教是一种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的文化体系。
  
  世俗文化是相对于宗教文化而言的文化人类学的概念。狭义的“世俗文化”专指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桎梏,主张人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文化。广义的“世俗文化”,泛指一切摆脱了宗教影响和宗教思想控制的非宗教文化,它包括了人文主义文化和无神论文化。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全部内容。
  
  宗教具有使社会和共同体集结成整体,并稳定和维护这个整体的作用。从城市文化发展角度说,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城市一般具有很好的宗教传统,拥有知名的宗教建筑和丰富的宗教技艺。在中国,杭州、苏州、无锡、西安、乐山、开封、洛阳等城市是知名的文化城市,这其中宗教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欧洲,米兰、科隆、慕尼黑、佛罗伦萨、华沙、柏林、威尼斯、伦敦等城市也都有非常著名的宗教文化建筑和文化历史积淀,这是人们凝聚、结合、融合、互动的文化血脉和寄托人的文化和精神的神殿。
  
  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宗教既是世界观、人生观,又是方法论,对人生和社会具有精神和实践的功能,它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塑造文化生活的重要模式:宗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城市人的处世态度和日常生活之中,也体现于城市的建筑中。例如城市的教堂、寺庙、宗祠以及在其中的绘画、雕塑、礼仪、服饰、饮食等,都有宗教文化的鲜明特征,以至于人们一看到这些标志性建筑,就会联想到宗教文化的存在。例如西藏的布达拉宫,西安的大雁塔、法门寺,杭州的灵隐寺,成都的青羊宫,上海徐家汇的天主教堂等。
  
  在许多时候,宗教对城市文化的塑造,民族精神和意识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各民族有许多风俗习惯是受宗教的影响,保留着宗教的痕迹。同时,宗教观念与民族观念也往往交叉在一起,成为民族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宗教还直接或间接地介入民族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在欧洲,遍布城市街区的教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城市就是因其著名的宗教建筑而闻名世界,例如,希腊雅典的帕提侬神庙,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慕尼黑大教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等建筑,已经成为这些城市最著名的文化标志,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6.地域文化与综合文化融合互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标志和符号,是城市人格的价值诉求。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其中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培育与升华无不依托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滋养。在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各具特色的城市地域文化可以体现城市的多元特点。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北有大漠,西有雪域高原,东有滨海,构成了一道与外界相对封闭的屏障,而中国境内则地域辽阔,地形、地貌、河流、气候复杂多样。平原、高原、丘陵、沙漠戈壁、雪域草原,复经河流、山脉和热量、水分各异的自然带的纵横分割,形成了大大小小、自然条件各异的地理单元。多样复杂的地域文化既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又为中华文化内聚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思想文化的长河启动于法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所称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从那时起,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的基本形态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地理条件的差异,经济形态的地域分异,列国争霸的政治分野,直接催生了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礼记·王制篇》关于“王使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记载,就是通过诗歌体察各地的风俗民情;而《诗经·国风》所收诗歌即采自各国民间,并按国别而进行编排,生动地展现了各地域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征。诗歌、音乐、语言、宗教信仰、群体心态、学术流派、习俗风尚、服饰乃至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成为人们判断、区别、标识地域文化的表征。在诸子的产生和各学派的流传分布上,地域特征最为明显。仅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就以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而将中国划分为4大经济区域,又在4个大的区域之下划分出18个小区,其所划分的依据即以风俗的异同与中心城市的有无为重要依据。
  
  其次,综合性的城市文化发展对城市文化发展意义深远。城市发展与文化关系密切。具体来说,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城市发展提供理念;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为城市发展创新思维;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支柱,为城市发展凝聚力量。各具地域色彩的饮食、服饰、建筑、语言、交往、民俗等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都不可小视,文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要素。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传扬,是对地域文化中先进因素和优秀成分不断荟萃吸纳与凝结升华的过程。中华主流文化对于地域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促其融合扩展、认同主流和趋同一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给中华主流文化传统不断提供丰富的能量与养料i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这种双向互动与相辅相成,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内驱力所在。
  
  总之,城市是一个由大量不同类型的微观主体

《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动——城市文化建设之道(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009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社会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